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1090191.aspx

CSIS建議美國立即著手的項目,應包括強化日本與關島的基地以抵擋中國飛彈攻擊;海軍應具備更小更不易遭打擊的船艦;優先建造潛艦、優先打造能持續的轟炸機量能而非尖端戰鬥機,另改生產更廉價的戰機。

另推動台灣也比照採取類似戰略,即用更簡單武器而非昂貴的大型機艦武裝自己,因為後者難於共軍第一擊下存活。

有鑑於共軍殲16D的強大電戰能量以及長時間的滯空能力
台灣應該發展不受干擾的傳統武器
1) 台灣自製雷霆火箭
2) 台灣自製自走砲
3) 微型鎮海火箭彈/30鏈砲/魚雷快艇
4) 台灣自製輕型魚雷
5) 雲豹高砲防空版, 獵殺無人機用
這種智庫論點的就好像告訴大家防禦強盜小偷最佳的自衛手段是在身上安裝自爆炸彈一樣,盲點在於在發生真正的熱戰之前必定會先有非傳統/心理層面的灰色衝突,如果共軍在灰色衝突時期就嚐到甜頭,必然就會進一步鼓勵共軍提前進入熱戰階段

大型機艦在灰色衝突中的嚇阻力是很難取代的,一旦發生熱戰很容易被摧毀沒有錯,但是在沒打起來之前對敵方有心理威懾力,對我方有心了支撐力,講白一點就是心戰武器,必須在灰色衝突時期在戰術上取得的相對優勢,進而影響敵方對於熱戰的戰略層面考量

台灣軍力目標本來就只能盡量將熱戰發生的時間點往後延遲而已,一旦發生熱戰就等於是輸了,再怎麼有毒刺戰略考量的武器,如果老共不計成本要拿下台灣,都將難以存活
gprs19 wrote:
有鑑於共軍殲16D的強大電戰能量

應對方案應該是AESA雷達。目前還沒聽說誰的AESA 被敵軍電戰壓制。
1997年小鷹號電戰機2架衝入山東半島,共軍雷達看見幾百架飛機大舉入侵。然後就慫了,停止進攻台灣外島方案。
之後共軍發展出AESA 雷達,再也沒傳出被電子壓制。反而是日本,台灣雷達被壓制。

Pelosi 訪台時說共軍被美軍壓制,完全是大外宣+網軍假消息。事實是共軍根本沒有膽真的去圍困或擊落Pelosi 飛機,所以根本沒有派軍機去攔截,也就沒發生電子戰。
雷射砲? 這個只要有電就行了,簡單又容易
台灣將官說刺槍術,簡單武器
ck0217tw
土共军亲身示范丢石头,随手可得。源源不绝。
不是簡單武器,而是少用大量人力操作的武器,其實也就是大型船艦,多功能載台
gprs19 wrote:
優先打造能持續的轟炸機量能而非尖端戰鬥機


這邏輯怪怪的......對地攻擊的成功要件就是沒有太多空中威脅

你看俄國空軍的對地支援那麼差 (其實除了美國都很差)

簡單說,光去思考轟炸機是沒有意義的 (好比幻象2000可以一對一輕易攔截B52一樣)

美國養B52,是因為他們可以確保B52完成任務
台灣養B52,恐怕沒做什麼事情就被擊落了
純陽掌
這代表要超長航程的,直接從美國本土飛亞洲基地
一月六日的新聞同時 24架C-17一起編隊飛行





 美國空軍日前宣布,美空軍實驗室(AFRL)所屬的空軍戰略發展計畫測評辦公室(SDPE),利用1架C-17運輸機,模擬空投及發射多枚AGM-158「聯合空對地遠距攻擊飛彈」(JASSM),藉以驗證在高強度衝突時,利用運輸機作為「武庫機」(Arsenal plane)的可行性。

快速打擊目標無需動用轟炸機

 目前已知SDPE於9月30日,以「高階戰鬥管理系統2號」代號進行空投測試,主要目標是將美軍現有與計畫中的通信與資料鏈系統,與武器系統全面整合,有效應用在長程打擊與防禦等領域。先前美軍以自走砲發射「超高速砲彈」擊落模擬巡弋飛彈的靶彈,即屬此計畫範疇。

 負責此計畫的伊凡斯博士強調,C-17這類運輸機可利用其龐大載運能力裝載大量彈藥,並以貨盤發射系統空投發射,再由其他偵測與追蹤載具,負責追瞄導引,在威脅相對較低的戰區外,以低成本、少量架次,快速打擊大量目標,無需動用額外的重型轟炸機。
裝備掃帚 大家都是掃地憎 搭配空城計
玻璃瓶裝的汽油彈?
早期械鬥用的手指虎或扁鑽之類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