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壽命600年的蘇聯核動力衛星:運行2個月就掉進了大海蘇聯之所以開發核動力衛星,是因為傳統的太陽能電池板不能滿足新型軍用衛星對電力的需要。在蘇聯中央的要求下,1970年首顆以核裝置為動力來源的衛星「宇宙-367」號發射升空,然而還沒過去2小時,這顆衛星就毀壞了!因為技術材料不過關,核裝置的高溫將其融化了。從1970年至1975年,蘇聯發射了多顆軍用核動力衛星,然而全都沒有達到設計目標,不是在發射過程中失敗,就是用了沒幾天就壞了。經過總結經驗和重新的縝密設計,蘇聯在1977年又重新建造發射了一顆核動力衛星。當時蘇聯軍方要求這顆衛星至少能運行十年,可衛星的設計師對項目負責人說:「我們俄國人完全有能力讓這顆衛星運行600年!」理論設計壽命600年,真是讓蘇聯人和全世界都刷新了世界觀。然而讓他們大跌眼鏡的是,這顆先進的衛星在成功發射後不到兩個月(實際上僅僅40多天),就因為故障失去了控制,隨後墜入了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裡。更悲催的是,蘇聯人始終都沒查清楚事故的原因。墜落在加拿大的蘇聯核動力衛星,被蓋上了帆布一直到1984年,蘇聯總共發射了24顆軍用核動力衛星,大多都歸於失敗。而且很多都險些造成嚴重的後果。1979年「宇宙」954號核動力衛星發生故障失去控制,帶有放射性的衛星碎片散落在加拿大境內,造成10萬平方公里土地污染,被加拿大總理索取了1500萬美元的損失賠款。1988年,鑒於核動力衛星技術不成熟導致事故頻發,而且耗資巨大,蘇聯政府宣布永久終止核動力衛星項目。===========================================================普丁是要讓當年 蘇聯核衛星層出不窮意外事故重演嗎?
更新的資料進來了:「據悉,該飛彈在2017年年底,在俄羅斯中央核試驗場試射成功。無疑,俄羅斯核動力巡航飛彈的出世,必然在全球掀範圍內起新一輪核競爭。核動力巡航飛彈性能超越世界各國所有現役飛彈,它能夠一次攜帶10枚氫彈彈頭,巡航速度超過3馬赫,擁有無限續航能力。而且它自身安裝的小型核反應堆裝置,在飛彈爆炸時,亦能產生巨大的核輻射。一旦該飛彈進入敵國領空,根本無法攔截!美國苦心經營的全球防空反導系統,在一日之間,全部淪為廢鐵!
這就是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進階版,把核子導彈佈署在外太空長期環繞地球。可以隨時從太空中發射核子彈攻擊目標,老美只能在末端攔截超過10馬赫導彈了。應該有便宜版本,看能否把小型核導彈放入大型衛星中,一起發射讓其環繞地球,就可長期佈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