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鳳 應該知道吧 "超商可以取貨付款 "

sunstars wrote:
如果一切和你說的都是...(恕刪)


我已經不想跟他一起鬼打牆了....

一個過渡時期使用的口罩分配系統
一個只有一個星期開發時間的口罩預購系統

我不知道為何要捨棄原有的資源,大張旗鼓的建置線上支付金流系統....

2月份走超商配送,就是貨到付款,當時的口罩成本2.5元,剩餘差額就是超商營運、物流營運、代收貨款的營運需求費用....

現在又增加了7元....

結果不利用既有的資源,卻花額外人力、資金去搞金流?

52萬上線做身份認證就當機....

233萬線上支付會如何?看這幾天虛擬主機、頻寬要增加多少吧?(這些都是錢)
JasonQ wrote:
我已經不想跟他一起鬼打牆了....

一個過渡時期使用的口罩分配系統
一個只有一個星期開發時間的口罩預購系統

我不知道為何要捨棄原有的資源,大張旗鼓的建置線上支付金流系統....

你才鬼打牆
新聞也明明確確的說做的事情是與銀行金流的系統串接
你偏要扭曲成開發建置線上支付金流系統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0/03/11/tang-mask-real-name-challenge/
第四是線上付款與金流,ATM 轉帳、信用卡付款等方式,需處理與銀行金流的系統串接、跟超商拆帳等細節。


而且我前面就指出過
mig33 2020-03-12 14:26 145樓
你一直把焦點放在233萬筆訂單的金流串接
我覺得你忽略了,真正的問題在前段
也就是開放預購時湧入的流量,才是最大的考驗


銀行系統通常半夜有一些時段停止服務
假設一天運作22小時=1320分鐘
每分鐘串一次資料,那一天就是串接1320次
付款期限不知道給多久,假設4天 (後面3天留給物流)
串接次數就是5280次
如果有一半的人採用ATM付款
就等於串接5280次處理掉一百多萬筆訂單


JasonQ wrote:
233萬線上支付會如何?看這幾天虛擬主機、頻寬要增加多少吧?(這些都是錢)

根據今天的新聞來看
李伯璋今天清晨6點多提供最新統計,根據昨天9點上線到晚間12點的資料,透過App預購成功人數共365711人,emask網站預購成功者有104016人,其中健保卡插卡者共55418人,自然人憑證插卡者共48598人,合計有469727人預購成功。

選擇手機APP的人大約佔77%(只能ATM)
何況網站預購的人也不見得全部刷信用卡
所以ATM轉帳的人應該可以佔80%(以上)
ATM轉帳過程使用者不需要連線到口罩2.0系統網站
所以根本不需要再次加大頻寬了


以下擷取自"藍新金流"
信用卡付款--在第6道動作回傳付款完成訊息
ATM轉帳--在第8道動作回傳付款完成訊息
超商取貨付款--在第9道動作回傳付款完成訊息

每一種方式全都有串接
就算超商取貨付款也是免不了要串233萬筆
你認為超商取貨付款不用串接根本是你的想像

而且可以由銀行電腦系統完成的事情
你覺得非要讓超商店員來處理收現找零這些事



認為多這7元合理的
麻煩用你們的眼睛
去看看一個月前

"政府宣布"
超商一人購買3個, 每個6元
然後再去看看自己說的有多可笑

至於那個甚麼政府發言人說
3個22元的

我只能說
為利益而無恥
很可憐
hjy1496 wrote:
買的人自己吸收啊然後(恕刪)


買的人吸收?
要怎麼讓他吸收?
他直接NO SHOW不取貨耶
你線上預購口罩有綁付費資訊嗎?
沒有的話怎麼扣你錢?
那不領的那些貨就呆在門市然後都放著不能賣給其他有需要的人?
nyslap wrote:
買的人吸收?要怎麼讓...(恕刪)


所以要推行貨到付款呀~~

看協議取貨限制幾天,假設三天,三天沒取貨付款,口罩就直接原店重新加入庫存清單,直接分配給下一批預購的人....

預購系統只要掌握各店回報的取貨狀態、未取貨名單,系統直接扣除下一批物流到店(甚至於再提早到郵局到物流中心的數量)。

這樣,運費只有一次,政府也不用吸收棄標的衍生費用(頂多超商協助多存放6天,我認為超商可以不索取這六天倉儲費用)

系統除了扣帳,還把未取貨的名單加入禁止名單,假設設定30天不能再預購....

