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艘055型驅逐艦首次海試 獲證實用最先進「電推」技術
即時中國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424308/%E4%B8%AD%E5%9C%8B%E7%AC%AC%E4%B8%89%E8%89%98055%E5%9E%8B%E9%A9%85%E9%80%90%E8%89%A6%E9%A6%96%E6%AC%A1%E6%B5%B7%E8%A9%A6-%E7%8D%B2%E8%AD%89%E5%AF%A6%E7%94%A8%E6%9C%80%E5%85%88%E9%80%B2-%E9%9B%BB%E6%8E%A8-%E6%8A%80%E8%A1%93
撰文:褚文
2020-01-20 22:03
最後更新日期:2020-01-20 22:04
中國055型驅逐艦目前已建造8艘,其中2艘海試,1艘服役。首艘055型導彈驅逐艦南昌艦(舷號101)於1月12日在青島軍港正式加入戰鬥序列,官方指這標誌該國海軍驅逐艦實現由第三代向第四代跨越。055研發商中船重工701所的文章近期披露,該型艦艇實現境內首次、世界空白的「電推」技術,標誌中國水面艦船推進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電推指的是「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文章指,該系統比目前西方國家最頂級配置的「艦艇中壓交流綜合電力推進系統」還要先進。搭載後者的艦艇有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伊麗莎白」級航母,法國海軍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美國海軍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
採用綜合電力系統的艦艇可有效融合船舶的主機推進系統和電力系統,對艦艇能量能夠更好的把握控制,而且還能實現多方位接納多種能源,直流的好處還包括長距離傳輸的線間電容損耗小。
文章指,中壓交流電制系統技術雖然領先西方船用電力系統一代,不過也存在供電不連貫及系統效率低等缺點。而中壓直流系統勝在輸變電特性好,系統頻率也沒有過多限制,還降低對原動機調速等特性的要求,而且直流電動機的拖動大功率設備也比交流電動機好的多,設備體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縮小。
不過現階段艦艇中壓直流電制系統的一些缺點還是很明顯的,因為每個地方都要逆變控制一下,以及設備多、電氣設備的可靠性還有壽命這些問題都需要考慮。
據稱,中國的「艦船中壓直流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早在「十個五年」計劃中就已開始,可以說起步很早,取得的突破也很顯著。素有中國國寶級專家馬偉明院士曾在2014年就聲明,未來中國的艦艇採用「中壓直流技術」是趨勢。
而對於採用「電推」技術的055型驅逐艦,中船重工701所的工程師指,無論在平台、作戰,還是在應用及配套方面,該型艦均可以稱得上全球最先進。而在作戰系統上,中國軍事專家張召忠指,055是全球各國海軍中,唯一擁有雙波段雷達的驅逐艦,這也是二戰以來,美國海軍首次遇到在技術上超越己方的對手。
面對威脅,美國海軍早前就推出下一代「大型水面戰鬥艦」(LSC),其目標是替代「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作為美國海軍2030年之後航母編隊護航艦艇骨幹和中堅。而美國海軍要求LSC不採用激進技術路線,而是基於現有系統,因此外界傳言指,LSC將是「朱姆沃爾特」級加「宙斯盾」作戰系統。
不過,根據消息,由於技術難題和資金壓力,美國海軍已證實LSC項目已經推遲至2027年後。基於此,有中國觀察人士指,這樣意味着在2030年前,055都將持續成為當今作戰能力最強的驅逐艦。
目前,除055型驅逐艦南昌艦正式服役外,中國第二艘055型被指已獲命名拉薩艦。最新消息指,由大連造船廠建造的4艘055型中的其中一艘,已經開始進行海試。截至目前,中國共建造8艘055型驅逐艦。
所謂直流變速馬有兩種。
一種是一百年前已經存在的老式有刷直流馬達,用可變電阻來變速,但熱量高、電磁輐輻射多、電刷和換向器是損耗品、要經常更換和清理粉塵,不巧的是很多此類馬達都是所謂的中壓直流。
基於以上問題,加上高壓變頻技術進步,近年很多重工業已經改用高壓交流感應式馬達,中國在變頻(逆變)器的IGBT是弱國,據大陸自己的報導,低壓IGBT到近年才有自主設計能力、而且硬是比先進國家落後幾代、中壓的還是用進口die封裝、高壓的仍無着落。
近年亦新興一種所謂的磁浮馬達、有時亦會被稱為直流變頻馬達,骨子裡其實還是交流電、兩者結構唯一兩個分別是轉子是以永磁取代鋁,必須要變頻器運行。好處是效率比感應式馬達高,但功率越高、兩者差距越小、所以高於特定功率的電動機還是感應式的天下,而且永磁要用昂貴的稀土,亦會老化。
總之造篇文水份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