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偉明院士又立功 助中國039B潛艇趕超日本蒼龍級

原來中國已經變“發達國家粉碎機”了,只不知那個發達國家被中國粉碎了??
中國怎麼變所謂的發達國家粉粹機的??不就是像這篇文章一樣,靠早假貶低發達國家吹牛自己

1:自己先造一個謠,就把他當真理,除了中國哪個聽說過這種觀點??任何常規動力潛艇高速航行都要用到柴油機,噪音遠比電機大
所有傳統潛艇都會噪音大增的,中國自己的潛艇也不例外,所以一班都避免高速航行的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觀點,說什麽現代潛艇不需要高速航行,所以日本“蒼龍”級高速航行中發出特殊噪音的缺陷不是缺陷常規動力潛艇
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正好就是日本滄龍級潛艇,因為新的滄龍把AIP拿掉了,和鉛蓄電池一起全部用鋰電池換掉,整個電池容量
暴增好幾倍,已經可以長時間支持滄龍全速完全用電機驅動,不用柴油機,所以噪音特別小

2:然後說這個以日本“蒼龍”級高速航行中發出特殊噪音是中國告訴澳大利亞,導致滄龍落選
實際上是因為滄龍技術太高日本不願轉讓滄龍技術在澳大利亞生產才落選,最近的印度潛艇日本乾脆退出鯨標

日本“蒼龍”級出口,在第一個潛在買家澳大利亞這兒就遭到“神秘力量”的強力阻擊,這件事背後,也有著中國潛艇準備全面出征國際市場的意思在裏面

3:德國211的設計本來就是靠岸換掉储氫灌,居然被曲解程窩趴

德國的212型潛艇雖然最近爆出因為更換AIP系統儲氫罐麻煩問題全部趴窩的新聞
==============================================================
馬偉明院士又立功 助中國039B潛艇趕超日本蒼龍級
2017年11月13日 12:32 新浪軍事

  [來源:觀察者網 作者:席亞洲]

  本周,在泰國舉辦的2017年防務展上,中船重工首次展示了我國外貿型系列潛艇,包括排水量2600噸的S26T型,排水量1100噸、600噸的兩種小型AIP潛艇,以及排水量僅200噸的微型特種潛艇。

網絡上有這樣一個觀點,說什麽現代潛艇不需要高速航行,所以日本“蒼龍”級高速航行中發出特殊噪音的缺陷不是缺陷。

  其實,隨便用什麽工具,丈量一下,就會發現,對於中國、日本這樣的國家來說,常規潛艇從基地出發,到實際可能發生沖突的海區,之間的距離是相當遙遠的。

  舉個例子,按照最近的距離算,從日本長崎到東海中日爭議海區,約有500公裏距離。

谷歌地球直線距離標註585公裏谷歌地球直線距離標註585公裏
  要依靠AIP動力系統,用2節航速慢慢“爬”過去——需要5天時間……等“蒼龍”趕到地方,那大概是黃花菜都涼了。

  而這還只是中日可能沖突的一個較近的海區而已,如果預定作戰海域是在太平洋當中,潛艇往往需要航行數千公裏,才能到達預定海區。

  雖然AIP系統理論上能讓潛艇航行數千公裏,但過於漫長的航渡階段——海軍艦艇從基地到作戰海區之間的往返戰鬥行動,稱為航渡——也會給整個作戰帶來巨大的變數,這是很難接受的。

  正是因為如此,實際上,常規動力潛艇的戰鬥航渡都是一個覆雜的過程,往往需要動用飛機、水面艦艇來提供掩護,讓潛艇能夠以較高的航速迅速抵達任務海區。一般來說,常規動力潛艇水下電機航行采用低速,通氣管狀態航行按全速的60%-80%計算。在航渡中,晝間采用水下安全深度航行,夜間以通氣管狀態航行。

  對於常規潛艇而言,航渡階段的行動比較覆雜。在得到己方海空掩護情況下,可以安全地用通氣管狀態高速航行,爭取快速抵達目標區。此時由於敵方的偵察力量被屏蔽在安全距離之外,潛艇依然是安全的。

  但如果在高速航行時,出現可以識別的特殊噪聲,那就等於通知敵方:我來了,準備打我吧……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缺陷。

  此外,在通過敵方反潛封鎖區的時候,潛艇還可以用一招,就是大深度通過。在大深度上, 以較高航速迅速通過反潛封鎖區是核潛艇常用的辦法。但常規潛艇限於動力有限,大深度潛航較遠距離後,需要上浮到潛望鏡深度充電,這時候對於常規潛艇來說就非常危險了。

