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海巡部服役
大隊等於營部,中隊等於連部
一個中隊轄下約有4到5個班哨(分隊哨)

全台灣海岸線約有一千多個海巡班哨
大約三、四公里會有一個班哨
除班哨本身為海岸監控重點
更有夜間海岸巡邏會哨、埋伏哨
當時採取單北雙南巡邏會哨

後來因為逐漸佈署岸際搜索雷達
而漸漸把老舊班哨撤哨、拆除
到了現在整個移交給海巡署(含港口業務)
現在的岸巡等於是軍方
海巡才是警方(原保七總隊)

或可考慮把岸巡部分再移交給陸軍負責
由陸軍兵力負責岸際守備及監控
再於適當地點設立新的海防班哨
補充雷達監控的不足
甚至可以參考以前軍方海巡防務作為
印象中在軍方負責海防任務時少有出錯
文章關鍵字
把海巡與岸巡分開清楚
海巡署併入警政署,由警方、海關負責“近岸監控勤務”
岸巡由陸軍負責“岸際巡守與防衛”
軍、警勤務還是要真正分明,互相配合
國土防衛安全由軍方負責正當性十足
以前保七時代就是這樣,可是海防叫不動保七,兩邊等於是各自為政,現在合併成一個單位,我就不清楚海巡署裡面的警察身份跟軍人身份是如何整合的?

而且當初既然要撤除班哨,代表要用設備來代替人力監控,所以設備有齊全嗎?以前的雷達哨很多都不是24小時開機,後來有增加雷達設備,看起來比原來的還大台,監控範圍應該也比較強!而且有些河道口還有所謂的河搜組,這些都有發揮作用嗎?不然以這次的淡水河事件來看,光是增加班哨也無法阻止這樣的事件發生!
海巡部是暫時性的,他實在無法統合.所以不可能恢復以前的制度
1.指揮權統合的問題:
波濤洶湧 烈日當空 海巡尖兵 執法先鋒
海上攔截 岸際封鎖 內陸查緝不放鬆
洋巡岸巡 密切協同 雷達所哨 嚴密監控
情蒐整合 指揮靈通 保我海防無漏洞

如果今天還是跟以前一樣,海上是保七,陸上是海巡部,這樣船跑進來,那保七不就得請海巡部支援逮人?如果中途有交接問題算誰的?另外反方向來看,今天有人要偷渡離開,在岸上被海巡部追,結果搭船跑掉,那有辦法馬上指派保七派船去追嗎?指揮體系就不一樣了...





你看上面那兩個編制,第一章組織編制,第二章圖就是巡防區指揮部(整合海域、海岸巡防勤務,強化組織功能,於各地區設十三個巡防區指揮部,以有效指揮、管制、運用責任地區岸、海任務單位各項勤務。)
以第四中彰巡防區為例,下面有第三岸巡隊,海巡隊,跟苗栗、彰化、台中機動查緝隊)但其實他們隸屬(艦隊分署、中部分署跟偵查分署),可以看第一張圖....有了巡防區召集人就可統整該區域的岸巡洋巡跟查緝隊...


2.人口少,哨所都要裁了,怎麼可能增加?
trooper62
單位一大堆,功能不佳[挖鼻孔]
現在的岸巡單位人員都具有“司法警察”的身份
岸巡單位可以自己設道路臨檢站,不需會同警方

甚至可以把岸巡單位視為是“海巡憲兵”
但道路臨檢的部分又跟警方業務重疊

軍、警任務還是要分清楚各司其職
再設一個統合單位,內含軍警高層人員
可適時互相協調、溝通、派遣、分配任務

現在有的守望哨只有一個人在執勤
難保不偷懶或者睡著了
(偶在北部就遇過,就故意製造聲音把他吵起來
其實這樣很危險,可能連命都丟了

部分恢復以前的海巡班哨也是有好處
安官、衛哨誰也不好睡覺,也互相有照應
一個哨放幾個人,有狀況人手也夠一點
至少身上還有槍,現在的守望哨只有望遠鏡
trooper62 wrote:
現在的岸巡單位人員都...(恕刪)
以前的監視哨也是只有一個人,安官是負責班哨安全,監視哨是負責監控海面狀況,我也遇過只拿木棍執勤的,就因為其他單位有人自戕!
機動巡邏站就是以前的班哨,東部跟外島比較多,他跟安檢所的差別就在有無港口.

守望哨不會配槍,怕出意外,機巡也沒配,步槍跟手槍都在槍械室,只配電擊棒,現在改了怎麼樣就不知道,去看安檢所海巡他們有無配槍就知道了

守望跟值班會半小時通聯一次,有的哨所合一,有的分離,就要注意
之前有聽說在守望室被中巡局的長管摸哨,望遠鏡被拿走….後來就送去總大隊管束
tom812 wrote:
以前的監視哨也是只有...(恕刪)
的確拿木棍,還要練短警棍打擊術
當過的都知道

那個新聞事件是看不到,抓不到
那算是倒楣,不用再騙了好嗎
善用無人機、無人船就好,降低對方可乘之機,漏網之魚一定會有,發現破網就補好,少數幾個毛頭只能拿來作為宣傳、打打認知戰,沒什麼路用,為了一年幾個突入事件,大費周章恢復班哨豈不是被人「不對稱作戰」去了,更何況有班哨時走私偷渡也是很多,這種事防不勝防。

新加坡岸巡無人艇,船體台灣製造



船隻SAR影像,用無人機監視海面,天氣好時用光電頭,雲霧多時用radar scan + SA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