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我國自製的「勇鷹」高級教練機 今天上午 9點實施 跑道滾行測試, 編號 11001 的試測機緩緩滑進跑道, 測試機逐漸加速且平穩地滑行, 少了後燃器後, 噪音小了些, 最後安全地在跑道上剎停.

勇鷹 高教機 於
2018年 3月完成設計審查, 初期生產 4架原型測試機, 包括試飛用的 A1 及 A2機, 還有結構測試的的T1 及 T2 機.
2018年 6月1日, A1機上架組裝.
2019年 9月24日完工出廠典禮, 並由總統蔡英文命名為 勇鷹號.
2020年 6月 2日進行地面試滑.


漢翔公司預定在115年前交付空軍66架 勇鷹高教機、26套地面輔助訓練系統, 包含16套任務計畫系統、3套基本飛行模擬器、1套全功能飛行模擬器、1套地面即時監控系統及1套飛行訓練管理系統等.
彌補疫情減單損失 漢翔擬提前於今年量產 勇鷹號

2020.05.31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使全球各地產業受到衝擊,就連我國的漢翔航空也受到影響,漢翔航空 29日舉行109年度股東大會時指出,美國波音公司近期對漢翔減單,導致漢翔第一季營收創新低,為彌補營收,漢翔將和國防部討論讓新式高教機「勇鷹號」全案提前至今年2020年量產。

漢翔董事長胡開宏表示,漢翔為彌補民用航空業務營收驟減之影響,預計採取多項措施全力因應及改善營運,其中一項就是提前量產勇鷹號。

漢翔原訂2021年11月小批量生產勇鷹號、2023年3月起量產,並於2026年6月完成66架交機。胡開宏表示,漢翔將與國防部商討,希望勇鷹號能提前至2020年量產,屆此彌補波音減單、延單造成的損失。

另外,胡開宏也提到,漢翔正持續和美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對我空軍200多架 F-16 戰機進行升級,未來希望能建構台灣的 F-16 戰機維修產能,除了增加國人就業機會,還能進一步提升台灣航太產業鏈的運作效益。
莊孝爺 wrote:
2020-06-02(恕刪)
這應該算完整版了?
後座高差不多1/3個頭,視野我認為還是不夠的
應該跟我猜的一樣,最終用攝影機觀看多角度吧
miku840048 wrote:
這應該算完整版了?
後座高差不多1/3個頭,視野我認為還是不夠的
應該跟我猜的一樣,最終用攝影機觀看多角度吧

以 3D圖學 觀點, 應該是地面上, 兩個主輪中央點 到 鼻輪 那條線當作標準.

由後方看, 感覺又不一樣了....

可能趕時間, 許多能改的都沒改........... ( 軍友看法 而已 )

莊孝爺 wrote:
可能趕時間, 許多能改的都沒改...........


看來座艙應該就是IDF雙座機的座艙型直接放上去,起落架稍微外翻增加後輪間距,大概是這樣。
天衣神水 wrote:
看來座艙應該就是IDF(恕刪)


這個後輪寬度算很罕見了!
Charlie2020 wrote:
這個後輪寬度算很罕見了!

美軍下一代的 T-7 教練機, 主輪距也不寬.


原來的 T-38 還更好 , 寬多了.( 同結構模式的 F-5 AT-3 也很寬 )


題外話 :
輪距, 突然想起日軍侵華時期的 四大空戰天王 三輪寬.......
( 三輪寬 少佐、山下七郎 大尉、潮田良平 大尉 和 南鄉茂章 大尉 )

但是, 在一年內先後被劣勢機種的中國空軍擊落.
Charlie2020 wrote:
這個後輪寬度算很罕見了!


莊孝爺 wrote:
原來的 T-38 還更好 , 寬多了.( 同結構模式的 F-5 AT-3 也很寬 )


AT-3也很寛,只是我覺得那不是重點,只要符合安全規範內皆可。

更證明IDF飛機要當教練機有點勉強

美軍T-X的後座視野就正常多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