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該把Uber趕出台灣 - 從本土程式設計師觀點

樓主有坐過計程車嗎?

現在計程車採新的計費器,樓主有幾次坐完車有拿過收據?

光這件事,再把 資訊媒合平台、法規、收稅、計程車 放在一起…

還覺得可行嗎?

光政策擋死 不同的服務品質 一樣的收費標準
就沒有所謂的優質服務這件事…

剩下的…就只是一個給方便的叫車系統

大車隊的系統很多人用,是因為車隊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服務品質再爛也有一定的水平。

請問樓主想如何管理進入系統的計程車?讓乘客使用 樓主的平台 能有信賴感?

台灣的軟體業者,說穿了就只會做系統。不會規劃產品,提供什麼服務?做不出什麼品牌。
多是炒短線,當老二,還沒做出什麼完善的產品,就想撈錢,想被大財團併購…
UBER來了四年,請問計程車業者做出了什麼改變?就算是照抄好了一樣做的不倫不類
先前用了大都會和55688的叫車軟體,已經不是一個爛字可以形容了
版主用軟體業者的角度看這事情,有偏頗無可厚非,但我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到的就是不管是軟體業還是計程車業沒一個有企圖心想跟上UBER的腳步,現成的擺在那邊連抄都不願意。大陸滴滴打車比台灣計程車業的軟體強到不知道多少,不要在用市場小當藉口,事實上就是封閉不思進步,我不相信沒了UBER台灣計程車會進步到哪裡去,多少年了連刷信用卡悠遊卡都一堆司機不願意配合,出了雙北搭計程車都要碰運氣,沒被宰算是運氣好
如果台灣軟體業真如你說的那麼厲害那麼有企圖心,早就有功能不錯的台版UBER出來了,連山寨都山寨不好,就指望政府保護本土業者,整個就是弱者思維。還好意思拿大陸來說,人家起碼山寨個8成像,消費者沒了最佳選擇次佳的也勉強可以接受,這樣趕走外資從消費者角度還算是可以理解。以後台灣的計程車大家就別有什麼期望了,不可能有什麼進步的。
嘿嘿,看到UBER,本來最會違規的計程車業者突然又開始明白守法的重要性了。
不覺得很好笑嗎?


cwyu1003 wrote:
UBER來了四年,請...(恕刪)
cwyu1003 wrote:
UBER來了四年,請問計程車業者做出了什麼改變?就算是照抄好了一樣做的不倫不類
先前用了大都會和55688的叫車軟體,已經不是一個爛字可以形容了
版主用軟體業者的角度看這事情,有偏頗無可厚非,但我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到的就是不管是軟體業還是計程車業沒一個有企圖心想跟上UBER的腳步,現成的擺在那邊連抄都不願意。大陸滴滴打車比台灣計程車業的軟體強到不知道多少,不要在用市場小當藉口,事實上就是封閉不思進步,我不相信沒了UBER台灣計程車會進步到哪裡去,多少年了連刷信用卡悠遊卡都一堆司機不願意配合,出了雙北搭計程車都要碰運氣,沒被宰算是運氣好
如果台灣軟體業真如你說的那麼厲害那麼有企圖心,早就有功能不錯的台版UBER出來了,連山寨都山寨不好,就指望政府保護本土業者,整個就是弱者思維。還好意思拿大陸來說,人家起碼山寨個8成像,消費者沒了最佳選擇次佳的也勉強可以接受,這樣趕走外資從消費者角度還算是可以理解。以後台灣的計程車大家就別有什麼期望了,不可能有什麼進步的。

同意你說的,靠本土計程車業者,是做不出什麼好用的app
而且每家車行各自搞自的app,便利性就大打折扣,
所以,我才覺得這事,由政府出面主導製作一個「全國統一的計程車叫車app」
我們必需認知,台灣是小市場,私人企業資金本來就難以和大陸或美國競爭
由政府主導開發在資金的補助之下,我們集合人才或許能來做出一點成績出來
(人才是需要錢才留的住的!)
而且,計程車關於民眾生活
就算用納稅人的錢來開發程式,也是便民而做的行為
用納稅人的錢來開發程式然後找公務員來維護?
不僅僅成本過高,效率的低落也是可以預見的。
要把軟體轉給民營公司經營?
那可是納稅人的民脂民膏。

如果在uber沒有退出台灣之前,
政府正視這一塊,開始有所作為
甚至努力搞一套出來跟uber相抗衡,
可以直接連線治安相關的資料庫,
本土化的優勢可能好過uber幾百倍。
那我就相信站在台灣軟體業者的角度而言可能是有利基的。
現在uber跑了,計程車勢力安心了
政府哪可能再花錢費力在計程車業者的壓力之下搞這一塊?

