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Uber的新聞炒了很久,覺得台灣好像成了一國兩制的社會,
一方面政府宣誓Uber不合法,一方面Uber又在民間大量廣告並實際營運。
我是台灣的程式設計師,所以從本土的角度來說些話,
對於問題每人都有立場,所以我也表明我的立場是站在台灣軟體產業做思考。
先說結論好了:政府不應該讓Uber在台灣經營下去
再來說理由:
1. 趕走Uber,並不會趕走新興產業,這麼做反而讓本土軟體業有生存空間
很多網友說,趕走Uber就是和新興產業作對,其實不然。
因為事實證明Uber開拓出了分享經濟的市場。
市場會消失嗎?不會!
就算Uber走了,另一家公司會佔有這個市場,而這就是台灣軟體業者的機會。
我很坦白說了,這篇文章就是站在台灣人的私心,政府要選邊站的話,何必站在外國人那邊?除非政府有人先收了外國人的錢.....
如果政府這麼把Uber趕走,會不公平嗎?我覺得也不會....因為Uber是個融資150億美元的大公司,全台灣沒有一家軟體業或計程車業是它的對手,如果政府再不出手,本土產業在共享交通經濟這一塊被擊倒是不意外的事。
2. Uber擺明了不想遵守台灣法令,何必留一個壞孩子在自己家園?
看了Uber新聞一陣子,其實我覺得台灣政府已經很友善了,也提供Uber合法申請的管道去成立車行,
但Uber就是不甩台灣政府,不想成立合法車行,我認為這種態度很不可取。
Uber在大陸就願意守法,來台灣就不守法,這擺明也是看台灣政府是軟柿子一個,台灣人自取其辱幹嘛?
為何守法的台灣計程車業者要老實繳稅還要受各種法令限制,然後Uber可以不用?
不如把Uber趕出台灣吧!留一個壞孩子在家裏只會搗蛋。
換另一家新的, 聽話守法的軟體業者進駐,本土業者還會比較配合政府施政。
3. 民眾很歡迎Uber?只有部份是對的...
大家把話講明了,台灣人會用Uber是因為它「便宜」而已....別再扯一些有的沒的理由。
然而這個便宜,是建立在不公平的補貼之上,Uber用母公司龐大的資源開發軟體,設據點,請律師,連罰金都買單了.... 費用攤下來當然便宜。
台灣人做軟體什麼的....什麼都要錢,哪來的150億美元?攤下來成本當然貴一點
如果這時政府還傻傻的說什麼自由競爭,台灣計程車業和軟體業在這場共享經濟的競爭下就是輸家。
這世界沒有什麼是完全自由競爭的,美國議員會為了美國牛肉在世界各國遊說,韓國傾一國之力扶值三星。台灣的立法委員呢?沒看到哪一個立委很努力為了台灣計程車業或軟體業說話的。
4. 把Uber趕走可以創造就業
Uber有請過什麼台灣軟體設計師?不如讓台灣人自己新開一間軟體公司做共享交通。100%台灣人的公司,至少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如果共享交通軟體和計程車業者做合作,更可以雙贏,計程車司機也可以多賺一點點。
----------------------------------------------------------------------
2016年10月14日後續補充:
「Uber推機車外送服務 交通部:一上路就取締」
http://www.nownews.com/n/2016/10/13/2270347
從上面的新聞可以驗證我說的第2點,Uber就是一個壞孩子
我不反對共享經濟,我只是反對Uber這間公司,因為它似乎從頭到尾把台灣政府看到好欺負的軟柿子
Uber看到載客服務台灣交通部無能禁止,現在就大膽搞起貨運服務
講遠一點,是不是Uber以後搞起外送藥品,食藥署也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整個感覺,就是Uber想做什麼就搞什麼,罰5萬元台幣對他不痛不癢(他有150億美元),視台灣法律於無物了
-----------------------------------------------------------------------
2016月11月22日追蹤
「Uber EATS上線兩天已被開出17張罰單」
news.pts.org.tw/article/340925
不過uber也迅速做出反擊挑戰公權力....「Uber違法 立委爆料:公路總局百位同仁帳號遭封」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61117/990996/
或許是有政府的人看到這篇文章,開始醒過來執法了,這是好消息
但Uber這做法也是明目張膽,擺明了違法也是要硬搞下去,而且技術還比政府優勝
其實,禁止Google Play和Apple Market在台灣的app上架,Uber自然就慢慢消失了,但我不懂為何政府效率這麼慢
「交通部要求下架Uber APP 谷歌11字回」
http://technews.tw/2016/11/16/uber-app-google-play/
我來解釋一下Google的說詞,他的意思是Google沒有覺得Uber違返他自己公司的規定,至於台灣要想什麼,他才懶得理你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美國或歐盟,Google和Apple會這麼目中無人?不甩政府規定?
