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陸殲-36新原型機曝光 作戰半徑恐超4000公里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1029004162-260417?ctrack=pc_armament_headl_p02&chdtv

中國大陸第六代戰機再現突破,最新釋出的影像顯示,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的重型、超長程第六代戰機殲-36第2架原型機,已正式進入飛行測試階段,與第一架原型機相比,新戰機機體細節有明顯演進,作為重型戰機定位,載彈量為殲20、F-35的數倍,作戰半徑可能達4000公里,巨大的機鼻可容納超大型的AESA雷達,允許在沒有空中預警機的情況下執行超視距(BVR)空對空任務。

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最顯著的是採用全新角型噴嘴,外型與具備推力向量控制(TVC)設計相近。第六代戰機普遍取消垂尾以提升匿蹤性能,若搭載TVC,可更精準操控飛機姿態並保持機動性,此外,噴嘴鋸齒設計更為明顯,有助降低雷達反射。`

進氣口也換成無附面層隔道超音速進氣(DSI),優化匿蹤與氣動性能,起落架則改為雙輪並列布局,根據首架原型測試回饋所做的重大結構調整。

這款戰機採3發動機配置,搭配中央與兩側進氣道,體型遠超現役第五代機。不僅如此,早前曝光的照片還顯示機腹設有3個大型彈艙,武器裝載量預估為現有F-35或殲-20的數倍,可攜掛遠程空對空飛彈如霹靂17(PL-17),或執行縱深打擊的巡弋飛彈,具備強大的超視距長程作戰能力。

戰機巨大的機鼻設計,可容納更大型主動相控陣雷達,使其在400公里以上距離獵殺空中目標時,也能維持自主偵搜,不必依賴預警機支援。

外界推測,該機核心戰略是獨立深入西太平洋敵後空域。分析指出,若殲-20作戰半徑已超過2,000公里,新型戰機預期將超越4,000公里,搭配極高匿蹤性能,可威脅自關島、威克島起飛的美軍戰機,對美國、西方國家在西太平洋行動構成重大戰略壓力。

若依殲-20研發節奏推算,中國第六代重型戰機計畫有望於2031年服役。這一時間點遠早於美國空軍的第六代戰機(暫稱F-47),顯示中國在新一代制空力量競賽中已取得領先。

目前,中國還在同步研製至少兩款較輕型的第六代戰機,其中一款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開發,尺寸接近殲-20。縱觀全球,其他國家最快要到2030年前後,才有可能讓第六代戰機進入實飛展示階段。


影》陸殲-36新原型機曝光 作戰半徑恐超4000公里

影》陸殲-36新原型機曝光 作戰半徑恐超4000公里
如果J-36具備極高匿蹤和超長航程,它能對美軍的航母戰鬥群和島嶼基地進行更深入、更持久的威脅,迫使美軍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後撤。
這麼小的一架飛機航程如何突破4000公里?
是要加掛副油箱嗎?
中國粉紅們想要打雞血也要有點基礎常識⋯好嗎?
不吃菜菜小娃
小笨賢 我談的是你之前說的EUV光刻廠喔、還有什麼長春光機所湖底曝出造晶片等、你怎麼隨便貼一個新聞呢?
不吃菜菜小娃
小笨賢 更重要的一點你EUV光罩如何取得你也沒說清楚、請解釋一下吧
naposin wrote:
如果J-36具備極高匿蹤和超長航程,它能對美軍的航母戰鬥群和島嶼基地進行更深入、更持久的威脅,迫使美軍的戰略部署進一步後撤。
這種飛機又載不了炸彈⋯是要如何對美軍島嶼基地構成威脅?
ajuggrutaiwan wrote:
這種飛機又載不了炸彈...(恕刪)


飞机小?载不了炸弹?也就机翼小点,机身甚至比B2/B21更大。



有些網友連作戰半徑(Combat Radius)和航程(Range)都分不清楚就上來嘴啊。

雖然我覺得作戰半徑4000km也許有點誇張。

但認為航程都達不到4000km就屬於沒有基本的航空軍事常識。

麻煩去看看比36小得多的側衛內油航程先。




還說“又不能帶炸彈”(我姑且認為你說的炸彈包含了各種對地對海導彈)

不然你先試試說服美國最大網路軍事媒體的主編讓他相信J36不能帶對地對海彈藥?

ajuggrutaiwan wrote:
這麼小的一架飛機航程如何突破4000公里?是要加掛副油箱嗎?中國粉紅們想要打雞血也要有點基礎常識⋯好嗎?


B21只是翼展比j36大,机体没有J36大,航程8000公里
陸殲-36 使用最新 斜爆震發動機, 可瞬間加速就突破數倍音速。

斜爆震發動機是一種利用超高速「斜爆震波」產生推力的新型高超音速發動機概念,其特點是燃燒效率高、燃燒速度極快,有潛力用於未來高超音速飛行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等團隊成功在實驗室裡用航空煤油完成了斜爆震的持續燃燒實驗,並實現了比傳統超燃衝壓發動機快上千倍的燃燒速率,顯示了其巨大的潛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IVrs_GqtAI


補充: 急煞車比較嚴重, 加速不會。
歷史上的人體實驗:45G 極限測試
1954年,美國空軍的約翰·保羅·斯塔普上校為了測試噴射機逃生系統的極限,親自乘上名為「音速風」的火箭雪橇,以超過每小時1017公里(約632mph)的速度衝刺,隨後瞬間煞停。他在那一刻承受了驚人的負45G減速度。結果呢?他存活了下來,但身體多處骨折,眼球毛細血管破裂,甚至出現視網膜剝離。這項實驗證實人類在極短時間內可以存活於極端G力環境中,但代價相當巨大。
這樣 “空中瞬移” 飛行員 要承受多少 G ??????????????????
小笨賢
兩具渦扇推到近音速。然後點燃中間爆震發動機。
mangchaocs
真的不是什么爆震发动机……那是营销号的胡诌……过些年官方公布了你就知道了。
你達4000KM 那就不叫J啦 那應該叫轟 而且你還拿b-21比較..
那是轟炸機阿

戰鬥機目前連美國都做不到那麼遠的,4000
mangchaocs
虽然4000KM的CR略显夸张,但“美国没做到的事”已经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叹息之墙了。三大技术路线的高超声速导弹哪一款美国先于中国服役的?更不用说六代机全尺寸验证机美国至今还没飞(19年飞的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