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漢翔董事長胡開宏接受訪談,提到軍方業務的部份,F-16V計劃已(2023年底)結案,勇鷹高教機將於2026年結案,漢翔培育的人才,帶出的國內航太產業供應鏈,需要有政策支持來延續;
所以漢翔的說帖,是希望以45架初教機國機國造,以「系統件」自製為指標,厚植國內航太產業。
訪談內容中也有針對三個說法做出澄清
(1)做初教機幹麻,這麼low level 的東西
=〉 以「系統件」自製為指標,才能發展下一代自製戰機
(2)不能外銷
=〉 整機無法外銷,所以要發展自製「系統件」,打入國際航太產業供應鏈
(2)自製較貴
=〉如果納入25年的全壽維修保固,自製是比較便宜並且將工業產值留在國內
不過,中華民國台灣空軍的預算有限,初教機的優先次序在眼前(2024)當下並不急迫是事實,所以近期漢翔一方面喊話,另外一方面自行以武裝化勇鷹機的研究案留住研發能量。
關閉廣告
顯示廣告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