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東西感覺比東風-21D還強
因為彈道導彈的彈道頂點太高會被反導系統遠程偵測
而且標準3反導系統可以打在大氣層外飛行的變軌能力有限的東風-21D
稱為中段反導
但這東西的彈道不是在大氣層外飛行,反而像巡航導彈的低空路徑 但飛行速度卻高達10馬赫
一方面在地平線較低處飛行躲避反導雷達偵測,
另一方面「匕首」導彈是在大氣層較高的稀薄處約40~80KM 以減低空氣阻力
因此可以飛行到10倍音速 可打擊水面艦艇如航母
而之前用米格-31平台只是因為這種飛機能高空高速以2.8馬赫速度巡航
但是這次試射首次證明匕首也可以和TU-22M3中程轟炸機發射的KH-32共同行動

米格-31BM攜帶「匕首」導彈(上)和圖-22M3攜帶kh-32導彈(下)實施聯合作戰
英國路透社表示,目前「匕首」導彈和米格-31BM戰鬥機已經部署到了黑海附近的基地。
俄羅斯社交網絡VK上有說法認為,圖-22M3在這次試驗中攜帶的是Kh-32導彈,這種導彈是在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Kh-22導彈基礎上改進而來,Kh-22(西方代號AS-4「廚房」)是蘇聯研製的空射反艦導彈,採用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4馬赫,最大射程600公里,戰鬥部重達1噸。而按照俄羅斯國防部此前公佈的計畫,2018-2020年期間,將會部署32枚Kh-32導彈,這種導彈在Kh-22基礎上,戰鬥部重量減少到500公斤,最大飛行高度提高到40000米,最大速度提高到5馬赫,最大射程相應增加到1000公里,該彈採用了新型的火箭發動機和新型制導系統,能夠攻擊海上和岸上的大型目標。
米格-31飛行高度也是俄軍飛機裡最高的 僅次於美國黑鳥偵察機SR-71的高度和高速
而它的前身米格25在冷戰時有人戲稱「不銹鋼戰士」
米格-25在海灣戰爭時
美軍用F-18A超級大黃蜂發射的10幾枚AIM-120C攔截全部拖靶 因為AIM-120C最大速度只有4馬嚇
飛機的速度和高度超過導彈當時的攔截包線
相關的戰役還有以色列和埃及的中東戰役
但米格-31本身已經大量採用鈦合金減少了不鏽鋼是一款全新的飛機
有人說甚至能飛到雙3 即飛行高度3萬米 飛行速度3馬赫
但是在搭載戰鬥部和導彈後肯定飛不到那麼高 那我們抓2.5馬赫 2.5萬公尺
這也會比地面發射多出一些射程
因此這種導彈的攔截包線超過 標準2能攔截的常規飛機和巡航導彈能夠攔截的低速低空範圍
而標準3這類打高層外大氣層的彈道導彈攔截導彈也無法蘭接地空高速的目標
以下是關於米格-25的介紹
無與倫比的速度令西方瞠目結舌
米格-25於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設計,主要是為了對付美國正在研發的XB-70「瓦爾基裡女武神」轟炸機和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1961年3月10日,米高揚簽署研製米格-25原型機的指令。1963年12月米格-25的第一架原型機(偵察型)出廠。1964年3月,蘇聯著名試飛員費多托夫首次駕機升空。同年9月第二架(截擊型)開始試飛。隨後第三架(偵察型)也參加試飛。這三架原型機及其改進型在隨後12年裡創下8項飛行速度、9項飛行高度和6項爬升時間的世界紀錄,另一種未量產的後期發展型YE166M,則先後創下六項世界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在整個20世紀70年代,米格-25在局部戰場上頻頻亮相,「狐蝠」魅影成為了北約揮之不去的夢魘。當時美國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的最高速度可達3馬赫,普通截擊機根本追不上更別說跟蹤監視、攔截了,而米格-25可以輕鬆地尾隨其後監視航向,並隨時提出警告。1971年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前夕,4架蘇聯米格-25R進駐埃及,不時被派往以色列上空實施偵察,令以軍非常頭疼。一次,以色列空軍派出當時西方最好的戰鬥機———美製F-4「鬼怪」實施攔截。然而「狐蝠」打開加力燃燒室,轉眼就拋開了尾追的「鬼怪」。後者情急之下發射「響尾蛇」空空飛彈,企圖擊落對手,沒想到「狐蝠」快得離譜,連飛彈都攆不上。此時以色列的地面雷達站發現,這架米格-25的速度已經超過了3.2馬赫!
如果說對抗伊朗顯不出「狐蝠」手段高明的話,海灣戰爭後挑戰禁飛區甚至擊落「捕食者」無人機則充分證明了米格-25的超凡實力。海灣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北緯33°以南36°以北全部劃為禁飛區,整個國家從空中被肢解。在異常窘迫的情況下,伊拉克的「狐蝠」精英們沒有屈服。1992年12月,伊拉克空軍一架米格-25在禁飛區被美國的F-16使用先進的AIM-120中距空空飛彈擊落。伊軍總結經驗教訓並隨即創立了行之有效的新戰術。不久之後,米格-25在被美機鎖定並遭AIM-120攻擊的情況下居然能以高速轉彎迅速脫離AIM-120D攔截包線,要知道AIM-120飛彈此前在實戰中從未失手,美國人對此大跌眼鏡。
另外俄羅斯還公佈了一款很有趣的導彈
叫做「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本身帶有核動力發動機
射程能繞地球好幾圈 能看到他在俄羅斯組裝工廠裡量產好幾枚
俄羅斯「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這種導彈是用暴露在空氣中的核反應堆為動力,飛行時產生大量輻射,光是想像一下也頗為恐懼。俄羅斯國防部此次展示了「海燕」導彈的研製、生產車間畫面,並稱正在完善「海燕」導彈相關設計製造工藝,此外這段視頻也首次展示了「海燕」導彈的大致外形,這是一枚明顯亞音速飛行的,具備一定隱身外形特點的導彈。因此其使用的應該是一種新的核動力渦輪噴氣發動機,而不是核沖壓發動機。
另外下面這影片是先鋒「洲際導彈」能機動變軌的
而關於新型「先鋒」高超聲速試驗彈方面,俄軍展示了在導彈發射場將高超聲速彈頭裝入發射井,與UR-100N洲際導彈進行結合,並試射的畫面。「先鋒」高超聲速飛行器是一種為了未來高超聲速滑翔洲際導彈的驗證彈頭,具備高超聲速飛行能力。
還有薩爾瑪特洲際導彈最新的試射 射程1.6萬公里 能帶10~15的分導式多彈頭
用來取代烏克蘭組裝的SS-18撒旦 是一款液體燃料發射井發射的重型洲際導彈
戰鬥部也是能機動變軌的
水下核魚雷
戰術雷射系統
俄羅斯升級後的反導系統 看起來好像A-135 53T6升級版 動能殺傷戰鬥部?
不知道跟薩德THAAD比起來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