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成立子公司「台船動力科技」啟動IDS後續潛艦專用鋰電池研製案

消息來源:台船成立子公司「台船動力科技」 啟動IDS後續潛艦專用鋰電池研製案

根據台船在今年3月15日成立的「台船動力科技」子公司,並在6月7日進行公司股權變更,與長期研發安全鋰電池的「有量科技」合組成為研發團隊,雖台船人士表示,這個子公司確實是為潛艦國造的儲能專用鋰電池要進行開發;至於是否是完全採用有量科技的鋰電池技術,或是還要引進其他技術,則以「不清楚」來回應。

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邵維揚去年11月初接受媒體採訪,說明「國內廠商所研發的高效能電池所輸出動力的靜音程度還優於AIP。因此未來後續潛艦即可不安裝AIP系統」。目前原型潛艦都依照我國防衛需求而設計,雖然並沒有安裝備受矚目的絕氣推進系統(AIP),但由國內廠商所研發的高效能電池所輸出的動力系統,其靜音能力更好,未來後續潛艦不安裝 AIP 也沒有問題。換言之,高效能電池就是「鋰電池」

因研發潛艦用的軍規「鋰電池」是國內首創,將鋰電池模組在潛艦密閉艙間的壓力、溫度、溼度、鹽分和意外的衝擊、撞擊所造成的變化,能否符合安全條件的要求的驗證,未來將透過中科院「慧龍專案」的水下無人載具測試平台,在水深150公尺的海水中進行各項測測試驗證,符合潛艦的高度需求
其實萬象水雷的動力換成這種電池因該就能得到差不多的數據,而且搞不好破壞力因此更加強大
做好脫產準備?
以前有位海軍副總司令,鄭立中 中將,
結合軍火商鄭正光,向部屬,
兵器處長金豐鄉少將,
關說,要求採購義大利的魚雷電池。

以上三人因涉及上校尹清楓命案,
被調查,始揭發魚雷電池採購案。

尹清楓上校是在來來豆漿店,被海軍箱型車接走,
後浮屍蘇澳軍港附近,東澳粉鳥林外海,
當時有人舉報,金豐鄉將軍的座車,跟隨涉案的海軍箱型車,
在來來豆漿店附近出現,
金豐鄉將軍解釋,是駕駛兵擅自開車外出購物,致遭誤解。

以上,是尹清楓案發時,
當時的報紙新聞。
不錯,其實電池的問題軍迷都已經討論很久了

總算有真的要搞的意思.......但你不是2024要下水? 一項科技3年做的完?
stever2018
電池在2018就有相關報導(鋁鋰電池),現在應該是準備量產並且為了特規化在準備
grezzo
原型艦本來就宣佈沒有要裝AIP,所以用電池取代AIP應該也是量產艦以後的事情了,當然也不能排除原型艦就進行相關測試。
相信台船找上有量科技就是看中有量技轉的工研院NAEPE 高能量及高安全樹脂固態電池.

台船成立子公司「台船動力科技」啟動IDS後續潛艦專用鋰電池研製案
根據台船在今年3月15日成立的「台船動力科技」子公司,並在6月7日進行公司股權變更,與長期研發安全鋰電池的「有量科技」合組成為研發團隊.
政府快點編機密預算~~~
這才是賺錢的好門路..
研究到最後失敗.... 海外買入就好..
天衣神水 wrote:
消息來源:台船成立子(恕刪)


這次台船找成立於2000年的「有量科技」作為研發潛艦用軍規鋰電池團隊,主要是該公司推出高功率錳酸鋰動力電池、長壽命磷酸鐵鋰動力電池、以及工研院STOBA專利的高能量高安全三元素鋰動力電池及大功率PHEV模組電池。尤其是「STOBA」技術材料,其可以避免因過度充電、不當的加熱造成溫度異常升高時,自行形成一道薄膜阻隔不正常高溫和熔解。

基本上跟業界合作不錯啊,總比甚麼都自己做結果要花更多時間繞遠路,而且自製的產品想怎樣測試都行
天衣神水 wrote:
消息來源:台船成立子(恕刪)






1995年8月Thyssen-Krupp 與GAIA 簽訂了研發用於有人駕駛船舶的大型鋰離子電池

第一階段由GAIA 研製電池模塊樣品 第二階段由Thyssen-Krupp 與GAIA

共同合作基於第一階段成果 研製艇載鋰離子電池動力系統

2010年9月-2012年5月Thyssen-Krupp雙體船 PlanetSolar 測試鋰離子電池動力系統

PlanetSolar通過該動力系統 成功完成全球航行 此次試驗是世界首次

在有人駕駛船舶上採用鋰離子電池動力系統驅動航行

證明Thyssen-Krupp鋰離子電池動力系統長時間航行使用 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具備了上艦使用條件

================================================================

德國鋰離子電池技術強台灣幾百條街 人家是研製了十多年才敢應用在216型潛艇

台灣自製潛艦預計2024年下水 2025年服役

可是台灣人連潛艇鋰離子電池抗衝擊試驗的軍規標準 磁特徵信號試驗軍規標準

到現在都搞不出來, 看起來又是忽悠老百姓
牧大帥
電池爆炸了怎麼辦??
stever2018
為何日本潛艦前2年才下水第一艘鋰電池潛艦?日本鋰電池品質不行?主要是材料問題(充放電次數與速度,溫度),模組(防水,防爆,電源控制模組)除了電池基本材料其他國內廠商早有現貨
跟據今天「自由」的報導台海軍情》國造潛艦鋰電池有譜!台船設子公司專攻潛艦高效能電池

IDS原型艦的經費為493億元,建造期程依計畫要在2025年完成,後續還有8至12艘的國造潛艦等待建造,預計要以批量方式建造生產,每批次應為3艘,並且逐批次進行性能更新及提升。

所以,台船應該是以潛艦用「鋰電池動力」為目標,在技術時機成熟的時候,就會在IDS後續生產的批次上使用。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這家子公司只是從國外洗技術進來的管道,那麼,原型艦或許就有可能會使用「鋰電池動力」也說不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