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la41 wrote:如果核四仍只是計畫階段,仍未動工和簽約採購,那也許就算了.但實際上,核四已經完工,現已經到了試運轉測試階段,台電已經跟國庫和銀行借了3000億投入核四,核四將來若能順利運轉,台電就可利用核能和天然氣成本的價差,慢慢攤提掉這3000億,還款給銀行. 若是不運轉,它欠銀行的錢,仍是要設法還款,當然要漲電價...你可能會說,我又沒用到核四的電,為何要漲我電價?但對台電來說,任何的支出,不管在核能,火力,風力的投資,都是它的營運成本支出,都要算入電價.
...為何沒核四..需要漲電價?
(恕刪)
好比說,你上餐廳,點了一道菜,結果你只吃了幾口後,嫌它不合你的胃口,再點其他道菜,結帳時,你仍得付那一道菜的錢..
且核四停建後,大家打著"我是人.."的大旗,趁勝追擊,很快就會將矛頭指向核1,2,3,陸續廢核後,甚至高汙染的燃煤火力發電廠也難逃一死,天然氣或其他替代能源發電的比重會提高,電價勢必調整...羊毛出在羊身上.
enochhuang wrote:
您的發表我已經看過了,
您既然也同意100-150毫西弗/每年,屬於低度輻射,那麼您會覺得這樣的輻射劑量會造成變異?我講的就是這個。沒人不同意高度輻射區的傷害。20毫西弗/每年的劑量就已經被人認為是放射性工作人員的工作上限值。更何況您所提及的150毫西弗呢?
問題是現在大家已經被福島的災難想像到有點歇斯底里,而問題是沒有人願意去了解低度輻射其實不需要太恐懼,而福島轍離的標準是以20毫西弗/每年,範圍到三十公里,依您的了解,這不是保守性的轍退是什麼?您自己也同意100以下是可承受範圍,而且片中也顯示那甚至是對生物是好的,那麼100毫西弗的半徑又該是多大?
一堆影片繪聲繪影地說金山電廠造成附近居民癌症病患數增加,但除了沒數據之外(然後把這個因素歸到政府或台電刻意施壓醫療單位壓低數據的陰謀論,這部份也沒有証據),卻也沒有提出其實他們可以掌握到更有力的數據,就是新生兒變異的數目,這部份總無法被掩蓋吧?
那麼請公允的您來談一下,您真的覺得金山有輻射外洩嗎?你覺得金山的輻射能外洩到多少?到像車諾比事變那樣高?
這裡充斥多少對輻射的無知?但反核人士特別喜好利用百姓對輻射的無知製造恐懼,而且還是杜撰出來的。這便是我對這些還持續不斷散發假資訊的人不恥的地方。
一個地可方輻射會影嚮到人類得癌症,這樣高的劑量難道測不出來?你不相信原能會的數據不能找這到國際人士來踢爆嗎?然後這樣的劑量竟然能讓人得癌症卻不會讓後代產生變異?您看過這兩段影片,是不是可以評論看看有沒有種能性?
如果我的口氣很衝,我先跟您致歉,我並不是想要這樣,也不是真的對您衝,只是我想提出一些問題來討論。
我還沒研究到金山有無輻射外洩及劑量多少 , 所以無法對"金山電廠造成附近居民癌症病患數增加"問題作評論 , 不過就「車諾比的動物天堂」一片看來 , 接受輻射劑量的提高的確對生物的生存造成壓力 , 因為生物必須消耗體內的抗氧化物來抵抗輻射帶來的傷害 , 至於"片中也顯示那甚至是對生物是好的"這句話我持保留態度 , 對26年間可以快速演化了40代的老鼠或許適用 , 褐家鼠全年任何時間均可進行繁殖的行為,而一隻雌褐家鼠每年最多可生產5次。妊娠期只長約1至2個月,而每次生產的小褐家鼠數量最多可達14隻,但一般只有7隻。其最高壽限是3歲,但一般褐家鼠的壽命僅有1歲。 老鼠可以藉其繁殖優勢大量淘汰因輻射變異的品種 , 但26年對大型哺乳類只有1/3到1/2的壽命 , 片中也指出對大型哺乳類仍無定論 ,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也發表了Global report on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details health risks
1. all solid cancers - around 4% in females exposed as infants;
2.breast cancer - around 6% in females exposed as infants;
3. leukaemia - around 7% in males exposed as infants;
4. thyroid cancer - up to 70% in females exposed as infants (the normally expected risk of
thyroid cancer in females over lifetime is 0.75% and the additional lifetime risk
assessed for females exposed as infants in the most affected location is 0.50%).
指出居住在輻射污染最嚴重地點的人確實面臨更高的癌症風險 , 不過以上都是指核災發生後的狀況 , 或許大部分人擔心的是核災後的綜合風險以及核廢料的洩漏風險 , 畢竟各國的例子擺在眼前如果核四續建:法、德、日都解決不了的難題
至於福島核災轍離的標準是以20mSV/year範圍三十公里 , 個人判斷是經濟損失及政治風險上的判斷 , 另外個人可接受100-150mSV/year這個標準是就目前看到的資料來下的判斷 , 或許以後有更進一步的資料出現也許會更改也說不定 , 以上個人意見供您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