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圖片報》指出,擊落俄軍 Su-35 為烏軍的 F-16 戰機,並且是透過瑞典軍援的 Saab 340 空中預警機協助,由預警機偵測到俄軍戰機後,將敵機方位傳送到鄰近的 F-16 戰機,並發射 AIM-120 飛彈成功擊落。
烏克蘭國防部針對擊落俄軍戰機消息,僅證實了烏軍在俄羅斯庫斯克州空域上方擊落一架 Su-35,但並未提供細節。
那事實是什麼??F16真的有可能擊落Su-35嗎??
呵呵 這是一個宣傳而已...是有擊落..但是跟F16無關...
Saab 340預警機的掃瞄範圍約400公里..那A射B導擊毀不是順理成章??怎又不是了??
烏克蘭的Saab 340預警機是由荷蘭、丹麥,挪威三國捐贈的...F16要跟Saab 340做資料鏈鏈接要透過LINK16...
當初在捐贈F16給烏克蘭時..美國怕烏克蘭F16被俘虜..LINK16會落入俄羅斯手中..所以捐贈的F16都拆除LINK16..
所以烏克蘭擁有的F16無法跟Saab 340預警機資料鏈鏈接..更不可能啥A射B導...
事後證實烏克蘭F16那天根本沒有起飛?那Su-35被啥擊落的??
根據彈射逃生的Su-35駕駛描述...那天機內L150Pastel雷達告警接收機接收到火控雷達鎖定..Su-35駕駛憑藉向量發動機立刻做出7個g過載的統滾機動希望能脫離鎖定..
安裝在翼尖的 Khibiny EW Pods 電子戰吊艙瞬間激活全功率向周圍發射虛假訊號跟干擾噪音..
鋁箔條投放器投放大量塗著鋁膜的玻璃纖維絲..
雷達告警被鎖定訊號消失..正當駕駛鬆一口氣已為擺脫鎖定時..26秒後 載早上7點14分08秒導彈逼近告警系統響了..這不是雷達鎖定..是飛彈來襲警告....
駕駛立刻俯衝加速做出半滾導轉機動.已經逼近臨界值9個g希望把導彈甩過頭.發射紅外干擾彈..
結果來襲飛彈是自有雷達尋標器..已鎖定Su-35金屬機身的反射雷達波..
Su-35已逕入導彈不可逃匿區...駕駛只能彈射逃生...
這架Su-35是被美國愛國者進階型(PAC 3)地對空導彈系統擊落..
跟老共PL15一樣自帶主動雷達導引..一但在末端鎖定..就無法被干擾..
烏克蘭早在2023年5月使用愛國者在俄羅斯布良斯克州上空擊落兩架Su-35.
2024年1月14號烏克蘭的愛國者導彈連在亞速海上空擊落俄羅斯A 50預警機..
烏克蘭早在2023年就已部署愛國者導彈防空系統..
烏克蘭官方證實擊落Su-35但是不提擊落方式讓各種猜測滿天飛..希望造成俄羅斯戰機駕駛的心理壓力...
但是因為駕駛彈射逃生..證實跟F16毫無關係...
老闆是神XX wrote:
以前就跟飛行員論壇討論過,桶滾是否有用(桶滾 連, 連續的5-6g都拉不出來,g力大小跟你的切線速率相關)
SU-35是向量發動機...通過調整噴口方向改變推力方向從而控制飛機姿態的發動機技術。 其核心特徵是噴口可偏轉,使推力產生附加力矩.
普通發動機只能靠氣動舵面控制,大迎角時容易失速; 向量發動機卻能通過推力偏轉產生額外力矩,實現眼鏡蛇機動等超常規動作
會只拉到5-6G的原因是跟你討論的飛行員是飛普通發動機只能靠舵面控制..所以拉不到7G..
這動作有沒有用不知道..但是基本上的直覺動作就是希望用大角度不規則翻滾脫離鎖定...
一般的飛行員就只是氣動舵面沒飛過向量發動機的飛機..所以他不懂很正常...
向量發動機 通過推力偏轉提供額外控制力矩,使戰機實現超常規機動
我的敘述是有來源的..不是我編的...哈哈哈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俄國戰機同樣是在自己的領空上被人打下來
就你的是戰機打的別人是地上防空飛彈打的?
難道中國地面防空飛彈各項產品比較不受中國人待見??
看不懂你寫的啥意思...你在重組一次吧??
這愛國者射程是160公里...
當天飛上去是兩架蘇35..固定邊境巡航..沒有電偵機護航..愛國者是車載式埋伏...
這跟PL15一樣..鎖定後發射..發射中段是靠滑翔..到最後接近目標後點燃第二段加速...
飛彈自身主動雷達鎖定目標後擊毀...
就算是F35或F22..如果能被鎖定..1樣被擊落...
帶主動雷達搜索的防空導彈現在已是戰機的剋星...
