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斯 wrote:
反正現在台灣言論的氛圍就是非友即敵,
我一旦不認同你,你就做什麼都錯,
把你往死裡打就是。
說他口亂言是真,沒謹言慎行也對,
但心不思,那可就不見得了。
現在寧可在電視上看到這樣的官員,
也不想聽見那些"謹言慎行"的官員在那打高空,高來高去,如王朱吳蔡蘇之流。
他拋出的議題,討論可行與否,應如何補強、修改就是,
不可行就否決就是,
但,駡"人"的人真多。
本樓也不全然是否定樓, 多數人都還是有給自己的意見.
或許語氣不見得好(因為覺得一個市長的眼界高度怎麼連市井小民想得到, 他卻想不到就脫口而出?)不像你所言非黑即白喔!
另外你希望的官員是只要能拋議題就好, 還是能有自己的真知灼見能夠掌握全局, 看見民眾所看不見的好壞優劣?
站在一個首都長官的高度, 手上掌握如此多的資源, 底下有這麼多的能人, 卻提出一個連自己參謀都公開反對的意見?
這不禁讓人懷疑他善用過自己的部屬和資源了嗎?
現在更說自己拋出的議題並不成熟, 你真的還認為這樣的作法只是叫做不謹言慎行嗎?
如果只需要一個拋議題就好的市長, 那何不直接去選個某研究院的學者來拋就好?
至少還能佐以一堆研究數字來佐證, 而不是空口直白無所本.
素人該做的是沒有黨派顏色包袱, 不擔心傷害那些既得利益者, 而善用資源擬訂計畫, 進而大刀闊斧改革.
不該做的是只動嘴拋議題, 最後發現自己方向有誤而不了了之.
現在推說權責在中央, 那當初為何不是直接找財政部溝通, 而是放消息給媒體, 還說: 明明很簡單的事情?
你說罵人的多, 應該會有更多的人說忠言本逆耳, 下回還是先問過自己的參謀們後再發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