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eiberwu wrote:失格旅人又一樁!6台...(恕刪) 以前老共來台灣夜市類似一樣的消費, 也是被幹聲四起 .為什麼換成自己台灣人到 日本 一樣的消費, 就是日本人不通人情?大家都是做生意的, 都希望人手一碗或人手一袋 .
john3671 wrote:以前老共來台灣夜市類...(恕刪) 台灣有一大群看到大陸人就醜化打壓的不意外,同樣日本也有一群愛醜化台灣和中國的人,離譜到訂個20多萬日幣的飯店沒有收訂金,沒確認信,事後還有個中籍還台籍員工上網痛批,搞到無辜的旅客要全額賠償,這是那門子的商業規定!一堆二腿子完全不意外!重點是遇到客人有不當的行為,服務人員直接掛臭臉開罵,這是那個先進文明的規矩?
有這種堅持的店家就應該避免接待外國客人有哪一個外國人在進店家吃飯時會先查清該店的種種"淺規則"沒錯~我是用"淺規則"不是"規定"因為店外沒貼公告沒明示為何會期待除了日本人之外的所有外國人會進餐廳前知悉所有店家自己堅持的原則?再說事主並沒有違反店家"公告"的規定不是?日本的"職人精神"根本就是被過度吹捧導致養出這種長期以來自我的優越感而且"職人精神"不見得適用在每一人身上很多都是自我貼金罷了另外一個層面就是當下如果是白人的話~老闆娘還會以這種口氣來責罵客人?還不就是把自己當作是亞洲地區最優越的民族跟文化罷了
這則新聞我會優先思考為什麼入店消費年齡限制在20歲,是口頭告知還是立看板提醒。如果是口頭告知,我會思考一開始店家就不想接這筆生意。給你碰個軟釘子,知難而退。如果是立看板提醒,但店設立在大馬路旁看陳設,如果只是因為孩童吵鬧影響他人用餐,年齡應該限制在12歲以下,不應該是20歲。===========我也曾經營過小店面的飲食。(之後物歸原主)因為接手我父親的店,我沒有做料理食物的天份。(我父親是不可能藏私不全部教我,但就是出來的東西少一味。)我父親經營的時候一些老牌演藝人員都會來店裡消費。所以我父親當時有一、二個客人碎念他的東西不好吃,不合對方口味。他會說:來~~吉退還逆,逆去別間吃。我自知廚藝不夠所以當時是用服務跟客人互動拉客人,生意其實維持都不錯。一般少見成年人共食一碗麵,有幾次是年輕的情侶,多要根湯匙一起共食。如果是帶小孩要分食,對方會要小碗先裝好放涼或把麵弄成小段再餵小孩。這些事我是不會放在心上。也有幾次特意趕客人,客人喧嘩跟得罪老闆娘。得罪老闆娘原因,拿她跟我父親比。說她麵煮的不好吃。。。。所以她特別加料弄鹹:不好吃,那你以後就不要來吃。(詭異的是這客人還是有來消費)老實說我在外都有吃麵食,要像我父親煮麵功力一樣的店家目前真的沒遇過;麵第一口入口,外熟麵心微硬,第二口時候麵已經熟透了。拿我老婆跟我父親比。。。真的有點強人所難。============真的別以為有錢是老大,不想賺錢的也很多。學習相互尊重彼此。討論的時候也要看消費場景,別把在王品牛排的服務套到夜市牛排上。到國外還真的有不接外國人的店,需要當地人帶去消費。
kleiberwu wrote:笑死!把台灣人比喻成土狗喔!我是就事論事,與日本根本無關! 有一說一,台灣土狗這應該是自認...而且還在國際上宣傳Google今推出「珍珠奶茶互動遊戲」!原因曝光 「玩家化身台灣土狗」雨林做珍奶
健康的相處,是要彼此尊重對方的感受、而不是一昧的強迫、控制、情緒勒索。如果有人因為,你不遵照他的指示做事,離開、貶低、咒罵你的時候,就要思考這個人是否真的適合你。回顧一下, 在GOOGLE MAP對店家的補血幾乎都被刪除了印證之前本人預言, 只留下實際消費經驗評論福岡大砲拉麵的營業時間是 18:00~04:00 晚上營業週日休息,這6+1人 走錯店了, 觀光客應該是去久留米大砲拉麵大砲拉麵的古早味拉麵屬於濃郁的豚骨拉麵, 有些店加豬油塊一般台灣人吃會覺得太重太濃 有臭味, 這也是錯?其他情緒性 無理智的亂挺跟個人代入身分亂攻擊人本人沒有義務醫治, 講社會經驗分享 我認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