不管是陣風..蘇35..或是F35都一樣..只要能鎖定發射都很難逃被擊落...
下次遇到這種只要鎖定雷達警示一響就只能全速反方向脫離射程.跑...叫其他戰機帶反幅射來炸..不清除就只能被擊毀....
Escentric Molecules05 wrote:
G是重力加速度,
物體的質量不變,速度越快G越高
戰機又以9g為極限來講
所以他會說連續做防禦性滾筒轉拉不到5-6g那是因為戰機速度快
你在那慢慢表演轉7g,或瞬間只斗那一下有個屁用?
全世界的戰機極限都是9G..這不是戰機的極限是人的極限..超過9G對人體會有傷害..所以限制在9G..
飛彈起碼都是50G起跳..
你對G力是不是有啥誤解??還是你完全不懂何謂G力??
G力是以地球重力加速度為基準的力學單位,用於衡量物體高速運動時承受的慣性力
它的方向會根據運動狀態變化:加速或攀升時產生正G力,減速或下降時形成負G力..
傳統飛機是靠飛機翼面氣流舵面控制改變方向..所以大G力的動作容易造成失速...
所以不能做大迎角的動作..只能用比較小的舵面改變完成動作..跟向量發動機比速度就慢..
向量發動機在做同樣防禦性滾筒轉時因為有調整噴口方向改變推力方向從而控制飛機姿態...
所以可以用更快的加速度更大的G力完成同樣動作...
誰告訴你向量發動機只能做慢動作?哈哈哈 真好笑...
你連這基本的概念都不知道還整天出來瞎掰??
哈哈哈 好好笑...
warrenwang111 wrote:
德國《圖片報》指出,...(恕刪)
這場 Su-35 被擊落事件確實引發了不少爭議與猜測。讓我們來釐清目前已知的事實與可能性:
---
🛩️ 事件概況:Su-35 被擊落
- 時間與地點:2025年6月7日,俄羅斯庫斯克州空域。
- 烏克蘭官方說法:僅證實擊落一架 Su-35,未透露具體方式。
- 俄方尚未正式回應,但有飛行員彈射逃生的報導流出。
---
🔍 版本一:F-16 + Saab 340 預警機 + AIM-120
根據德國《圖片報》與 Defence Blog 的報導:
- 烏軍使用 F-16AM 戰機(由荷蘭捐贈)搭配 瑞典製 Saab 340 AEW&C 空中預警機。
- 預警機偵測 Su-35 後,透過資料鏈(理論上是 Link 16)傳送座標給 F-16。
- F-16 發射 AIM-120 AMRAAM 中程空對空飛彈,成功擊落 Su-35。
🧩 爭議點:
- 有消息指出烏克蘭的 F-16 為避免技術外洩,可能移除了 Link 16 資料鏈系統,導致無法與 Saab 340 預警機連線。
- 若無 Link 16,則「A射B導」的協同作戰模式難以成立。
- 此外,有報導指出當天 F-16 並未起飛,進一步質疑此版本的真實性。
---
🧨 版本二:愛國者 PAC-3 地對空導彈系統
根據多方軍事分析與烏軍過往戰例:
- 烏軍可能使用 美製 MIM-104 Patriot PAC-3 導彈系統,具備主動雷達導引能力。
- Su-35 飛行員描述遭遇雷達鎖定 → 電子干擾 → 飛彈逼近 → 最終被擊中,符合 PAC-3 的攻擊特性。
- 烏軍過去曾在 2023 年與 2024 年使用 Patriot 系統擊落 Su-35 與 A-50 預警機。
🧩 爭議點:
- Patriot 系統射程約 160 公里,若部署於前線,理論上可涵蓋庫斯克邊境空域。
- 但部分分析認為烏軍 Patriot 系統部署於基輔周邊,距離過遠。
- 另有可能是 S-300 系統或其他防空武器所為。
---
⚔️ F-16 vs Su-35:理論上的空戰可能性
根據美國軍事分析師 Eric Wicklund 的說法:
- F-16AM 雖非最新型,但具備 AIM-120 飛彈與低雷達反射截面(RCS),在 BVR(超視距)空戰中仍有勝算。
- Su-35 雖配備 IRBIS-E 雷達與強大機動性,但若遭 F-16 伏擊,仍可能被擊落。
- 關鍵在於戰術部署與情報支援,而非單機性能。
---
🧠 結論:真相可能是混合戰術 + 心理戰
- Su-35 確實被擊落,但目前無法確定是 F-16、Patriot、S-300 或其他武器所為。
- 烏克蘭選擇不公開擊落方式,可能是為了製造心理壓力與戰術模糊。
- F-16 擊落 Su-35 理論上可行,但本次事件是否由 F-16執行,仍無法確定。
---
你覺得烏克蘭這種「不說清楚」的戰術,是高明的心理戰?還是反映了某種技術或政治上的尷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