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 20 年前的台灣 PM 2.5 的情況?

altezzaclio wrote:
其實你好好討論,說理就好,不用都順便加攻擊性言詞.
你說全台灣中華電信用戶,查IP都會顯示是台北,那為什麼我的iP是台中?我也試查一些人,有新竹也有桃園呀
除了可以在台北目測台中的空汙之外.

他還有更厲害的相聲絕技,一人多角,,,,



樓上有人說霧跟霾分不清,眼鏡該換了,真的...





執政黨不想用力處理空汙問題就會像當年馬政府輕忽食安問題,民怨大爆發後就給你瞬間大崩盤讓你下台一鞠躬.

過客4112 wrote:
冬天吹北風是大趨勢...(恕刪)


看了一下上次過客大所提供的TEDS9.0資料, 感覺機車背鍋背很大阿
而102到106二行程機車淘汰六成左右(註1),但排汙佔比卻沒有等比例降低(註2),好怪



註1: 二行程機車數量, 不知道哪裡可以查, 只好看當年度的報導!
102年, 330萬輛
106年, 120萬輛

註2: 上個月的報導二行程機車PM2.5排汙佔比1.15%, 淘汰了63.6% ((330-120)/330), 影響卻只下降20%((1.44-1.15)/1.44)
深白色的夜 wrote:
很好奇 20 年前 (1990-2000) 那時候台灣的空氣品質、PM 2.5 的情況
...

altezzaclio wrote:
高估是校正前,低估是校正後,整句話要一起看.



這句話完全沒問題啊

前面我就是這樣說了

環保署校正前及校正後兩種數據都有公佈

可還是有人堅持機器的測值是偏低的



告訴他不要到處亂貼錯的東西

也不知道在硬凹什麼





Ste100 wrote:
除了可以在台北目測台中的空汙之外.
他還有更厲害的相聲絕技,一人多角,,,,
樓上有人說霧跟霾分不清,眼鏡該換了,真的...



不知道可不可以請您鑑定一下底下這張圖片的朦朧美是什麼東西

這圖片的地點跟季節都不難猜啊~



石帝霸 wrote:
看了一下上次過客大所...(恕刪)


目前機車掛牌只有分輕重型,沒有分二行程與四行程
因此 TEDS是用定檢站的檢驗數去推估的
細節可參考TEDS網站的線排放量技術手冊
下面是推估出來的數量圖




二行程只有230萬輛

很多報導的數字真的是參考就好,可能連報導的人也搞不清楚數字怎麼來的

另外補一個環保署2017.3.31日的剪報資料截圖




從高雄的數量跟佔比逆推,全國數量為 154萬量

滿滿的大樓梯 wrote:
空污問題不可能某人上台之後一天可以變好

但至少要做到一年有比一年好

在地生活
怎麼覺得越來越糟糕

過客4112 wrote:
目前機車掛牌只有分...(恕刪)


您這樣逆推的數量應該比較准, 否則排汙佔比就對不上了
altezzaclio wrote:
高估是校正前,低估...(恕刪)


沒關係,9x9=81比較難,我改用9+9+9+9+9+9+9+9+9=81來說明吧

交大環工所蔡春進教授:
環保署目前手動的FRM(Federal Referenc Method) PM2.5 採樣器有測值低估15%之問題,但官大者學問較大,反而堅持用FRM測值當標準,去校正(但非每站校)已用了15年,且未經認證的舊PM2.5 貝他計自動監測器,後者測值十分不穏,儀器經常故障. TEOM-FDMS 的FEM(Federal Equivalent Method, 即自動監測器)測值可校正硝酸銨及氯銨之揮發,因此很接近真實的PM2.5濃度。環保署已花了3年還在作比對各種FEM, 發現美國已認證的FEM無法在毎個測試點和不準的FRM相符,因此遲遲不更新pm2.5 監測器,且測值較準但較高的TEOM-FDMS已被排除在更新的儀器之外. 我最近呼籲副署長和副總統儘述更新pm2.5監測器,以維持小時pm2.5測值的穩定性,但若監持用beta gauge(貝他計),測值仍會低估.


目前台灣空品監測儀器有兩種,分為手動、自動。

手動的因為3天採樣一次,20天才完成測量。所以會有汙染物揮發的問題,造成偏低15%。

自動監測儀器是民國92還是94年購入我忘了,反正除了北海岸那台其它都十幾年前買的了,校正後一樣有偏低的問題。

更誇張的,環保署104年開始強制規定,自動測站數據要與鄰近手動測站數據有一致性的趨勢。自動測站數據要乘上"手動迴歸式校正",才是我們看到的數據。

而大里自動測站(工業區)和忠明手動站(校園)來強迫有趨勢一致性;沙鹿自動測站(盆地外)和忠明站(盆地內)要有趨勢一致性。不如全台灣測站都跟陽明山公園強迫有趨勢一致性,那全台灣空氣就會變好了?這是十分荒謬的事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