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降落使用減速傘暴露後勤負擔大缺點

評:開傘這麼複雜?
*******************************
殲-20降落使用減速傘 暴露後勤負擔大缺點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近日中國《兵器》雜誌曝光殲-20降落時打開紅色減速傘瞬間的照片,雖然畫面相當漂亮,卻曝光了造成後勤負擔的缺點。據了解,減速傘從戰機降落拋傘後,撿傘回收到放回戰機傘艙,都必須倚靠人力完成,進而直接影響戰機升空作戰效率。

所謂的減速傘,是用來減小飛機著陸時滑跑速度的傘狀工具,通常由主傘、引導傘和傘袋等組成,裝在飛機尾部的傘艙內。飛機著陸滑跑中由飛行員操縱打開傘艙門引導傘首先張開,將傘袋拉出,接著打開主傘,傘衣被拉出張開後可增大空氣阻力向後拖曳飛機,從而使其減速達到縮短滑跑距離的目的。

有分析指出,雖然此次公開的殲-20照片畫面相當美,但相對暴露了增加後勤作業負擔的缺點。由於飛機著陸滑跑一段距離後就必須拋掉減速傘,以免發動機噴流燒毀減速傘而引發火災,此時就必須有地勤去跑道將拋掉的傘撿回,整理打包後再重新裝回戰機。

▼減速傘從戰機降落拋傘後,撿傘回收到放回戰機傘艙,都必須倚靠人力完成。
殲-20降落使用減速傘暴露後勤負擔大缺點

據了解,殲-10的減速傘重達20公斤,重型的殲-20其減速傘更高達40公斤,減速傘從回收、摺疊再放回傘艙,都需要人力來完成。解放軍也為此專門設置保傘員在戰機降落減速傘拋掉後到跑道上撿傘,如此一來便使得戰鬥機升空作戰的效率受到影響。

不過,這樣的情況可望在不久後獲得改善,目前中國新一代的碳-陶剎車盤已經研製成功,將可像美國F-22戰機主要利用剎車進行制動。從實戰的角度來看,使用碳-陶剎車盤不僅減輕後勤人員的負擔,也能讓戰機出動間隔時間更短,進而增加整體戰鬥力。
裝減速傘就一定會有這些問題,只是對於不少國家來說,他們就是有這種需要。跟前輩F-16一樣,美軍自用的F-35也沒裝設減速傘,但是西歐國家認為有必要,特別是他們國內的空軍基地,要面臨冬天極凍的氣候,挪威就要求在F-35A機體上找地方塞減速傘,現在是有解了,只是塞的地方很囧。
https://twitter.com/endrelunde/status/872435447250735105
裝減速傘是有備無患,不一定每次降落都要使用.

機場有工程車,沒必要全程跑著去回收.

減速傘使用後,直接拿另一份塞回去,不必慢慢等
回收人員整理好.


回收人員只是把傘拖到旁邊稍作整理,再用車載走.


台灣的F-16也有降落用減速傘呀 也要拉去鞭嗎?

你们一个个都不尊重主人的

<blockquote>iantsai74 wrote:
你是第一次看見飛機放...(恕刪)


這文章就是為黑而黑,無視之
flyingmax wrote:
評:開傘這麼複雜?...(恕刪)
可以改進鴨翼成為一部份空氣煞車..
youuyouu wrote:
可以改進鴨翼成為一...(恕刪)


JAS39的鴨翼就同時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減速板作用


而Typhoon則是等降落后減速到比較慢的情況下才會豎起鴨翼進一步減速。
平平都是鴨翼設計

為啥中國的J-10/J-20起降能力 卻只能跟無鴨翼設計的傳統戰機比較

卻輸給其他鴨翼設計的歐洲戰機一大截??

看看人家JAS39靠鴨翼就可達到空氣剎車 怎會像J10明明有鴨翼 卻還需要用到減速傘??

之前就有看過軍事期刊對此提出批評,作者表示 看過JAS39的機動性能展示/短廠起降能力,一樣同為鴨翼設計的J10卻幾乎達不到

到底是中國不會用鴨翼 還是歐洲技術太先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