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 Gunter’s Space Page 數據顯示,中國是過去三年發射最多火箭的國家,2020 年軌道發射 39 次,美國 36 次,俄羅斯 16 次。總部位於東京的太空新創公司 Astroscale 執行長 Nobu Okada 表示,國際對於火箭不受控制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反彈聲浪越來越高。
隨著太空碎片危害衛星和太空人的擔憂加劇,天文學家也開始研究如何清除繞著地球飛行的太空垃圾。最初,中國在 2007 年用導彈摧毀自己的一顆衛星,為地球周圍帶來更多盤旋、致命的太空垃圾,總垃圾碎片增加 17%,引發國際間的強烈抗議。
而這次長征五號 B 的問題,突顯過去太空法有必要與時俱進,另一個則是如何安全處置大型火箭。1972 年的太空法規定發射國應對損害負責,中國已經簽署該公約,但看來需要針對近期狀況再做修改。專家認為,火箭碎片實際上降落在人口稠密區的風險很小,但隨著發射數量增加,風險也將會增加。
然而,政治可能成為阻礙。
中國和美國正在進行激烈的太空競賽,中國 15 日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第三個登陸火星的國家。另外,中國還建立永久性太空站「天宮站」;相反地,國際太空站將於 2024 年退役,未來可能只剩下中國一枝獨秀。
和歌山大學教授 Hiroaki Akiyama 認為,中國可能將美國對火箭碎片的批評視為障礙,而非建設性的安全建議。
長征五號 B 運載火箭屬於一級直接入軌火箭,這是航空領域的壯舉,也是中國目前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簡單的單級設計具有比多級設計還便宜的優勢,但礙於尺寸難以處理。
Akiyama 建議,中國使用後讓火箭落入預定的無人居住區並不難,不需對系統進行重大修改,只要釋放有效載荷後,火箭改變主機或推進器的方向即可,中國可在下一次發射前改變。但礙於中美兩國矛盾,雙方冷靜對話的前景遙遙無期,歐盟、俄羅斯、日本等第三方可能更願意提供諮詢。
China rocket debris spurs calls for limiting space junk
(Source: Tech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