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ellation-Class Program Update, The Future Frigate Of The U.S. Navy
星座級巡防艦FFG 62最新進度
Critical Design Review (CDR): Q4 FY2021
Production Readiness Review (PRR): Q4 FY2021
Start of Construction (SOC): Fall of 2021/Q1 FY2022
Keel laying: Q1 FY2023
Launch: Q1 FY2025
Delivery: Q3 FY2026

最快交貨日期是2026年。首艦約12.8億美元,後續艦以2018年不變美元計價在8.5億美元至9.5億美元之間。

主要規格:
Length: 496 feet
Beam: 65 feet
Fully loaded displacement: 7,291 tons
Propulsion: combined diesel-electric and gas
Major engineering equipment: one gas turbine; two electric propulsion motors; four ship service diesel generators; one auxiliary propulsion unit
Crew accommodation: 200
Expected service life: 25 years

主要裝備:
MK 110 57mm gun
32-cell MK 41 Vertical Launching System
16 Naval Strike Missiles
MK 49 Guided Missile Launching System
Four MK 53 MOD 9 Decoy Launching System
Two AN-SLQ-32(V)6 Shipboard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
One MH-60R Seahawk helicopter plus a UAV
Aegis Baseline 10 Combat System
AN/SPY-6(V3) Phased Array Radar


真心覺得,B炮位只要再多個16-cell MK 41,反艦飛彈只要裝八發,艦舯兩旁各裝個輕量型4-cell MK 41,應該就是蠻適合我們要的區域防空艦.....以台灣的規模,其實就足夠了.....萬噸級....就隨緣吧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這台量產後應該會超過12億
8億那是完全低估
(星座級的設計建造標準以及作戰裝備都明顯比LCS高檔,每千噸成本卻比LCS還低,非常不合理。)

除非大改武器裝備
像有海軍專家認為巡防艦不需要裝4面固定雷達
把柏克級Flight 3的一面雷達做成旋轉雷達
(原本預定取代兩棲艦/航艦的AN/SPS-48E)
BUCK wrote:
B炮位只要再多個16-cell MK 41,反艦飛彈只要裝八發,艦舯兩旁各裝個輕量型4-cell MK 41,應該就是蠻適合我們要的區域防空艦.


主戰艦的話即使 32 + 16 = 48 坑區域防空仍嫌不足,如果是取代一級艦 (成功、康定),B砲位32坑海弓三,反艦8發,另外8個位置換成海劍二 8 X 4 = 32,海劍二有方向舵,不用垂發也可以在加力段就轉向,不要求「高大上」只求實用性的話連改都不用改。
操作和獲取成本考量.....我的想法其實是56 cell MK-41(艦艏48-cell+艦舯8-cell),32海劍二+48海弓三,排水量七千多噸,操作人員也可以少一點,大約6艘左右....對!我還是用歐系小神盾的想法!既然海軍只把震海當成比成功級強的反潛艦的話....
不過真要拿星座級來改,可能會被強迫推銷標二和ESSM(的兄弟SL-AMRAAM-ER)....
至於紀德後續艦,等二手柏克吧,我希望的是能進行空中管制的防空艦.....
當然現實狀況是,連個震海都要拖拖拖
天衣神水 wrote:
主戰艦的話即使 32(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帝國海軍有夢最美帝國元老院審計部門預估最後每艘會達到十四億
royle67 wrote:
這台量產後應該會超過12...(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朝日級驅逐艦不用800億日幣

標準排水量 5,100 噸
滿載排水量 6,800 噸
全長 151公尺
全寬 18.3 公尺
型深 10.9 公尺
吃水 5.4 公尺
鍋爐 2部LM2500IEC燃氣渦輪發動機
動力 2部電動馬達
複合燃氣渦輪電力推進COGLAG,雙軸雙舵推進
功率 電動馬達:(2.5MW/6,800匹軸馬力)x2
最高速度 30 節
乘員 200名,艦長二等海佐編階
射控裝置 OYQ-11先進戰術處理系統(ACDS)
Type-00射控系統
OYQ-13情報處理系統
偵搜系統 OPY-1多功能雷達(固定式天線*4)
平面搜索/導航雷達
X波段小型水面/低空搜索雷達
整合電戰系統
Type-4魚雷反制系統
OQQ-24艦艏聲納
OQR-4拖曳陣列聲納
武器裝備 1門Mk 45 mod4
2組4連裝90式反艦飛彈(SSM-1B)反艦飛彈發射器
4組Mk 41垂直發射系統(32管)
方陣近迫武器(CIWS)二門
2具HOS-303三連裝發射管(使用MK-46或97式 、12式魚雷)
電戰系統 MK-36 Mod12 SRBOC干擾火箭發射系統(MK-137發射器*4)
艦載機 SH-60J/K海鷹直升機2架

.................................
妄想美國釋出
還不如看朝日級設計理念
BUCK wrote:
至於紀德後續艦,等二手柏克吧,我希望的是能進行空中管制的防空艦.....
當然現實狀況是,連個震海都要拖拖拖


柏克級早期那幾艘5X的快要退役了
本來美國打算延役10年以上(因為船況很好)
後來被否決了
應該快釋出了
除了最早的幾艘(學習曲線是5艘以後都修正得差不多了)
應該可以向美國提出租借

台灣沒有巡防艦自我設計建造的經驗
主戰艦艇至今沒有超過千噸的
還是別好高騖遠
先從2-3千噸的K-130 仁川級.....開始建起
一來少量建造以替換濟陽級
二來小步快跑往4-5千噸邁進
(韓國從蔚山級跳到KDX-1 只建3艘就往KDX-2邁進)
海巡新造的6000噸
也是可以改成巡防艦

現今都是模組化設計
沒必要從頭再造單一功能的軍艦
與其看朝日的設計理念,我是已經妥協在現實下了海軍想要搞4500噸的震海,就讓他們搞吧!看起來是不可能逆轉了,只求不要太差,至少真的比成功級強就好了(在立法院的答詢就是這樣講的)
至少防空艦還有機會....
lordkon wrote:
朝日級驅逐艦不用800(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正常狀態是如此,由小到大。不過,你知道的,海軍嘛....
royle67 wrote:
柏克級早期那幾艘5X(恕刪)
盡情歡呼吧!日後自己遭難,請不要怪人無情地訕笑!今日特此紀錄下這一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