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Mk 41 VLS」運抵高雄, 中科院將執行海弓三實彈驗證及整合測試。

以下是上報的報導:
------------------------------------------------------
2019 / 01 / 25 星期五
上報 Up Media

【獨家】兩套「Mk 41 VLS」運抵高雄 中科院將執行海弓三實彈驗證及整合測試
朱明 2019年01月23日 21:43:00

中科院研發海軍新一代戰鬥系統「迅聯專案」,向美商購的2套MK41垂直發射系統(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VLS),日前由海運方式運抵高雄,據指出,中科院會在今年內先進行與「迅聯系統」聯結的各項測試後,先進行陸上的「海弓三」艦射飛彈的測試,待通過測試後,才會進行下一階段的海上作戰測評。

海軍委託中科院研發新一代戰鬥系統「迅聯專案」,從2015年編列67億2543萬餘元由「光華計劃小組」進行研發,該系統依計劃在今年完成;這套「迅聯」作戰系統是將國產相位陣列雷達、電子反制與聲納系統整合,再聯結向美商購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成為海軍未來各式作戰軍艦的標準戰場管理與作戰系統。因中科院的研製的各式飛彈技術成熟,因此MK41垂直發射系統裝載的是中科院研改的「海弓三、海劍二」等飛彈,建構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與小神盾艦所使用的主要戰鬥系統。

海劍二艦射型防空飛彈的測試,為讓這兩款艦射型飛彈符合裝入MK41垂直發射系統中,並與訊號連結點結合,中科院先按照MK41的規格將兩款飛彈體積縮短而尾翼能折疊外,也修正了部分的構型,完全符合該發射器的尺寸;並從2017年開始先以中科院參考MK41垂直發射系統研製的國產垂直發射系統進行陸上測試,並陸續完成了全系統的導控測試,並進行了實彈測試。

據指出,海弓三的測試都按照計劃進度,MK41垂直發射系統到位後,將先進行海弓三艦射防空飛彈的整合測試;至於艦射飛彈因部分技術整合延遲,因此待海劍二飛彈完成實彈驗證後,才會進行MK41垂直發射系統的整合測試。

中科院研發海弓三飛彈,MK41垂直發射系統到位後,將先進行海弓三艦射防空飛彈的整合測試,圖為天弓三型飛彈發射。(中科院提供)

未來兩套「Mk 41 VLS」洛馬授權 由中科院組裝製造

中科院2016年6月底與美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簽訂商購2套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Mark 41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簡稱「Mk 41 VLS」)與部分的技術轉移的合約,依照合約執行時程是以60個月(5年)的時間,完成進行各項測試與技轉,以及相關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未來第二套以後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在洛馬公司授權並由顧問協助上,完全由中科院在國內組裝生產製造。

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從1986年服役至今,全世界各國海軍有超過百艘的各式巡防艦或驅逐艦採用該系統,可配備多種不同類型的飛彈,包括海麻雀(RIM-162 Evolved Sea Sparrow Missile,ESSM)短程對空防禦飛彈、標準二型中程防空飛彈、RIM-161標準三型防空飛彈、阿斯洛克反潛飛彈、以及戰斧巡弋飛彈等,且提供快速發射的功能應對多樣化目標。美海軍神盾艦在歷次的中東戰爭中,也多次發射巡弋等各式飛彈,僅在2018年發生過一次意外事件,但並未危及軍艦安全,顯示該系統安全性為各國海軍認可。這次中科院引進Mark 41垂直發射系統部分的抗炸抗高溫與排焰系統的技術轉移,希望透過這項成熟的技術,提升有關飛彈部分組件的抗高溫的特性,未來也可運用在國內製造業有關抗高溫的材料。

兩套「Mk 41 VLS」運抵高雄, 中科院將執行海弓三實彈驗證及整合測試。

海軍委託中科院研發新一代戰鬥系統「迅聯專案」,中科院已向美商購的2套MK41垂直發射系統(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VLS),日前由海運方式運抵高雄。(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兩套「Mk 41 VLS」運抵高雄, 中科院將執行海弓三實彈驗證及整合測試。
中科院研發新一代戰鬥系統「迅聯專案」,再聯結向美商購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上面裝載是中科院研改的「海弓三、海劍二」等飛彈,圖為2017年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海軍展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模型。(攝影:朱明)
兩套「Mk 41 VLS」運抵高雄, 中科院將執行海弓三實彈驗證及整合測試。
中科院研發海弓三飛彈,MK41垂直發射系統到位後,將先進行海弓三艦射防空飛彈的整合測試,圖為天弓三型飛彈發射。(中科院提供)
朱明XD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上報的報導:...(恕刪)

giga giga wrote:
以下是上報的報導:...(恕刪)


目前台灣最需要補強的那一部份——海軍防空戰力——也開始動起來了。 有了海弓三/海劍二不僅可以有較完整的艦隊防空, 也可在必要時為東引撐起一把傘。 海劍二還能加強台灣防範超低空進擊。

giga giga wrote:
目前台灣最需要補強的...(恕刪)


現在看火力
都是VLS有幾管了!!
子彈有幾發,才是作戰持續力的關鍵~~~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achihemi wrote:
現在看火力
都是VLS有幾管了!!
子彈有幾發,才是作戰持續力的關鍵~~~


不知有沒有A射B導.

地面射, 軍艦導, 或相反. 那就可以射爽爽, 也比較不受地球曲率限制了.

achihemi wrote:
現在看火力都是VLS...(恕刪)


台灣海峽適合陀江艦。 減少點雄二/三, 裝個32發劍二就很好用了!

對台灣海峽防空貢獻將很巨大!

牛奶伯 wrote:
不知有沒有A射B導...(恕刪)


雖然國軍從不漏口風, 不過個人認為: 國軍已擁有某些彈種A射B導的能力。

不然TC-2C射程>90km怎麼導引?
又開始吹牛了喔,阿北……
giga giga wrote:
雖然國軍從不漏口風,...(恕刪)


giga giga wrote:
台灣海峽適合陀江艦...(恕刪)


兩岸一開戰台灣海峽不適合任何活動.一發現動靜都會成為活靶

阿斯特怒伯爵ρσπ wrote:
又開始吹牛了喔,阿北……


A射B導已經不是新聞了~
至少這比隔壁串那個F16V VS F35還要正面就是了!!
小弟弟就不用在這裡浪費版面了...
小熊維尼~Winnie在哪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