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國是最早開始研發原子彈的國家,只是後來研究的科學家逃到美國,才導致美國最先做出原子彈。當初如果在1944年底,二戰結束半年前,德國就已經做出可使用的原子彈。那當時德國是否可憑藉此武器,躲過無條件投降的局面(和盟軍簽訂和約)?或者德國一樣會戰敗,只是時間拖的比較久?
fujinla_001 wrote:沒錯,已經失去空優了,炸彈出不去啦除非他要引爆示範給其他國家看:你們看清楚!威力大不大?怕了吧..... 用 V-2 搭載原子彈頭 :射程 --- 320公里速度 --- 4.8 M日期 --- 1942.03.16
不是德國最早研究原子彈,而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原子物理學開始在歐洲發軔,發現電子、中子、質子這些基本原子的都是歐洲的科學家,從核分裂被發現後不少國家都開始研究這東西,只是當時相關領域的大咖都在德國、丹麥、瑞士一帶所以德國人的理論進度比較快。但這東西我們現代人覺得理所當然,但當時的人除了科學家以外大部分都會當你是瘋了。而且雖然原理不難可是相關的原料極度難以取得而且異常的花錢,所以除了老美真的砸錢去做以外其他國家大部分都當基礎研究而沒有全面鋪下去做。以德國的國力而言要搞出來是有機會的,大約把他們二戰最失敗的ME-210/410戰鬥機計畫給抹了,能弄出個一兩顆成品。而扭轉敗局如果早一點有希望但結束前半年估計可以取得一個不錯的和談條件。不用往西線丟,往蘇波邊境(結束前半年蘇軍大約在那一帶)的蘇軍丟它一顆全世界都會嚇到。
原則上西線就不要想了,希特勒就是因為德軍的傳統轟炸機無法有效突破盟軍的空中攔截才會想把ME-262當轟炸機使用,只是如果真的要硬上德國還有噴射式滑翔炸彈的計畫,阿拉度的E377再放大一點就可以用噴射式的槲寄生方式衝衝看。如果丟東線就容易不少,HE-177完全扛的動大男孩那種體量的炸彈。另外雖然不知道能縮多小,但是減少爆炸當量也能降低整顆炸彈的重量,要給V-2扛還是有希望的。
waffe wrote:另外雖然不知道能縮多小,但是減少爆炸當量也能降低整顆炸彈的重量,要給V-2扛還是有希望的。 有個臨界質量卡在那裡,不是說縮減當量就就縮得了,能縮多小跟技術有關。小當量的戰術核武都後來技術夠好了才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