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可不可以先装无矢量装置版的ws15发动机

我认为现阶段,歼20对矢量发动机的要求并不急迫,因为本身歼20就有鸭翼,机动性不会差,但是歼20最急迫的需求是大推力的发动机,至于是不是矢量发动机没那么重要,ws15去掉推力矢量结构还可以减轻一部分结构重量,获得更大的推力,这样初期就获得16吨的推力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还有一点就是发动机喷口可以做红外隐身处理,比如喷口外缘成锯齿型,再加上喷嘴内部安装红外抑制器,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尾喷口的RCS,进一步增强隐身能力,使之能早日达成全隐身跟超巡的最佳状态,大批量量产服役,而推力矢量版的ws15可以等到ws15无矢量版的成熟以后再装备歼20,这样至少可以使歼20早日能超巡,而且隐身性能更强,比AL31版的歼20性能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先让大推力简化版的ws15装备歼20,这样既可以让歼20早日实现超巡跟超强隐身,又可以为完整版的推力矢量版ws15留下足够的完善时间,减轻研发部门的压力,一举两得,其实我个人认为鸭翼跟矢量发动机的组合本来就显得有些多余,当然推力矢量不是鸭翼所能代替的,但是推力矢量比起更大推力的需求来说,我觉得更大推力这个需求相比更加迫切,要不要推力矢量倒不是那么迫切
ws15现在正在地面做长久寿命测试,按照刘院士说的3到5年设计定型,按照每天测试6小时算,365×6×3=6570,3年基本可以测试完,快的话2年就可以,也就是说到2020年应该就可以装机试飞,这次做的地面长久寿命测试时间比较长,因为以前太行发动机的教训,资金不够,导致测试时间不够长,只做了350小时地面测试就设计定型,结果导致问题一堆,现在资金已经不是问题,这次力求稳妥,所以应该问题不大,有了前面太行发动机的经验基础,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cm601212 wrote:
重點是簡化版也推不出...(恕刪)
我说的简化版是指去掉向量装置的WS15,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结构重量,也可以降低研发难度,只要达到大推力跟稳定的性能以及长使用寿命即可,至于是不是向量现在并不着急,反正安装向量喷嘴的ws10b/c发动机正在歼10战机上做测试,到时候整合到ws15上就行了
cm601212 wrote:
重點是簡化版也推不出...(恕刪)


大陸「新浪軍事」2018年5月22日刊文稱,渦扇-15航空發動機仍在高台試車階段,


連裝上試飛平台階段還沒到,裝備殲-20還需等7年。



五毛是地勾油吃太多,產生幻想症嗎
個人認為東亞的局勢不比中東, 暫時沒有這個急迫性, 不成熟的產品飛上天, 摔死試飛員不是損失更大?
軍事技術是死的, 東西研發出來只有妥善率的問題, 但駕駛技術是活的, 空戰戰術也是活的.
雖然裝太行只是免除了依賴進口發動機, 但這已經是保證J-20量產穩定的最好辦法了

再看看Su-57的現況, 俄國人的選擇不是更務實?

catherin wrote:
大陸「新浪軍事」2018...(恕刪)


好笑.WS15去年下半年就結束地面測試.已經裝上測試機進行空中測試

如果一切順利將會在19年底J20B將會試產了
空谷101 wrote:



好笑.WS15...(恕刪)

我也覺得好笑,版上為了ws-15唇槍舌戰那麼久了,結果⋯⋯⋯⋯,不提也罷!

cm601212 wrote:
我也覺得好笑,版上...(恕刪)


結果會在後年見分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