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保羅155 wrote:
1919年3月,東京...(恕刪)
個人積分:54分
文章編號:90450398
Irvine Orange wrote:有沒有去問所謂受益的農民那時到底有沒有米吃?就這樣吹捧八田與一這麼多年。~補充一下~
到嘉南平原要找現年80幾90歲的當時農家小孩應該還找得到吧。
我知道別的區域的產米區農民二戰時期只能吃番薯籤,想吃番薯籤稀飯還很難得。米是給偉大的日本祖國人民吃的,奴隸就別想太多。
最好笑的是農奴還努力歌頌主子的剝削。從韓國到東南亞,可能只有台灣有這種讓日本人感動的奇葩行為。
番薯籤經過刨絲曬乾後,煮熟後有一股臭青味,非常難吃,煮出來現在100個小朋友應該有99個不吃,跟大家印象中的新鮮番薯味道迥異
但當年在日本殖民政府的大肆搜刮台灣糧食作物的「德政」下,台灣人民為了存活只得吃下去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