  正是因為日本的地理環境因素和政治因素限制的雙重作用,海自一直希望獲得類似“核潛艇”的常規潛艇,“蒼龍”級就是這樣設計出來的。


  按照設計,“蒼龍”的AIP系統,可以讓潛艇在通過最危險的區域後,以較低速度在大深度下繼續航行一段,尋找機會再浮起來充電——不過終究還是要上浮,才能充電,所以危險性依然很大——因為“蒼龍”使用的瑞典引進的AIP動力系統不能用來給潛艇主電池充電,只能維持低速航行。

  其實中國對常規潛艇的需求和日本有點類似,兩國常規潛艇的主要任務海區都距離本國基地比較遙遠,有著長距離航渡和通過沿途敵方反潛封鎖區的問題。

  馬偉明院士設計的潛艇綜合電力系統能夠讓039B用斯特林發動機同時維持低速航行和給電池充電。這就給了該型潛艇較高的靈活性,不需要使用危險性較大的鋰電池,也能實現水下以較高航速航行後,維持較大深度,在低速航行的同時,給電池充電。

  當然,未來最理想的,恐怕還是使用新概念核動力系統的小型核潛艇,這方面的技術,中國目前也正在研究。因為我國和美國還不同,不能搞全大型核潛艇海軍,和蘇聯保留大量常規動力潛艇的原因類似——較小的潛艇在本國近海淺海活動較為方便。

  實際上,039B實現了日本人設計“蒼龍”時最初的想法——常規動力“核”潛艇,必要時可以全程不使用通氣管。

  正是由於日本無法解決瑞典AIP系統的缺陷,“蒼龍”的AIP系統最終被放棄,未來的改進除了要設法解決高速航行噪音問題,還要安裝鋰電池,取代AIP系統。盡管鋰電池有可能起火的安全隱患,但能大幅度提高潛艇水下高速航行時間,對於日本的需求來說,比瑞典的AIP系統更好。
作為“發達國家粉碎機”,中國露出進入出口潛艇行列的雄心,立刻就會引起一片警惕。
  不過在潛艇方面嘛,要說現在就能“粉碎”俄、法,恐怕還為時過早,因為這兩家相比我國,在水聲電子、靜音性能、魚雷武器等方面都還有一些獨到的優勢。而德國的212型潛艇雖然最近爆出因為更換AIP系統儲氫罐麻煩問題全部趴窩的新聞,加上一直以昂貴著稱……市場正在連年萎縮,但還是有不少國家出於慣性和對“德國質量”的信賴,會繼續購買。

  要說被“粉碎”的,其實主要是日、韓這些試圖擠入世界潛艇市場的“新面孔”。

  日本“蒼龍”級出口,在第一個潛在買家澳大利亞這兒就遭到“神秘力量”的強力阻擊,這件事背後,也有著中國潛艇準備全面出征國際市場的意思在裏面。


這個馬偉明院士的英文名字,

該不會叫做 東尼。史塔克 吧?




piwu0536 wrote:
泰國首艘S26T潛...(恕刪)


用龍眼換???
日本蒼龍級全部用鋰電是常規潛艇性能的一次大飛躍電池容量高達原來的3.5倍,水下潛航的時間已經足夠把AIP廢掉了


ZAMBOT1 wrote:
用龍眼換???...(恕刪)


用現金或其他物品有關係嗎?

ZAMBOT1 wrote:
用龍眼換???


米,鐵,油,天然氣....都可換,怎龍眼不能換?
ZAMBOT1 wrote:
日本蒼龍級全部用鋰電是常規潛艇性能的一次大飛躍電池容量高達原來的3.5倍,水下潛航的時間已經足夠把AIP廢掉了


原來純電(鉛鋅)在水底操作時間,3.5倍是?

可廢掉AIP? 蒼龍級靠AIP可在水下航行兩週,單靠鋰電就可撐過兩週?

空谷101 wrote:
用現金或其他物品有...(恕刪)


當然有關係,因為其他國家只肯收美金,不肯收龍眼阿??中國VT-4也是這樣才中標得,還是因為烏克蘭動亂交不出貨才換成中國的
Dwing wrote:
原來純電(鉛鋅)在...(恕刪)


是全部用鋰電,因為AIP在水下記得最高速度才5節,新蒼龍超過18節, 同樣的距離,蒼龍只要1/3.6的時間就到了而且AIP的氫用完了就沒了用鋰電還可以扶起來充電,充電速度也快很多真的要長期潛伏,可以直接關機坐底在海床幾個星期,很夠用了
好棒棒的蒼龍級,澳洲決定買法國貨一定是沒眼光
還有提醒一下日本人鋰電池老用快充很危險常爆炸
自衛隊人壽保險應該買得蠻高的

日本新蒼龍用鋰電池又怎樣?AIP不是照樣用
這不正好代表人家經過整體評估不能廢掉?
人家都傻瓜只有你聰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