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雷霆2000的精準度一直被質疑對於殲敵於灘頭上的有效殺傷力
這次軍方終於改變想法想向美國採購M777,以增加火炮的射擊距離及精準度
另外要是此項軍火採購案得以成案的話,未來也將排擠掉想買的M109A6自走砲車
購買M777是個好提案,一來敏感度低二來可逐步淘汰已使用多年的155榴彈砲
倒是M1不知還買不買,老掉牙的M60將無法抵抗老共單兵操作的反坦克飛彈
MK-30火箭模組,彈徑為182公釐、彈重187公斤、彈長3,900公釐,同可定時空炸信管,除8公釐18,300顆鋼珠高爆彈或者267枚M77雙效(人員/軟性)子母彈,子彈頭可貫穿8-10公分鋼板,可擊穿半裝甲目標,或設定為榴彈次彈械延時殺傷人員,一個MK-30模組為9發,雷霆2000可搭載3個模組共27發,射程15公里至30公里。
MK-45火箭模組,彈徑為230公釐、彈重305公斤、彈長4,021公釐,同可定時空炸信管,8公釐25,000顆鋼珠高爆彈或者518枚M77雙效(人員/軟性)子母彈,一個MK-45模組為6發,雷霆2000可搭載2個模組共12發,射程25公里至45公里。
雷霆2000砲車可在1分鐘內完成火箭彈滿架發射,其彈著約可涵蓋6個足球場面積(約20萬平方公尺),
====================================================
火箭彈本來就不是啃硬目標的, 想要精確導引/一擊必中,那還是用導彈/制導砲彈,但相對價格又要飆漲
(全球打透透的美軍/有實戰經驗的俄軍,都是乖乖開發巡航導彈/空射導彈 來做精準遠攻任務,只有無實戰經驗的中國,敢幻想用火箭彈來打百公里外的掩體/機動目標)
LT2000能投射的大約是手榴彈等級的破甲榴彈,
主要是在不須昂貴的精確導引下,能大面積的殺傷開放式登陸艇/登陸艦上的兵員,
空中引爆的鋼珠四射還能破壞船艦上的雷達系統,通信天線之類的關鍵設備
但想要做到擊沉船隻,恐怕還是水雷/導彈的功能,台灣應該要研發能快速在灘頭/海岸布雷的能力
1. 火箭彈的精準度不高 這是舉世皆知的常識..
如果要達到令人滿意的精準度 那麼價位就便宜不起來
即便是老美的GMLRS 能稱得上精準的距離 也不過70KM以內
若要像某些中國網友宣稱的 2,300公里的精準度直逼導彈..
那種東西價格大概也是直逼導彈了 何必用火箭彈呢?
對台灣的反登陸戰而言 老美的判斷: 台灣能大規模登陸的點很有限
這是正確的 我們當年在海岸線守備的部隊 也是這樣的結論
並不會因為中國整天吹噓它家氣墊船多猛 想怎登陸都可以 就改變這個現實...
2. 中國進行登陸戰 根本不可能搞什麼萬船齊發 到台灣島幾十個點去登陸..
又不是你家 這種玩法連台灣自己都做不到 戰術上絕對的腦殘...
中國能做的 就是集中兵力..
在幾個點上以優勢兵力/火力 強行為集結的登陸船隊在灘頭開出一條通道..
3. 所以台灣在砲兵反登陸戰中 精準打擊實在不是很重要...
廣面積大量人員/無裝甲裝備殺傷武器 搭配機動化載具..
事先對灘頭的標定與登陸戰時的偵查
才是台灣需要的...
4. 既然已經進行灘頭反登陸 那麼何須很精準的火力? 能"淋"上去的火力越多越好...
反正範圍就那麼幾平方公里 這次不夠準 下次再轟就可以了.. 砲兵不是這樣打的?
重點是 登陸軍面對這種恐怖的火力攻擊 既不可能馬上消滅這些機動砲兵..
也沒辦法像演練一樣 照時間表去進行攻堅 聽到火箭及自走砲火力襲來..
難道還要賭它打不準 打不到 照樣高速進行卸載及向內陸進軍 ?
你是機器兵還是藍波??? 所謂"打不準" 破片鋼珠爆開 幾十公尺甚至百公尺內都可能受傷..
即便是不太可能有事的裝甲車輛 非裝甲區域也可能受損 登陸進度當然只得放慢..
這樣的遠火攻擊 目的並不在完全消滅敵軍 而是火力壓制及削弱敵軍的戰力..
待打擊旅(裝甲/機步/陸航)到場 再以優勢兵力消滅這個灘頭敵軍...
5. 要精準打擊 靠的就是反艦飛彈及武裝直升機在中線/灘頭/海岸線一帶 對敵人船團進行狙擊...
人員都已經撒在灘頭上 剩下就是砲兵發揮準度不高 但火力卻旺盛的壓制力了...
台灣人可悲呀 wrote:
陸軍高層沒炮科出身...(恕刪)
其實 戰車與砲兵確實很重要 可是 需要涉及的人員訓練卻很龐大..
動輒就要數百人以上聯合作戰 才能發揮有效戰力..
不像武裝直升機一樣 戰場上只需要一名精兵就可以操作...
台灣現在的兵制及志願兵的服役時間 都很難滿足: 大量訓練有素的步/戰/砲兵支援作戰..
所以 我認為不管砲兵火力對台灣如何重要 台灣目前都很難照這種"精準砲兵"思維去建軍..
同樣的 戰車部隊也是一樣 台灣要籌建高水平的傳統步/戰/砲戰力..
就算做得到 數量也絕對非常有限 戰場上效益 完全無法與陸航/海空軍相比...
這個現實 我想國軍遠比我們清楚得多...
就這個新聞來說 如果是國軍果真這樣考慮 大概也是"汰換"舊裝備的想法罷了..
真要只靠集中優勢傳統陸軍 與中國登陸部隊決戰 應該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