所以,別傻了,uber跑了,
你們這些軟體設計者的[類uber]商機也會一起跟著胎死腹中。

waterglass wrote:
同意你說的,靠本土...(恕刪)

這是一個商業行為,又不是造橋鋪路怎麼可以混為一談?
我不大懂為什麼想搞事業的為甚麼滿腦子只想靠政府?
UBER退出台灣市場,市場空了出來本土企業的確有優勢.
但如果滿腦子只想靠政府那鐵定失敗的,因為政府思維就不是商業思維.
七七三 wrote:
這是一個商業行為,又不是造橋鋪路怎麼可以混為一談?
我不大懂為什麼想搞事業的為甚麼滿腦子只想靠政府?
UBER退出台灣市場,市場空了出來本土企業的確有優勢.
但如果滿腦子只想靠政府那鐵定失敗的,因為政府思維就不是商業思維.

我也是經濟系畢業的,可是我對於目前許多人口中的"自由經濟"頗不以為然,那是上一代的思維
現代經濟早就不是上一代,而是「全球化」的競爭,政府角色恐怕已無法排除
美國的國會議員,是不是以政治壓力,很努力的施壓(狂牛病的)美國牛肉到全球?
南韓是不是傾一國之力,全力扶植三星壯大?
中國是不是用法令禁止Google和facebook,讓百度和微博擴展國內市佔?

全球化的競爭,可有平等二字?沒,大家都在找幫手,何必把政府排除在外?
我們必需認知台灣是很小的國家,如果不把政府拉進來當幫手,競爭力更矮人一截

更何況,計程車是民生習習相關,創作出這樣一個app,藉由資料庫和回饋系統,也能保障夜歸婦女的安全,對治安也有幫助,套句經濟學的術語,這種「外部效益」很大的事,政府介入或補助...不為過吧?
waterglass wrote:

我也是經濟系畢業的...(恕刪)

你難道不知道商業行為是由隨機發生的,國外國家投資的都是公司已經有一定技術而且可以排除對手的頂尖技術,他缺錢政府為了不讓技術外流或失業大增所以政府決定出資入股,請問你說的app有獨特技術嗎?
那些公司縱使不拿國家資金,創投或風險資金馬上風湧而上,政府借他們基本篤定失敗機率很小政府才敢放投,跟你說的有一樣???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國外又出來一個更新比uber更好的軟體馬上幹掉國內政府的app,是不是又要被罵花了一大堆錢寫了一個爛app,你都知道這是無國界竟爭,政府的變化鐵定比國外慢啊。
樓主說的,有一點不能苟同...

waterglass wrote:這世界沒有什麼是完全自由競爭的,美國議員會為了美國牛肉在世界各國遊說,韓國傾一國之力扶值三星。台灣的立法委員呢?沒看到哪一個立委很努力為了台灣計程車業或軟體業說話的。


台灣的立法委員也在很努力的遊說,不過都不是為了老百姓,而是為了自己、財團和標案得利者(比方3個I那間SI)的荷包,樓主在軟體業,應該也很清楚......

Youshouldreborn wrote:
玩政府保護 = 玩貿易戰爭 最終結果: 大家都損失慘重,但賣超國永遠是大敗。...(恕刪)


經濟學派這麼多家,您說的這一派經濟學理論,是一直在為美國長年的執政黨民主黨的政策背書.連帶台灣這個美國的小弟,也認為是理所當然.

沒有冒犯之意,只有就事論事.
開發中國家保護不成熟的產業,限制資源財力豐富的外國企業進入本國佔領市場,以扶植本國企業發展,這是不用經濟學都可以知道的道理.
至於您說中國限制谷歌與臉書進入中國,谷歌是不願意將伺服器設在中國,臉書則是安全理由不給設立.這兩個例子與扶持本國企業的關係不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