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一直到90年代以前,是一直封鎖整個大陸沿海
海軍實力是亞洲第一(蘇聯不算)
沒有所謂台海中線,是你匪區出海邊就是我的地盤
直到96台海危機以前大陸飛彈技術成長
台灣又有美國限制攻擊性武器
(當時青峰飛彈最初發展是預作為核彈載體)
這時期的戰略又是轉向飛彈技術,
兩岸才開始出現分叉點
空軍是常態貼著匪區沿海巡航,三不五十飛進內陸看一下再出來
講白點住匪區海邊抬頭看到的只有國軍戰機
到90年代後期經濟起飛後大量向解體後蘇聯購進先進戰機及研發技術人才
才慢慢失去優勢
個人積分:5083分
文章編號:87888854
個人積分:3766分
文章編號:87889873
個人積分:32473分
文章編號:87890314
街角的癡漢 wrote:
空軍是常態貼著匪區沿海巡航,三不五十飛進內陸看一下再出來
講白點住匪區海邊抬頭看到的只有國軍戰機
到90年代後期經濟起飛後大量向解體後蘇聯購進先進戰機及研發技術人才
才慢慢失去優勢
1989年9月16日,空軍航空兵第49師145團2大隊飛行員蔣文浩中尉,駕駛40307號殲-6(米格-19)戰鬥機從福建漳州龍溪機場起飛,降落在金門機場。
蔣文浩來自四川樂山,1965年12月3日出生。1986年畢業於空軍第十三航空學校,脫逃前總飛行時數600小時,三級飛行員。家有父母、小妹與外婆。
他抵達臺灣後獲黃金2,000兩,並敘階中尉。
上尉軍階退伍以後,熱衷參與潛水及海底生態攝影。
中華民國空軍後來在他的戰機上發現已加裝「電子防逃系統」,
可能是之後再無解放軍飛行員叛逃之其中原因。
范園焱駕駛之MiG-19戰鬥偵察機

王學成駕駛之MiG-17戰鬥機
劉志遠駕駛之MiG-19戰鬥機
蔣文浩駕駛之MiG-19戰鬥機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