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HKT): 2020.04.29 02:20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system
圖為台軍已裝備的「雄三」導彈。資料圖片

兩岸關係日趨緊張之時,台媒披露台軍近日密集試射各式中程導彈與火箭,其中備受矚目的是射程達1,500公里的「雲峰」中程導彈。該導彈可覆蓋鄭州、武漢以東地區,包括三峽大壩,以及華東、華南諸多中共軍方基地,對大陸「武統」台灣構成反制力。據報該型導彈已開始量產。
射程達1,500公里
台國防部武器研發機構中山科學院發佈射擊通報顯示,本月14、15兩日台軍劃定北太平洋海域到宜蘭外海、距離300公里、彈道高度無限的警戒範圍,傳試射「雲峰」導彈。對媒體查詢,中科院以涉國防機密為由不予評論。但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資源與產業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過去20年兩岸軍力失衡,優勢傾向大陸,但就軍事防禦角度看,台灣有必要發展「雲峰」。
據透露,「雲峰」導彈射程達1,500公里,可直攻福建、浙江、江西、廣東、湖南等省區的陸、空及火箭軍基地,還覆蓋大陸中部武漢、鄭州以東地區,包括被指很可能擔當攻台主力、總部在湖北孝感的解放軍空降兵第十五軍基地;同時威脅上海、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三峽大壩等,擾亂中共的攻台節奏。
「雲峰」中程導彈由台灣中研院於李登輝時代開始研發,馬英九時代一度停頓。蔡英文上台後加速研製,並獲美方配件支持。去年8月有台媒披露,「雲峰」導彈系統已達10套及20枚戰備彈的量產。蘇紫雲認為,台灣發展「雲峰」的目標,不是殺傷敵人,而是剝奪敵方作戰能力,攻擊敵方的機場、港口、指揮中心等具威脅性目標。
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