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服役達300架數量超越F22 裝備WS15將成最強5代機
在中共頂尖5代戰機殲-20自2023年成都飛機公司開動4條脈動生產線後,量產的速度加快,據陸媒報導,經過去年的1年的全力量產,殲-20機隊的數量估計已超過300架。以這種每年100架的速度,很快就會成為全球服役規模第2大的5代戰機,如果再換裝WS15發動機讓性能倍增,將成為全球最強5代戰機。
據《騰迅網》報導,殲-20自從2016年12月正式服役後,西方軍事專家一開始並不認為殲-20能對美軍構成威脅。其中一個因素就是殲-20的產量始終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準,服役5年後的2021年大約只有接近150架,這可能與該機的發動機十分需要依賴進口有關。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製造殲-20的成都飛機公司還承擔著殲-10C戰機的生產,所以無法全力量產殲-20。直到2022年成飛公司為加速殲-20量產,除了新增最先進的脈動生產線之外,還把殲-10戰機的生產全部移交給貴州飛機公司承接。因此自2023年開始,成飛的4條脈動生產線開始全力量產殲-20,估計一年內的量產可能在100架左右。
報導說,在加速量產的同時,殲-20也同時進行發動機升級,由最初從俄羅斯進口的AL-31F換裝為國產的WS-10C發動機,這才開啟大規模量產之路。據此推算,至2024年初已交付服役的殲-20總數應該超過300架,這個數目較美國F-22的實際服役數量170多架要多出近一倍。
除了數量,殲-20在主要性能上也獲得大幅提升。報導指出,首先是航空電子設備,特別是雷達系統,殲-20使用了3面式相控陣雷達,搭配機翼外緣副天線,不需變換飛行方向就能覆蓋正面超過180度範圍的空域,並能同時在掃描範圍內完成瞄準並進行攻擊。相較之下,較早面世的F-22只有一部正面火控雷達,視野上與殲-20差距很大。至於殲-20已裝備的光電分散式孔徑系統(EODAS)、遠端紅外搜索與追蹤系統(EOST)等新一代設備,F-22有些來不及裝上,有些是為節約經費而未安裝。F-22如果面對殲-20,航電裝備上將會落入下風。
目F-22仍佔優勢的是發動機,不過去年開始殲-20已開始測試新一代WS-15發動機,未來它將成為殲-20的標準配備,讓其發揮最強戰力。有些分析指出,換裝WS-15後,殲將具備與F-22相同的超音速巡航能力,整體性能也會全面超越F-35。
報導說,按較樂觀估計,殲-20年度產量如能維持現在的年產100架,將成世界上服役規模第2大的5代戰機,一旦全部換裝WS-15發動機,性能將碾壓F-35和F-22,從而成為全球最強戰機。

個人積分:1029分
文章編號:89297739

個人積分:32461分
文章編號:89299828

個人積分:1155分
文章編號:89299897
江湖問路不問心 wrote:
这是谁给你的数据阿?...(恕刪)
台灣中科院電子所對中國J20RCS分佈圖計算
多久前人家就模擬J-20 RCS.. 你以為這是什麼共匪專有的技術?

結論就是J-20只有正面鼻頭可以到0.01的水平
稍微一偏 就是0.1以上了.... 上面版友的說法並沒有錯...
就因為這種設計是失敗的 所以連俄羅斯都不採用....

基本上說J-20 RCS 約在0.1~0.5間 算是很合理的判斷....
幾乎不可能更好 但卻可能更差 例如你在外型的設計與製作上有缺陷 像SU-57 就是如此...
除非貴國能"證明"輔助用的匿蹤塗料比美製品強上N倍 才可能打破這個物理判斷...

以四代機標準來看 J-20的匿蹤設計算上檔的 但若以五代機標準
那跟俄羅斯的SU-57一樣是難兄難弟 J-20匿蹤性能稍強一咪咪
但搭載能接近F-119(F-22引擎)的AL-41 SU57來說 後者空中性能更勝一籌...
可是不要忘記:
五代機的強匿蹤 是以不外掛武器做為基礎 比起現在連F-16V都能掛上8枚飛彈來說
(F-15系列就不用說了 穩妥的12枚



還在用80年代水平引擎的J-20(目前所有共匪在役的戰機都是WS-10)
是否值得用這麼點RCS表現來換武裝不足的問題 那就難說了....

人家F-35在戰場是看不到的眼睛 可以導A射B....
你的J-20是連SU-30雷達都抓得到的半桶水... 連自身都難保
同樣"五代機" 美中差距就是這麼大.....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