還是老話一句,台灣政府已經被國際看成軟柿子
只罰小錢不敢罰大錢,更不敢關人,台灣的政府官員,你還有什麼武器面對外國人談法律?
為何我要強調合法管制的重要,看看以下新聞:
「僅紐約一地每週超兩千人被騙 如何辨別假UBER司機?」
http://www.ntdtv.com/xtr/b5/2016/11/23/a1298328.html
許多網友認為政府不該介入新型態共享經濟,我的看法相反,政府要努力的介入並規範
今天你不守法,明天別人也可以不守法
然後大家都不守法,到時就別期望被騙時法律還能保護你
尤其是交通,牽涉交通安全和收費行為,政府不管制,這個市場很容易陷入混亂和詐欺橫行
長久看來:
我認為修法,針對共享經濟(特別是交通)提出專法,是可行的辦法,
合法的共享經濟大力鼓勵,非法的重罰禁止,
勞保健保的問題也要一次釐清,不能任由業者打著共享名義去逃避勞工責任,
政府再也不能忽視共享經濟的堀起,前題是我們的立委,夠認真嗎?
-----------------------------------------------------------------------
2017 2月3日 後續追蹤
政府最後終於修正了法令,在開出了2億3100萬元罰鍰之後,Uber表示將於周五(2017年2月10日)停止在台營運
其實台灣法令要求的不多,只要求Uber成立正式的有交通執照的車行,在費率上協商,幫司機保勞保,健保,並合法繳稅..........這些都不難做到啊
但我猜最後的結局仍是,Uber在台灣應該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猜測當然罰鍰也不會繳)
來談一談未來好了,Uber走了之後,又該如何?
(1)學習Uber的長處,利用資料庫和app的科技,讓計程車更好更安全
前陣子發生了韓國女遊客被台灣計程車司機性侵案例
以及藝人李姸憬坐到態度不佳的計程車
這也點出傳統計程車的盲點.......在遊客選擇計程車之前,乘客對車況一無所知,對於司機更一無所知
Uber利用資料庫和乘客回饋系統,讓乘客可以選擇他們覺得安全的司機
Uber並進一步拒絕有刑案前科的人成為他們的司機
這些都很值得學習!
(2)如何學習Uber的優點?.......... 政府應主導計程車app的開發
現在台灣每個車行各搞各的,除了普及性和便利不如Uber
資金不足之下,做出來的app難用也不意外
民間動能不足之下,我覺得政府應該在這件事主導或輔助,做出一個"全國統一的計程車叫車系統"
為何由政府主導比較好?
a.因為統一的app比各車行分散的使用方便
b.車行或許會有私心去隱藏乘客不滿意回饋,所以車行做的app並不完全公正
c.政府可以整合「刑事犯罪前科資料」,讓婦女朋友可以選擇完全無前科並安全的司機 (我個人願意給有前科司機一個機會,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婦女朋友有時很需要安全的需求)
d.做一個app可以養活許多台灣程式設計師,也算是促進就業
(3)政府或許應該考慮,讓計app叫程車費的費率有降價空間
在柯文哲主政之下,北北基計程車費率調漲了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905/36761615/
但坦白說,我認為時機不是時侯,因為台灣人這幾年經濟力能力很差
愈調愈高的費率,只是嚇跑更多的乘客,也是在這種情形下,Uber有了介入的空間
我認為根據不同的車種,時段,或短程.....在有app叫車軟體狀況之下,應該要有調降費率的空間
舉例,我有朋友在台北不開車的
他說他在台北辦公都搭捷運,然後再轉Uber,因為Uber短程花50多元,很方便也合乎效益,比停車費還便宜
但現在計車程起跳不久就100多元,價格上差很多
在此也給台灣計程車運將們(特別是北北基)一個勸告和思考方向:
「實驗證明,如果Uber司機用更便宜的單價載客,但最後月收入卻比傳統計程車司機高,那麼計程車業長久以來一直遊說政府部門調高費率,可能是揠苗助長的錯誤方向,因為反倒減損了自己的總收入,加上民眾便利性也受損,是雙輸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