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大新聞媒體只是迎合大眾主要就是捉住觀眾的異常性、新鮮性、獵奇性.....台灣戲劇不也是嗎,愈撒狗血,就愈多人看.....偶像戲也是啊,被虐的愈慘愈愛看,男主角最慘,事故率爆表,估計沒保險公司願意承保輕則斷手斷腳,失明,被車撞,被火燒,最慘命都沒了..電影也是啊.....給你拍個恐龍,ET外星人,大白鯊,哥斯拉....哇塞,好奇特好想看唷.....不就中招了嗎....你不信?我說我家貓咪喜歡討摸摸,沒啥稀奇的我家貓咪會翻跟斗,就大新聞了.....
媒體友人觀點 (轉述):現在媒體分 藍、綠,政治派系 也能影響 媒體的新聞與用人,最恨是 無法被操控的記者,所以有部分記者「被請出去」了,不見得 留在圈內的是 最獨立思考不受影響 的媒體人。台灣媒體環境是,真正不受影響的媒體人,可能已在「圈外」了,很多人淡出了。年輕的記者,聽上面的話,可被形塑、操控。
一家公司被罵爛,絕對不是因為底下員工爛,而是決策層爛光光,原因是替換底下員工太容易。不得公司喜好、不符合公司利益的員工,早就被替換掉一輪了。剩下不變的,只有聞到錢就變弱智的決策層,至於決策層的年齡層...我不相信是年輕人
這些媒體都是被大老闆控制的大老闆就是美國美國必須控制媒體來維持霸權所以全世界一堆媒體都在CIA的掌控之下美國媒體報導新聞要先送交國安官員審查美國所有的大媒體都跟CIA有關聯這些都是美國媒體自己承認的英國BBC則是跟MI6有關聯美國有些獨立媒體,太客觀公正則會被列入不可靠媒體維基百科會不准引用此媒體的新聞
pc1200 wrote:朋友笑傳給我 line、yahoo 新聞平台的「推薦文章」、「標題文章」,說編得 很好笑,看了確實跟著 噴飯,怎會推薦這麼「平庸」的糟糕文章? 有人爆料,透露確有 特定媒體 常向 line、yahoo 「推薦」自己家的稿子,然後 就上顯眼位置,大家覺得 莫名其妙 的編排,原來就是 這麼一回事.....
2021年9月,78 歲的華盛頓郵報記者 Bob Woodward 的新書《危險》曝光。書中描寫 美國國會山莊示威爆發 2 天後,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 馬克·麥利,和 眾議院議長 裴洛西 交換意見,認同 前總統川普 的精神狀態 不太正常,不適合管理美國核子武器...哇!在美國,有 78 歲的記者,在台灣,78 這數字之前,早「被退休」N 次以上了。台灣媒體記者 普遍都很年輕、粉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