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橋好倒楣, 敗在衛福部的爛英文


robert_ren wrote:
所以報關文件用中文寫...(恕刪)

民主國家要依法行事
而不是亂來
以前不用下架
現在要下架
標準在哪裡
pinget9 wrote:
民主國家要依法行事而...(恕刪)


南喬進口的"工業使用"的油, 要"精煉"之後, 人才能食用, 有相當風險,
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 可以要求下架

哪裡沒依法行事? 你有甚麼意見嗎?


第 4 條

主管機關採行之食品安全管理措施應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符合滿足國民享
有之健康、安全食品以及知的權利、科學證據原則、事先預防原則、資訊
透明原則,建構風險評估以及諮議體系。
前項風險評估,中央主管機關應召集食品安全、毒理與風險評估等專家學
者及民間團體組成食品風險評估諮議會為之。
第一項諮議體系應就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基因改造食品、食品廣告標示
、食品檢驗方法等成立諮議會,召集食品安全、營養學、醫學、毒理、風
險管理、農業、法律、人文社會領域相關具有專精學者組成之。
諮議會之組成、議事、程序與範圍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中央主管機關對重大或突發性食品衛生安全事件,必要時得依風險評估或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公告對特定產品或特定地區之產品採取下列管理措施

一、限制或停止輸入查驗、製造及加工之方式或條件。
二、下架、封存、限期回收、限期改製、沒入銷毀。

TimSmith wrote:
industry use 是産業用的意思,industrial use才是工業用,南僑這樣填並沒有錯,這是在轉移焦點,好讓頂新可以有機會脫罪,不要被操弄了,那才真蠢


免收你學費,要上來嘴砲就多學一點!

海關進口稅則是美國人編纂,台灣拿來用,並依國情增列細目而已,
這次的輸入牛油,南僑選用1502這稅則,
美國的內容是
HS Code 1502 Fats Of Bovine Animals, Sheep Or Goats, Raw Or Rendered, Whether Or Not Pressed Or Solvent-Extracted

而台灣的1502是啥?

1. 先來到 財政部的稅則張查詢,
http://www.customs.gov.tw/rateweb/Search3.aspx?language=C
2. 打開第15章
3. 看到
1502 第1503節除外之牛、羊脂

4. 打開發現有
150210 已熬製之牛、羊脂
150290 其他

5. 兩個的細目都進去看,不管酸價有沒有超過1,稅率都是0%
6. 但是,仔細看每個細目右手邊的輸入規定,F02
7. 點F02進去看,



本項下商品如屬食品或含有食品,應依照「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辦法」規定,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辦理輸入查驗。【註:相關規定應洽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回過頭來看南僑的報關單,
報關單是南僑依照進口的貨品,自行選擇1502這稅則,委由報關行向海關申報,
各位人客,報關單上面的(非食用)是誰打上去的?



是報關行小姐依照南僑指示選擇稅則1502核對南僑提供的資料key in 海關申報系統的,
所以,這批貨,南僑就是要進口非食用油脂!

再來回到進口稅則1502的定義
1502 第1503節除外之牛、羊脂

既然1502是1503的除外,同樣的查尋方法來去看看1503在講啥?
1503豬、牛、羊硬脂及脂油,未經乳化混合或調製者

這是啥小? 我不知道,
進去看稅則細目,依照酸價有沒有超過1,稅率分別為4%及13%,都比1502高!
同樣的,每個細目輸入規定都有 F02,只要是人吃的,請應依照「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辦法」。
海關的責任就是弄清楚1502與1503的差異,看南僑是不是有規避4%或13%走0%的疑慮。

所以,南僑走最低的稅率,且沒依「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辦法」,這批油脂就是(非食用),就是不能進入食物鏈!
pinget9 wrote:
民主國家要依法行事而...(恕刪)

不但可以要求下架,更狠一點可以直接消毀,政府算是網開一面了。食品報關是很嚴的

Nuke worker wrote:
所以,南僑走最低的稅率,且沒依「食品及相關產品輸入查驗辦法」,這批油脂就是(非食用),就是不能進入食物鏈!


如果是規避稅率事情還小~但若真的進口非食用油卻進入食品鏈呢??誰能保證絕對不會發生!?
畢竟南橋就是以非食用油報關多次! 南僑解釋誤植或是避稅民眾或政府就要全盤相信嗎?

南橋這種以非食用油報關的惡劣行為等於把台灣全體民眾暴露於極大的食安風險中!
當然應該全部下架直接銷毀並重罰南橋!! 沒有二話不必問澳洲也不必檢驗才對!!
食藥署目前將 "非食用油拿來檢驗是否可食用" 這種做法, 我覺得是極其荒謬且矛盾
syntech wrote:
你的比喻差有點遠.南...(恕刪)

當然沒有遠啊。
我是強烈點的比喻。
南橋的不是就是買要精煉的,不精煉能吃嗎?

同時你又確定南僑原料商沒問題了?
所以我說南僑今天直接買能分裝後就出售的食品級原料用油,就沒有問題了。
其它關於採購、報關、原料的部份,其它版友與它文已經討論很多,我這就不說了。

南僑只不過是另一家比頂新技巧更高的公司。
更厲害的游走在下限。
報工業油 貨櫃裡是食用油 回來是食用油 這樣叫走私

報工業油 貨櫃裡是工業油 回來是食用油 這樣叫詐欺 可能還有偽造文書

這兩樣應該都不是罰三千萬可以了事的 飛龍是哪一樣??

看起來飛龍的政商關係比頂新好 或是生意做得比較小比較少得罪人
進出口通關為求快速
依循的是國際統一的貨號
就如同我們在賣場所買商品的條碼一樣
不同等級不同商品有不同的唯一貨號
所以要通關貨品不可能搞錯
會搞錯貨品分項的
只有申請人

南僑是老牌子
已經不只一次進口牛油
就算不小心也只會填錯一次
不可能連錯五次
這可是受檢跟不用受檢的重大錯誤
南僑本身不可能不知道

現在政府在做的是檢驗南僑的牛油
是否是可食用
如果是跟申請項目一樣是非食用
這就很大條了

題外話
如果你是出口商看到買方訂單是非食用
你會出什麼等級的油
覺得衛服部英文爛的,不需通過食品檢驗的,其實可以趕快去買南喬的油來吃。
基本上報關代碼不對,貨單中文又寫非食用,你還要逼衛服部認錯?再怎樣想酸政府,也不能這樣吃人夠夠吧。
如果連澳洲駐台辦事處都承認這些油"經過精練可食用"那都還有什麼好吵的?
感覺有些人的發言沒有把重點放在這批原料經過精練處理後是否可作為食品級原料
一般消費者才不管你英文或中文寫什麼
也不會在乎執政黨丟不丟臉有沒有看懂英文
只會在乎這些油是否可處理為食品用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