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形容的還蠻像的。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5833&utm_source=rwnews&utm_medium=news&utm_campaign=1&utm_content=news
VolvoS60 wrote:和之前形容的還蠻像的...(恕刪) 你認真的嗎?那篇報導,怎麼看全都是胡說八道,亂兜在一起。雄昇是台灣版潘興中程飛彈??一樓那張圖是YouTuber卡通,天戰的想像BGM影像,不要那麼認真,我就不貼影片了,因為是卡通。梅的臉書下面都有寫。菱傳媒那份報導,全部都是錯誤。首先,進氣口不可能是內凹的,從沒聽過有這樣的設計,內凹的外型,流體一定會形成紊流,導致發動機進氣不良,推力不均,早晚掉下來。這和匿蹤戰機的武器艙一樣,匿蹤武器艙就是內凹,所以它的彈體脫離的時候,紊流影響到了投彈器的設計。全世界不管飛機還是飛彈,次音速還是超音速,從沒看過內凹的進氣道。洩漏消息的人可能是立委之類的,原始設計應該是指進氣口"內縮",發射後彈出式進氣道的設計,類似美國的BGM-109這樣的結構。另外,用BGM-109飛彈的規格來看,射程2500公里,彈體長度不到七公尺,可以塞進垂直發射器MK41,彈重1.4公噸。雄昇飛彈怎麼可能重達7公噸,10公尺長度。這個數據應該是錯誤引用到了擎天超音速巡弋飛彈的數據。要知道油料的重量應該不到彈體重量的1/5,鯤鵬發動機效率再怎麼爛,也不可能多載了幾公噸的油量出去飛。過去的資料都顯示,雄昇飛彈是以BGM-109為目標去做,應該是在6公尺左右,彈重大約1.4公噸,但是射程只有老美1/4,增程型射程也只有老美的1/2,這很有可能。後面菱傳媒的問題又來了,如果是1.4公噸,6公尺長度,那和雄三大約一樣,它的發射車應該是可以用原本的雄三發射車並且塞四顆飛彈。12×12應該是最近那個新聞,擎天超音速巡弋飛彈的發射車,可能有意採用捷克的特種車輛。那顆飛彈在大氣層邊緣,採用高彈道飛行,助推火箭加上衝壓發動機,彈體應該很大近乎一顆中程飛彈彈體與重量。菱傳媒的資料拆開來重組才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