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應該算亞洲20世紀文明化最早的國家,
但到了21世紀經濟衰退與人口老化,已經很難有向上的空間。
有了日本的借鏡,較晚發展的韓國與台灣正在拼死拼活,但說不走相同的路我看很難...


其實我一直不懂少子化有什麼不好?
亞洲人多到擠得密不透風,又要因應中國崛起
連中國自己內部都在瘋狂競爭搶資源,越來越像美國...
強歸強,可是壓力太大了
最近還要計較空污是北京來的霾還是台中自己排的廢氣...
為何亞洲的首都就不能像歐洲那樣維持矮樓與石板路...
不蓋高樓就不會引入大量人口更不會造成交通問題,
很多冷門小國,立陶宛等等連政府本身都能逍遙自在~
科技進步不進步?安居樂業活得有品味最重要!
有人嚮往那樣的環境嗎?

gray48816 wrote:
台灣適合發展宜居嗎?

日本應該算亞洲20世紀文明化最早的國家,
但到了21世紀經濟衰退與人口老化,已經很難有向上的空間。
有了日本的借鏡,較晚發展的韓國與台灣正在拼死拼活,但說不走相同的路我看很難...


其實我一直不懂少子化有什麼不好?
亞洲人多到擠得密不透風,又要因應中國崛起
連中國自己內部都在瘋狂競爭搶資源,越來越像美國...
強歸強,可是壓力太大了
最近還要計較空污是北京來的霾還是台中自己排的廢氣...
為何亞洲的首都就不能像歐洲那樣維持矮樓與石板路...
不蓋高樓就不會引入大量人口更不會造成交通問題,
很多冷門小國,立陶宛等等連政府本身都能逍遙自在~
科技進步不進步?安居樂業活得有品味最重要!
有人嚮往那樣的環境嗎?

嚮往的大概都 ...「結婚」過去 ...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台灣本來就是移居,
喔!宜居。

自從高雄市參加宜居城市比賽得獎後,
好幾個城市也陸續參賽,
也都陸續得獎,
宜居城市獎對台灣來說太簡單了,
可見得台灣到處是宜居城市。

幸福喔!

gray48816 wrote:
日本應該算亞洲20世...(恕刪)


少子化是民族與文化的發展危機,而文化決定了國家的生態與生存的概率.美國是個標準的移民國家,但日本卻不是,這便決定了國家後續的發展.

同理,台灣是否發展宜居,重點在於文化與國家的正常發展,即使今日大量提倡東南亞移民,若無法在文化與制度上達到美國過往的移民水準,單純的解決人口問題反而導致國家在教育與文化的倒退,最終淪為第三世界的一員.
台灣人口密度為649.58人/km²,在世界上算是人口密度很高的一個地區。
大陸搞計生怕人太多,其實人口密度才145/km²。

人口本已太多,但又要人多生孩子,是為了應對老齡化,降低老人撫養比率。
但這種做法只是飲鴆止渴罷了,這一代多生來應對老齡化,但這一代也會老去,那麽下一代長大後就要生更多人口來對應老齡化......
人口越來越多,這種以增加人口來應對老齡化的做法,只是將問題不斷延後,而且會將問題越滾越大。

工業化後生產效率大提升,以今天人類的生產力,尤其在發達國家,整體勞動產出其實是足以養活老人們,還卓卓有餘的。
之所以辦不到,是因為貧富不均。
富者十輩子,甚至一百,一千輩子也吃喝不盡;而平民階層只能靠多生幾個孩子,才夠分攤撫養老人的成本。
當然不能劫富濟貧,因為私人財產是不可侵奪的,所以這問題在資本主義中是無解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唯有共產主義,或'近共產主義'。
大陸的做法就是,讓國家裏最穩賺、最好賺的事業牢牢把持在政府手上(國企),政府賺取了大量的社會財富(有人罵這是與民爭利,正確理解是'與富人爭利'),就能用來撫養平民階層的老人們。

有人說大陸未富先老,問題會很嚴重,是因為他們沒有看到中國的共產主義本質。
其實中國得益於政府天下無雙的強大掙錢能力,應對老齡化會比西方容易得多。
殲二十 wrote:
台灣人口密度為649...(恕刪)

大陸145的人口密度是用住不了幾個人的西藏青海新疆平均出來的,
真正應該的是讓中國印度這些人口過密的地區向美洲大量移民,
亞歐大陸廣大內陸地區是高度不宜居的沙漠荒漠地帶,人口高度集中在大陸邊緣西緣的歐洲西亞+南緣的印度+東緣的中國東亞,然後一住住了50億,自然條件更加優渥、面積也差不太多的南北美洲,加起來才住了10億,卻祇有歐洲移民為主,一邊過密,一邊過疏,不盡合理。
看有沒有摳摳
gray48816 wrote:
日本應該算亞洲20...(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