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交通要救,就是不要使用路面道路,要用空運. (講 X 話,人人會說)早在民國 75年,內湖很多路,在上下班時,都很塞車.當時,內湖東湖一帶,空地非常多.現在,除非將那些企業遷走,或禁止在設籍,降低人口 .....可惜的是,內湖的發展比民生社區還後的事,沒有記取民生社區的教訓(路太小),缺於規畫都市願景.
maya95 wrote:學術研究不准做還要政風調查, 阿中不只脾氣大, 耍官威還獨裁.為了逼迫超商要求顧客戴口罩還店員被打死鬧出人命,慰問了沒? 國賠了沒?死不肯做快篩, 飛行員隔離改 3+11 放病毒進來,還說萬華是破口, 國際機場設在萬華嗎? 大家都打了疫苗,所以防疫成功,交通讓阿中來搞,八年通車
台灣許多的園區其實很多的前置規劃,考慮的都是土地利益,真正將園區未來發展所需要的道路面積,縱深,周邊大眾運輸連接外縣市,都沒有深入規劃或提出配套方案。都是走一步算一步,政治人物往往考慮的是眼前的利益,後面的人來擦屁股。 源頭規劃出問題,問題都知道出在園區與高速公路太近,道路縱深不足,紅綠燈多。 縱深不足原因來自巷道多,路口多,自然紅綠燈也多。馬路路幅不寬,公車路線多,不堵才奇怪。這些說要解決,其實只是根本無解,會開車的都是來自外縣市,外縣市本身運輸就不是完善,轉來轉去就花了不少時間。新竹高鐵有提供免費的園區巴士,但也是堵,不是嗎? 且這些巴士發車密集度也有時間的限制。如果解決是在拉幾條道路,或是拉長道路,充其量只是個類似停車場,畢竟最後也是在匯入高速公路,或是繁忙主幹道,還是一樣回堵。 講難聽點就是在弄些沒有用的建設,讓都市景觀更難看。
小保羅155 wrote:大家都打了疫苗,所以防疫成功,交通讓阿中來搞,八年通車 沒有郭董和台積電及慈濟的1,500萬劑疫苗現在的疫苗普及率不知道會有幾趴....還有個垃圾女醫師竟然說1,500萬劑BNT打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