中科院剛公布下一代戰機的AESA雷達開發計畫與功能說明,今天政府有宣布新一代戰機的引擎研發計畫
終於期待已久的新一代戰機最重要的兩個必要零組件開發計劃要開始了!
國軍啟動研發下一代戰機發動機的「織女星計畫」,中山科學研究院長張冠群今天表示,預計明年開始編預算,初期執行6至8年,中期在10年以上,10年後下一代戰機雛型就可以出來。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天邀請國防部長馮世寬進行業務報告,馮世寬報告指出,國防部依據國防法第22條推動國防自主,以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指標專案,結合產官學研的資源和能量,籌建新興兵力。
張冠群去年在立法院備詢時曾披露國軍啟動研發下一代戰機發動機計畫,媒體報導,這項研發計畫名為「織女星專案」;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蔡適應今天質詢時關心「織女星計畫」是否已經納入預算。
張冠群答詢時證實,「織女星計畫」已經建案成功,今年可以送預算書,如果立法院同意,明年就可以開始編列預算;織女星計畫會分階段來執行,初期以6至8年為主,中期則在10年以上,10年後下一代戰機雛型就可以出來。
據了解,「織女星計畫」主要是以現役IDF經國號戰機所使用的TFE-1042-70發動機為基礎,研發新一代戰機所需噴射引擎與推進系統,全案已送國防部軍備局進行建案程序。

再來就是飛機機體的設計工程!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可以聯網的作戰系統,從AESA雷達開發計畫中就可以看到,中科院提到這個雷達將會整合其他飛機雷達情資整合呈現在飛行員的顯示幕上,這一點就是基本的連網作戰能力。

終於我們可以期待下一代戰機的雛形逐漸顯現!

文章關鍵字

Charlie2020 wrote:
中科院剛公布下一代戰...(恕刪)


10年出雛型!太慢了... 台灣還有多少個十年!

Charlie2020 wrote:
中科院剛公布下一代...(恕刪)


是呀.是可以期待下一代戰機只是我們的下一代戰機.會不會跟中共的六代機在同時期一起服役

狼0226 wrote:
只是我們的下一代戰機.會不會跟中共的六代機在同時期一起服役...(恕刪)


放心吧 絕對不會發生這種事
最多只是 因為 中共生產的戰機 機體壽命不長
下一代新戰機 遇到中共新生產的五代機....

就F-35的生產排程
十年..都還沒交完貨 怎麼可能有第六代可以服役
最多就是F-22的MLU

狼0226 wrote:
是呀.是可以期待下...(恕刪)


J20要進入有戰力階段,還有3-5年! 你倒是舉一個六代機的計畫名子來聽聽! 嘴跑大王!

Charlie2020 wrote:
J20要進入有戰力...(恕刪)


你該去問一下那些英美媒體.那都是一兩個月前的新聞了

而且根據共軍的武器發展進程也並不令人意外.通常他們都是五代機服役

六代發展中

Charlie2020 wrote:
J20要進入有戰力階...(恕刪)


中国利剑隐身无人作战攻击机成功首飞
http://mil.news.sina.com.cn/2013-11-21/1435750634.html



当然,请忽略这放荡不羁的发动机喷口..

xynian wrote:
中国利剑隐身无人作战...(恕刪)


人家的六代機是人家的...人家的都能上航母了

別老把別人的計畫當你家的,很光彩嗎
xynian wrote:
当然,请忽略这放荡不羁的发动机喷口.....(恕刪)

嗯...前面都很帥,但那個發動機噴口

活像個被插管的魟魚阿
用現有IDF的TFE-1042做研改做下一代國產戰機的發動機
因此個人推想三代國產戰機應該也是雙引擎
此外尾翼部分呢?觀察目前的匿蹤戰機,發現其尾翼都是傾斜的雙尾翼,這是否意味著若要匿蹤,就一定得要這樣做,否則就無法匿蹤?
小弟非理工科系畢業,可否請版上先進回覆?
還有雷達系統,給其十年時間將目前展現國人面前的AESA主動掃描電子陣列系統再做精進是可期待的事情!
最後再將劍二外型做一個與瑞典發展的流星衝壓式引擎相似的改良,這部分因我國本就具有製造衝壓式引擎的能力(雄三),所以也是可以期待的!
據此,一架雙引擎(向量噴嘴?)、雙傾斜尾翼、配備國產主動掃描陣列雷達,掛載衝壓式高速長程空對空飛彈(劍三?)就依稀可見
個人淺見:因為我國主要是國土防衛,並無進攻需求,所以應該不會要做到像F-22及F-35的飛彈內置隱藏式掛載,而還是會採外掛派龍式
掛載,這樣的話三代國產戰機應該會比F-35粗壯的機身會纖細苗條些,因此空戰機動性能應該不會差到哪裡!但是要如F-35般的聯網作戰我就不敢想像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