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畫面】中捷果然是撞上去的?!

許多災難都是突然發生 使人措手不及 建立後續防護機制避免危難再發生才是重點
彰化周渝民 wrote:
上面這些檢討捷運的,哪天高速公路撞到卡車掉落物都不要去找卡車公司,去找高公局


你根本是亂比喻,
今天不是吊臂直接砸在捷運車廂,
或是掉落在高速作動的捷運車廂前面,
導致捷運來不及剎車,
有問題的是吊臂是落在剛進站連車門都還沒開啟的捷運列車前面,
結果捷運竟然又從靜止加速自己去撞吊臂,
這不用檢討?
LENKI
干你何事??
kissman588
他說的沒錯 整起事件最不該出現的是從天而降的吊塔 捷運在近距離軌道出現異物的情況下 於靜止狀態下仍發車撞上系統偵測能力明顯不足
或許經過此次工安意外,公共工程可以重新檢討這些自動駕駛的車輛,如何更有效快速的啟動停止機制。

&
愚蠢案例:

1、早期傳統公寓家戶的鐵窗,都會開一個緊急逃生口,住戶為了避免宵小入侵,還加上一道鎖,當遇到祝融時,還有足夠的時間找鑰匙,打開這道鎖嗎?不會因為長期曝曬,導致鎖頭繡蝕卡死嗎?(住戶自己害死自己)

2、印象中20年前某企業,對於企業內部的電腦設備故障,採內部企業網路線上報修的方式,向資訊部門提出申請,一樣的愚蠢。(電腦設備就已經故障,員工如何連網提出申請維修
大家看了完整事件經過後,說有13秒怎麼不會怎樣怎樣去檢討站務人員,我是覺得有點不太合理。

平常走在路上聽到碰一聲,光是愣一下,再往聲音方向看過去確認情況,就已經好幾秒了,手機拿起來臉部解鎖再按110報案又好幾秒了,接通後說哪理哪理發生車禍又是好幾秒,如果從聽到碰一聲到報案結束,我覺得2分鐘內就算很利害了,13秒大概光回過神來就差不多了。

另外大家現在看空拍圖很大一根在軌道上沒錯,但是站務人員又不是看空拍圖,更不是看特寫圖,如果說工作人員看的到的,乘客在車內應該也看的到,乘客都沒意識到了,事後豬葛要求人家要怎樣怎樣,這要求合理嗎?
yoyo0719 wrote:
而是有整整40秒可以反應

但乘客居然不知道要逃下車

車站的乘客居然還上車


看見吊臂砸下來還上車的我看是都市住久了沒有危機意識吧!

至於不知道要逃下車的,
應該去看一下那位外國人的說法,
他不是不知道要逃,
他是無法理解為何吊臂已經是目視可見,
捷運還從靜止啟動?
就是他認為列車應該就會停在站內月台不會啟動的.
而且很多民眾根本不知道捷運是有人駕駛還是無人駕駛.

看一下以前的新聞,
北捷也是自動駕駛,
但還是有司機員會注意前方狀況,

那中捷是隨車員,
緊急狀況還得先拿鑰匙開箱按緊急按鈕,
主要是隨車員根本無法一直注意前方路況.

今天如果同樣的狀況,
北捷可以做到司機員發現前方狀況不發車的話,
就代表中捷沒有司機員只有隨車員根本是錯誤的.



tgdlyg wrote:
你根本是亂比喻,今天...(恕刪)


你才是亂比喻吧

人家說,應當就事論事找事故原因

不應該,因為發生地點在何處就究責

你說,別人亂比喻
Antus wrote:
大家看了完整事件經過後,說有13秒怎麼不會怎樣怎樣去檢討站務人員,我是覺得有點不太合理。

平常走在路上聽到碰一聲,光是愣一下,再往聲音方向看過去確認情況,就已經好幾秒了,手機拿起來臉部解鎖再按110報案又好幾秒了,接通後說哪理哪理發生車禍又是好幾秒,如果從聽到碰一聲到報案結束,我覺得2分鐘內就算很利害了,13秒大概光回過神來就差不多了。

另外大家現在看空拍圖很大一根在軌道上沒錯,但是站務人員看的到的,乘客在車內應該也看的到,乘客都沒意識到了,事後豬葛要求人家要怎樣怎樣。


那是因為中捷請的是保全,
不是站務人員,
像台鐵的站務人員拿的是無線電,
列車長也有無線電,
印象中以前司機那邊也是有無線電,

看過一些臨時狀況,
像以前沒有自動門,
有旅客遲到搶著上剛開動的車,
或是睡過頭車子開動要跳車的,
站務人員或列車長馬上無線電通知司機不要加速.
而不是只能在月台上大喊與揮手.
這邊其實也都建商打手跟政府網軍啦,腦袋正常的誰去究責中捷,要不是建商機具掉下來哪會有這件事,就算沒砸到捷運,砸到路上的人建商就沒事了?

不過也一定沒事的啦,藍綠金主哪可能有事,最後一定是起訴保全業務過失致死,建商重罰57萬,這劇本很台灣
elite842
中捷的SOP有問題就改,建商有問題就重罰,明明是複選題,就一堆人跳針,誰護航誰。
tgdlyg wrote:
關於工安的部分,
會有勞檢單位與專業技師進行調查,
違反規定的部分都有相關罰則,

但此事件最讓人意外的是看影片是列車停止車門都還沒開啟讓旅客下車時吊臂就已經掉落,
普悠瑪意外那是位於轉彎處,
剛好沒有安裝邊坡預警系統,
司機看到時已經來不及,
那才是煞車距離不足,

但此事件竟然是可以看到障礙物了,
列車還從靜止啟動去撞擊障礙物,
這明顯就是設計有瑕疵不是嗎?
所謂的預防機制竟然是要撞到障礙物才會啟動緊急剎車,
就是這個系統設計只能撞到像人或推的動的物體,
遇到堅固的障礙物只能眼睜睜的撞上讓障礙物切割車廂一段距離才會停止.


簡單來講,就是體制問題,試想,傳統的火車站在這部分會是什麼人員?

在列車中的會是駕駛座的機車長、巡列車的列車長,而在站台上的則會是站務員、站長。

問題來了,中捷完全拔掉了這些人力,駕駛座改成那沒有任何主動偵測、判斷環境事物的破爛自動駕駛系統,最車中降級為隨車員、月台上則降級為保安…

全部降級的結果就是依賴行控中心的決策,但沒有臨場感的遠端人員,往往很容易無法快速應對緊急狀況,也就形成本案的結果了。
彰化周渝民
拜託,火車都出軌幾次了,每年都嘛在出軌,什麼時候有改善過,還拿火車來說嘴,官商勾結上下交相賊才是罪魁禍首
Brian 168 wrote:
你才是亂比喻吧

人家說,應當就事論事找事故原因

不應該,因為發生地點在何處就究責

你說,別人亂比喻


我來比喻啦!
你搭公車進站靜止時,
前方拖車載運的怪手突然滑落在馬路上,
然後公車司機竟然又加油從靜止啟動往怪手撞上去,
你要不要檢討公車司機?

什麼高速公路掉落物?
這事故不是煞車距離不足好嘛!
成成大
你沒寫過程式?也沒做過自動化?當製程出現異常時,譬如玻璃破裂,但手臂還是繼續動作當下的製程動作,導致後續玻璃破裂,這時你要緊急停止!重點是緊急停止要有時間跟過程!
成成大
自動化的東西怎麼可以跟人比,誰會知道門關起來,車子就開始動了,13秒內就撞上,要有反應時間,突發狀況不是每個人都是那麼厲害!有些人還腿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