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光榮之星」測試低攔截率導航雷達這具光榮之星的格子桅當初是用來測試LPI導航雷達,可以從裡面文章看到導航雷達就是那麼大而已,就算目前針對主桅的結構有所補強,恐怕也無法承載海鷹眼那麼大而且重的天線,基本上海鷹眼確實要上艦測試沒錯,但可能測試艦的首選還是高雄艦。
萊七逃 wrote:看這報導照片測試架並(恕刪) 不想吐槽 可是 僅僅因為晶片來自台積電 所以我國防自主再邁一大步 ??這是武器開發公司委託台積電生產的而已 其實 武器開發公司也可以委託 聯電或其他半導體公司生產重要的是 設計晶片 這才是關鍵當今武器 (不管是 飛機 坦克 戰艦) 一定需要5奈米生產的 真的比例很低 很低別學大陸 動不動就來個大內宣(萬一有一天有個傢伙說 海軍新一代神盾艦的旗桿 來自台灣的xxoo公司 那是否也代表我國防自主再邁一大步)
LIKE-SEIKO wrote:不想吐槽 可是 僅(恕刪) 發這新聞是要反駁上報說要換外國雷達報導,內文也有用台積電晶片製相位雷達測試搜索試驗成功,證明國產相位雷達還在測試並沒放棄至於標題那是記者寫的你看了不開心可略過 本人只是沒修改貼上, 還是你自己來貼一篇告訴軍迷們最新飛彈巡防艦現況?
LIKE-SEIKO wrote:不想吐槽 可是 僅(恕刪) 我也覺得寫這新聞的就在加油添醋參在一起亂寫,海鷹眼不太可能裝到這麼小的架子去測扯到TSMC也莫名其妙,首先一般高功率晶片幾乎都是偏傳統製程居多,反而越先進製程的IC對於高功率或EMI抵抗的要求就越難達標,國內就算不是TSMC,其他廠也有能力生產而TSMC基本上不問客戶使用用途與透露客戶訊息,因此才多的是從俄羅斯.對岸或是其他國家下的非單純商用訂單且從文內看他是講電腦晶片,而不是收發模組晶片,那使用現成商品的可能性很高,大概是該運算或SOC晶片剛好是TSMC生產的順便拿來做點文章而已再說實際上能否達到性能也不光是看晶圓代工廠的生產品質與能力,真正重要的還是在陣列雷達的設計團隊其架構.整合跟軟體水準
eclair_lave wrote:我也覺得寫這新聞的就(恕刪) AESA 相位雷達現在都是第三代半導體 GaN 和 SiC 製程生產晶片 更適合數位補償控制電路 , 只用傳統製程就不用搞那麼久海軍也不會滿足。台灣有能力代工就是台積電為首 IC設計旗下創意也有能力跨足演算法。至於照片測試架是裝在什麼用途只能看模型比對像不像 , 文章只是透露相位雷達還在測試是不是用旋轉海鷹眼當成下一代飛彈巡防艦固定式四面相位雷達沒人知道 , 目前沒相片流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