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士官比士兵多一倍!比例不合理 有失衡之慮

國軍士官比士兵多一倍!比例不合理 有失衡之慮

根據下年度國防預算書,國軍的士官比士兵人數多1倍,官士兵比例有失衡之慮。

根據預算書,國軍總員額之國內人員其中,軍官36232人、士官89706人、土兵44127人、另學生11244人、文(教)職1067人、聘5181人、駐外人員103人。

合理的官士兵比例,應是1:2:2,以預算書披露的國軍總員額,軍官比例相當合理,但士官與士兵比例卻失衡,士官近9萬人,士兵卻不到45000人,士兵人數僅士官一半。

另根據預算書,國軍111年度總員額計189528人。編制內官士兵員187660人,(後備部隊教育及勤務召集津貼141395人不計員額),編制外評價聘雇1868人。另國軍111年度189528人,今年度為188818;國軍111年度人員維持費,為169195959千元,今年度為168444881千元,下年度較今年度增加約751078千元。

軍方官員說,國軍員額已逾編現比9成以上,因此,人員維持費預算已達高點,除非軍公教加薪,每年的人員推持費均約1700億元左右。

--------------------------------------------

這樣好嗎?
4個月的役男有可能操作雷達車,雄3,愛國者飛彈或者開戰機,上戰艦?這些專業技能都需要士官才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專業訓練,也就是職業軍人,這才是國軍的主力,士兵當兵時間太短技能不足再多也沒用,如果要靠步槍當主力武器那台灣就完了,除非役期超過一年以上,普遍能學到專業技能,例如可以從步兵持續升級到特種兵,坦克砲手,車長,狙擊手,無人機操作員,雷霆2000操作員等等...你的問題才有意義,在台灣士官與士兵幾乎是兩條平行線,4個月的役男
不可能有足夠的技能成為士官,反之職業軍人成為萬年士兵這樣的生涯規劃幹得下去?
台灣向後退
專業士兵役期兩年也不夠, 就算當年陸甲特三年兵也只是剛好夠
士兵是幹嘛用的 先想想吧

怎麼會缺士兵呢,滿地都是後備軍人
jiunyiu wrote:
國軍士官比士兵多一倍(恕刪)


缺兵徵兵就可以。只怕沒兵可以徵。
早就不是新聞了
過去徵兵制年代.士兵就是靠義務役組成
但幾年前一年義務役全退完.而軍事訓練役只受訓又不用下部隊
然後部隊裡的士兵來源.想全靠志願役?
就算一直持續增加女性名額
也還是無法解決士兵不足的問題

只能拿出耐心繼續等吧
看看是否假以時日.那些說是支持募兵制.反對恢復徵兵的人
真的都會簽下去.能以實際行動去支持這種制度
如此一來
就不知還能再增加多少士兵了

而萬一對岸不願等.要先打來?
那屆時這裡士兵不夠的話.無非就是士官當士兵用....而接下來士官不夠.就是軍官當士官用
說到底
屆時究竟能募得多少人.反正就是靠這些人打仗啦

不然認為現役軍人不夠用.還可以動員後備軍人?
那難道對岸就沒有後備軍人?
對岸若動員後備軍人.那就算是義務役.也要2年役期沒有只受訓4月的....如此真的還要繼續打[後備軍人戰爭]?真有所準備?
乾脆就是靠現役軍人速戰速決算了
台灣向後退
是要那麼多步槍士兵是要幹嘛?當砲灰嗎?你倒是說說看你的專業意見
lsaeddy
那何不想想對岸有多少步槍士兵.怎不先建議老共裁軍! 靠海空軍能撐起台灣防務?其實就是替地面部隊再多爭取幾天時間....不然真想賭美軍幾天內會趕來?
以後就不用搞什麼志願役士兵,全部志願役士官
1.沒人要當兵,又怕兵退就繼續簽繼續升士官獎勵
2.真的打仗到時就是啦一堆菜逼八跟一半老兵給一個士官帶,反正到時上戰場看似有很多兵其實戰力堪慮.......
叫可悲的應該是軍官,沒事就一大多業務,有事時這些戰力要行戰鬥編隊,勘慮!
jiunyiu wrote:
國軍士官比士兵多一倍(恕刪)
士兵不足就開放外勞來當兵吧
成立一隻10萬部隊外籍兵團
雖然士官和士兵在戰鬥上做的事差不多

但一般言士官還是比較資深甚至簽比較久了

很簡單道理 先進武器由老士官指揮操作好 還是士兵?

士兵在國軍定位裡 就是聽命行事 把工作熟練即可

例如一輛戰車 指揮的戰車士直接命令整輛車士兵操作
士兵只要會自身職務需要的技能
駕駛兵不必管彈藥怎裝填的 那通常都不是你的事

但士官要有辦法理解上面指揮體系要求
且通常要通曉大部份基礎戰術能力
例如一輛戰車除了指揮外 他也要懂一些駕駛
火砲射擊 甚至裝填彈藥技術
不一定你每樣都要很精 但真的要你上陣你也能承擔替補位子..

不過士官這位子基本上是吃力不討好
跟基層軍官一樣 夾心餅乾最累...
何患無 wrote:
缺兵徵兵就可以。只怕(恕刪)


怎會沒兵可徵? 你平常收到徵召令都不理的?

兵根本不是問題 徵就有

問題是能不能用?

真的不能用 軍方也不會蠢到拿你去當砲灰就是...
又不是共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