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銳霆專案」採購M109A6砲車案,是美國拜登政府接掌政權後,首度宣布對台的軍售案,具有指標意義,美方如今必須老著臉皮喊停,不免自滅二戰期間美國自詡為「民主國家兵工廠」的威望。但到底是檯面上所謂美國支援烏俄戰事所造成軍工產線疲弱,供應不及,亦或有其他外交或戰略上改變的考量,必須釐清。
M109A6砲車對我陸軍砲兵作戰有提升一整個世代的意義,四十輛砲車若分散部署,系統快速解算目標的戰術資料,可提供其他A5、A2砲車快速進行集火射擊,搭配精準砲彈,不折不扣是我「不對稱作戰」所需。
但我國與美軍協調採購M109A6砲車,過程曲折,陸軍原預計採購一百輛,附加採購M982A1神劍(Excalibur)精準導引砲彈,以符合「不對稱作戰」原則,但此案苦於砲彈並非美國所研發,智慧財產權無法克服,最後只售我導引砲彈套件(PGK),我方也因美方空降要求我採購岸置魚叉飛彈,預算捉襟見肘,只能先採購四十輛砲車。
美國陸軍目前使用的是M109A7砲車,且正在趕工升級,A6自走砲已然停產,若要供我砲車,不但必須重開生產線,且會用到翻修品,因此先前就傳產線量能不足。但我方採購數量並不大,而且陸軍開啟一項裝備採購門,未來在預算充足時,即可以維持費直接補充增購,甚至跟著美軍升級A7,能量後續可期,說美國因支援烏俄戰爭因素,未來四、五年內都無法提供,未採用我延長整體交車期程建議,急著現在就停,不免也啟人疑竇。
若美方「產線壓力」的考量為真,我國在川普政府宣布售我但尚未接裝的軍備,包括肩射式剌針、M1A2T戰車、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恐怕會受同樣影響,至少必須延後獲得期程,遑論是美尚未宣布售我的「九陣專案」「M136火山車載布雷系統」,恐怕也得伊於湖底。美國二戰期間能支應兩個區域戰爭的兵工業能量,今日看來確定已成昨日黃花。
不過,此事若與先前拜登政府「技術性」卡住「神鷹三號」採購十二架MH-60R直升機案放在一起觀察,美方先前傳出有意按不對稱作戰原則調整售我軍備項目,反對我建構載台性質武器系統,砲車也是一種載台,M109A6砲車案是否為此政策進一步落實?我國趕在明年要整合「潛艦國造」原型艦戰系,若美國也藉此理由抽腿,對我衝擊將不僅是國防層面。
我國是民主國家,軍備採購都須經長年建案研析、透過預算審查程序確立,有嚴謹的制度,美方近年透過政治層次動輒插手我國建軍案,岸置魚叉飛彈就是明顯案例,今日進一步連已宣布售我的軍備也能半途取消,不免讓人懷疑美當下對台海情勢的重視程度。我方必須有所因應。
————————————————————
之前說要買M109A6時⋯也曾唱衰一陣,如今不買了(不知道是因為不賣了所以才不買?還是⋯)又開始冷嘲熱諷!
照目前的局勢來看⋯不買帕拉丁A6改多買幾台海馬斯不是更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