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自製戰機需要初教機自製的政策支持

近日漢翔董事長胡開宏接受訪談,提到軍方業務的部份,F-16V計劃已(2023年底)結案,勇鷹高教機將於2026年結案,漢翔培育的人才,帶出的國內航太產業供應鏈,需要有政策支持來延續;
所以漢翔的說帖,是希望以45架初教機國機國造,以「系統件」自製為指標,厚植國內航太產業。

訪談內容中也有針對三個說法做出澄清
(1)做初教機幹麻,這麼low level 的東西
=〉 以「系統件」自製為指標,才能發展下一代自製戰機

(2)不能外銷
=〉 整機無法外銷,所以要發展自製「系統件」,打入國際航太產業供應鏈

(2)自製較貴
=〉如果納入25年的全壽維修保固,自製是比較便宜並且將工業產值留在國內



不過,中華民國台灣空軍的預算有限,初教機的優先次序在眼前(2024)當下並不急迫是事實,所以近期漢翔一方面喊話,另外一方面自行以武裝化勇鷹機的研究案留住研發能量。
兩難呀!自用市場不夠又不能外賣,又要養人,兩難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有夠笨 要做系統件 你高教機不能做嗎 高教機才55趴 你做初教機只能做起落架之類的吧 那你各種的五代機感側器 初教機能搞嗎 會不會就只搞個起落家架 5年後五代機還在紙上談兵 直接用高教機練系統件不行嗎
Drink_Beer
高教機 ((才)) 55趴.....才 ????
初教機若成功,接著發展雙引擎,四引擎的運輸機,反潛巡邏機,一系列產品
MPV5233
成本! 成本!!
漢翔和人爭現有踢倒街的成熟產品幹麻呢?

波音無人匿蹤戰機X45使用f124引擎
所以引擎是現成的不需另外開發
控制機制什麼的就沿用騰雲機上的
就缺設計個酷炫匿蹤外型並吹風分析


條條大路通羅馬





DKQQ
漢翔老董事長 那破腦子 想到就可悲 永遠落後思想 系統件無人機就不能做嗎
Mike H
X 系列不以量產為前提,向來盡量用現有裝備。X-45 不僅發動機現成,連飛控電腦都是拿 JDAM 導引頭電腦改造。
學學日本,直接搞一台台版心神概念戰機比較有意義...與其讓中科院航研所+漢翔7百多位研發工程師閒滯,不如說服國家撥50億經費,利用現有確定資源,比如TFE1042-70,F100-GE-129,APG83,內建彈艙...練兵設計下代ADF雛型,看看能力可提升到那還比較有幫助。不然大多數人都不認同初教機技術可直接運用在ADF上。
f16v有投資資金,急用研發adfapg83問題應該比較小直接買來裝。而給屬於自己研發戰機用的aesa雷達,就可慢慢來研發。
所有問題還是引擎發動機看能不能買到f414,買的到最好,織女星就不用那麼趕。

台灣做的出來adf,對美國來說也沒差還有好處,不是大推力先進引擎飛機,只賣f414, 美國還是能賺到賣戰機最貴的發動機錢,還不用賣f35,避免被滯台支那人偷科技。
而且台灣特殊天候環境,雙引擎飛機還是適合台灣,f35單發動機難養,台灣天候環境不適合

至少從蔡英文專訪看,還有強調壯大自己國防賴清德,政府還是會發展adf
kimisu wrote:
學學日本,直接搞一台台版心神概念戰機比較有意義...與其讓中科院航研所+漢翔7百多位研發工程師閒滯,不如說服國家撥50億經費,利用現有確定資源,比如TFE1042-70,F100-GE-129,APG83,內建彈艙...練兵設計下代ADF雛型,看看能力可提升到那還比較有幫助。不然大多數人都不認同初教機技術可直接運用在ADF上。

台灣至少應有 X 系列, 以維持全機及次系統 研究 設計 及 生產能力, 及 學習新知 代入新材料.

當需要時, 可立即進行, 節省摸索驗證時間.
所有的一切,取決在……

1.我國不計代價(僅自用,無法外銷、成本
天價高)的決心。

2.美國的態度,所有的一切,均來自美國,
能成不成,也是美國。

3.如同自製潛艦,看看我們海鯤號的造價,
國人是否願意支持,重要的是,在野是否願
意支持。

所以我的結論是…..與其這些投資…..,不如
將投資全押在「反擊能力」的建構。初教機
在國際上取得,應該遠比高教機來的容易很
多。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