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家中老一輩老是喜歡碎碎念~到現在觀念還沒有改變
那就是..."XXX東西其實成本只要XX元"
別說什麼幾千塊的鞋子
連買碗45元加4種料的綜合豆花也能唸...
說吃冰都是糖水~料的成本才多低~賣冰最好賺幹嘛幹嘛的
邊看美食節目邊酸東西貴又不實在
也難怪...創新、人力與服務在台灣人眼中都不是錢
更別說貴鬆鬆的租金了

難怪中國麻辣鍋/日本拉麵/韓式泡菜都能變成世界美食...
台灣滷肉飯/大腸麵線/大腸包小腸...還在拚便宜又大碗?拿得出國嗎???
中國製造不要緊~台灣也經歷過勞力密集的時代~只是現在發達了~
現在滿街大學生碩博士要怎麼用???
是不是該大力扶持gogoro、趕緊研發腳踩發電的Ubike外銷共享單車等等...
如果思維還留在傳統製造工廠算計成本...
難怪MIT都變成MIC~
台灣年輕人都愛出國當44K免加班的黑工~不願意留著當22K過勞黑手的草莓族
MIT又如何?本地工廠也是一堆廉價外勞~
廉價外勞不要緊,中國製造好不好不是看價錢
為啥國人愛去日本搬家電?囤藥妝?買爽爽就不在意MIC還MIJ了?
花幾千幾萬買國外的電子鍋水波盧吸塵器吹風機...
台灣的家電年年都在因應成本調漲...功能卻一點長進也沒有
嫌中國山寨...台灣自己更沒啥好牌子好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