如果棄標的人多,預購系統負擔自然降低

如果棄標的人少,系統自然可以發揮“物流配送、庫存分配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把有限資源做最大的利用~~~

這才是展現台灣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功能 - 智慧物流優化,而不用靠人工去配貨、配訂單....

花時間搞線上金流? 已經很成熟的技術,只要有足夠的頻寬、夠多的虛擬伺服器做平行運算、夠長的開發與壓力測試時間....就可以做到的事,何必花資源硬要合併在系統內?
JasonQ wrote:
花時間搞線上金流? 已經很成熟的技術,只要有足夠的頻寬、夠多的虛擬伺服器做平行運算、夠長的開發與壓力測試時間....就可以做到的事,何必花資源硬要合併在系統內?

你這說法不是事實

首先,這次的口罩預購系統是誰做的?
是"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再來,這次收單金流是哪家?
是"臺灣銀行"


所以關貿網路公司也沒有搞自己的金流系統
而是利用(串接)臺灣銀行現成的金流系統

之所以要謹慎,是因為"處理量大"
而不是因為搞新的金流系統
至於"處理量大"的問題
(1)是由銀行電腦系統處理收款
(2)是由超商店員人工處理收款(找零)
若不是由電腦處理,就是由人工處理
當然啦!負責收錢找錢的人不是你
所以你會覺得還是由店員人工處理比較好

另外超商人工收的錢也是會進超商的系統
難道超商的系統不需要處理233萬次的收款問題?
講得好像一付超商系統處理233萬次不是問題
但銀行系統處理233萬次就是嚴重問題


前面我就貼了三張交易流程圖給你看
信用卡, ATM轉帳, 超商取貨付款
不管哪種都一樣要做"串接"
可能你看不懂那三張交易流程圖...

mig33 wrote:
以下擷取自"藍新金流"
信用卡付款--在第6道動作回傳付款完成訊息
ATM轉帳--在第8道動作回傳付款完成訊息
超商取貨付款--在第9道動作回傳付款完成訊息

每一種方式全都有串接
就算超商取貨付款也是免不了要串233萬筆
你認為超商取貨付款不用串接根本是你的想像

而且可以由銀行電腦系統完成的事情
你覺得非要讓超商店員來處理收現找零這些事
JasonQ wrote:
所以要推行貨到付款呀(恕刪)


所以直接沒付款就不出貨
不就可以避免掉這樣逆物流的問題了嗎?
nyslap wrote:
所以直接沒付款就不出...(恕刪)


付款了沒取貨怎麼辦?
okbt wrote:
愚蠢政府..沒想那麼...(恕刪)
你當貨運公司你家開的是不是啦 他們的辛苦都不是辛苦
mig33 wrote:
你才鬼打牆
新聞也明明確確的說做的事情是與銀行金流的系統串接
你偏要扭曲成開發建置線上支付金流系統


新聞報串接
你就相信他阿
若真的只是串接
我看事後有人要倒大霉了
系統串接不用建新的表格嗎?
整個購物網站是新的
金流部分不用做點動作嗎?
說串接就串接不是很恐怖
串接只是讓不懂的人懂
真的事情是一大堆



mig33 wrote:

前面我就貼了三張交易流程圖給你看
信用卡, ATM轉帳, 超商取貨付款
不管哪種都一樣要做"串接"
可能你看不懂那三張交易流程圖...


你要不要去弄懂金流
及金流系統是什麽阿



JasonQ wrote:
我已經不想跟他一起鬼打牆了....

我覺的他知道我們要討論什麽
但是他刻意偏離方向
我覺得她的經典就是一個文回了之後改了好幾次


JasonQ wrote:
看協議取貨限制幾天,假設三天,三天沒取貨付款,口罩就直接原店重新加入庫存清單,直接分配給下一批預購的人....

預購系統只要掌握各店回報的取貨狀態、未取貨名單,系統直接扣除下一批物流到店(甚至於再提早到郵局到物流中心的數量)。

這樣,運費只有一次,政府也不用吸收棄標的衍生費用(頂多超商協助多存放6天,我認為超商可以不索取這六天倉儲費用)

系統除了扣帳,還把未取貨的名單加入禁止名單,假設設定30天不能再預購....

如果棄標的人多,預購系統負擔自然降低

如果棄標的人少,系統自然可以發揮“物流配送、庫存分配的大數據分析功能”,把有限資源做最大的利用~~~

這才是展現台灣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功能 - 智慧物流優化,而不用靠人工去配貨、配訂單....


你的說法比較貼近他說的利用現有系統界接。
連金流部份都只有日結或周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