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歷史課綱與101課綱的差異

課綱是課綱...課本是課本
老師也不一定照書教...課外也可以補充
..
...
實際上誰還記得課本上寫些什麼..誰又在乎課本上寫些什麼
史記裡寫的都是真的???
半蹲拉屎 wrote:

課綱是課綱...課本是課本
老師也不一定照書教...課外也可以補充
..
...
實際上誰還記得課本上寫些什麼..誰又在乎課本上寫些什麼
史記裡寫的都是真的???
...(恕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0EHboVayI

管他真的假的,這首歌的歌名就是了
yuffany wrote:
為了避免混淆,先說...(恕刪)


這篇文章分析得很不錯,裡面還有課綱對照表?

對反課綱微調的人而言,當然會認為分析得不錯,因為這份表格是反課綱微調的人做的
麻煩要看表格,請看教育部提供的普通高級中學語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
http://www.k12ea.gov.tw/ap/news_view.aspx?sn=324aa1ef-22c2-40a5-9f1d-86b3fd5f1f6e
不要拿懶人包那一套來論述自己的理念

主要只改台灣史,中國史與世界史改得很少?

拜託你看完全部的課綱再來這樣說,明明中國史(尤其是晚清部分)改了一堆,哪裡改得少,世界史的部分在反殖民運動也更動了不少
因為現代史學探討的潮流就是對資本殖民主義的反思,這也是全球化帶來的影響

101課綱偏向客觀語調,就像維基百科那樣的風格,103課綱則是偏向主觀語調,以中國中心的觀點來修改

別的不說,光是維基百科客觀這一點就令我捧腹,維基百科上充斥著一堆主觀的原創觀點,每次編輯維基百科,我都要花時間去處理這些沒有任何引用來源,或是其編輯和引用來源根本不符的內容,維基百科是任何人都能編輯的,但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遵守維基的編輯方針,所以維基根本不可能客觀,而是一堆主觀立場不同而產生的的編輯戰
103課綱與其是說以中國中心的觀點來修改,倒不如說是以台灣為中心,並秉持反資本殖民的觀點來修改,前面說過了,這也是現代史學所探討的重點之一

殖民是貶抑字眼?

殖民,不管是武力殖民,或是資本殖民,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簡單來說就是優勝劣敗的世界觀,舉例來說,古代希臘因為文化水準高,所以在其極盛的時候能藉由其優越的文化去同化文化水準較為落後的民族,這是文化上的殖民,古代蒙古因為武裝力量強所以在其極盛的時候能就藉由其強大的武力去征服武裝力量較為落後的民族,這是武力上的殖民,古代宋朝因為經濟實力強,所以在其極盛的時候能藉由其豐厚的經濟實力去控制經濟實力較為落後的民族,這是經濟上的殖民
這幾種殖民,是可以同時兼具的,像日本對台灣的殖民就是三者兼具
將殖民說成是貶抑,只能說這是某些特定意識形態的人自己心虛,殖民主義就和共產主義及其他林林總總的主義一樣,都是一種時代的潮流,在殖民主義盛行的那個時代,沒有人會認為殖民這一名詞代表貶抑,相反的,最初的殖民主義者(就是白人)還認為自己是代表上帝,站在人類的最頂端,理所當然地去控制所有有色民族!

荷西時期的濱田彌兵衛事件、麻豆事件被移除?

教育部公布的文件裡面明明寫道
荷、西時期臺灣的變遷與發展,重點放在臺灣與世界的初步接軌、荷據下臺灣島上各民族的互動,如郭懷一事件、新港文書。關於西班牙的部份,因為佔領時間短、研究較少,敘述可以稍微簡略。
郭懷一事件為1652年於台灣發生的漢人農民武裝起事,但濱田彌兵衛事件呢,則是1628年荷蘭統治下之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衝突事件,前者算是各民族間的互動,但後者呢,難道日本人也能算台灣人嗎?還是說只是因為這位日本人雇用部分原住民來攻打台灣,就能算各民族的互動?坦白說,這個事件只是荷日兩個殖民主義者之間的衝突而已,和台灣本身其實沒多大關係,還是說因為台灣人自認是日本人,所以必須要學日本當初統治台灣一樣,來紀念這位日本人?
我只想說,我是台灣人,我既不是中國人,當然更不是日本皇民!

完全與「微調」二字無法聯想?

因為你心中完全否定微調後的課綱,所以當然會認為這些補充不能算是微調
但我也說過了,這樣的補充是必要的,因為是用學界普遍認知的史學方法來進行判斷,而並非用意識形態(也就是史觀)來進行判斷







yuffany wrote:
為了避免混淆,先說...(恕刪)
louar wrote:
教育部公布的文件裡面明明寫道
荷、西時期臺灣的變遷與發展,重點放在臺灣與世界的初步接軌、荷據下臺灣島上各民族的互動,如郭懷一事件、新港文書。關於西班牙的部份,因為佔領時間短、研究較少,敘述可以稍微簡略。
郭懷一事件為1652年於台灣發生的漢人農民武裝起事,但濱田彌兵衛事件呢,則是1628年荷蘭統治下之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衝突事件,前者算是各民族間的互動,但後者呢,難道日本人也能算台灣人嗎?還是說只是因為這位日本人雇用部分原住民來攻打台灣,就能算各民族的互動?坦白說,這個事件只是荷日兩個殖民主義者之間的衝突而已,和台灣本身其實沒多大關係,還是說因為台灣人自認是日本然,所以必須要學日本當初統治台灣一樣,來紀念這位日本人?
我只想說,我是台灣人,我既不是中國人,當然更不是日本皇民!
...(恕刪)


不過如果要面對歷史的話,你這個所謂台灣人的爸爸和爺爺可能是日本人或中國人,你的阿祖高祖也可能是中國人或原住民甚至荷蘭人
日本人或中國人&原住民的後代,到底是甚麼人?別忘了中華民國的國籍是"屬人主義"而非"屬地主義",只要你是中華民國國民,關於國籍和歸屬的問題就是"屬人"(看父系血統);而非"屬地"(看出生地)

在這裡舉美國為例,擁有美國國籍的都是美國人,但印地安人(美國的原住民),非裔,亞裔,拉丁裔各族裔的移民基本上還是不會忘了自己本來的文化(因為美國本來就是個移民組成的社會)
台灣目前的問題也就在於此,我們也是移民組成的社會,所以........請問除了原住民外其他的移民都是先來後到的問題而已,哪個族裔有資格自稱代表台灣人?
台獨走不下去除了國際法理站不住腳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獨要人"斬宗"背棄自己本來的血統文化認同
要當台灣人就得否認自己的血統歷史拋棄祖先傳承下來的文化?這是甚麼神邏輯?
台灣的歷史本來就包含了中國和日本甚至荷蘭,台灣人不可能跟孫悟空一樣是從大石頭裡面蹦出來的好嗎?
除原住民外所有人都是移民,甚麼理由要其他人放棄自己的文化和血統認同去皈依你的?

台灣在這方面真該好好學新加坡,土地國家認同不代表要放棄自己原本的信仰和文化或背棄自己的血脈宗族,要當台灣人就得數典忘祖?這種台灣很多人是當不起的
更何況台灣人從來就不是指台灣國的人而是指台灣省或台灣府的人,除了歷史上短暫出現過一個抗日的台灣民主國(這個階段的台灣人可以稱為台灣國的人),台灣省(隸屬中國)或台灣府(隸屬大日本帝國)的人本來就是中國人或日本皇民

所以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又不是日本皇民基本上就不合邏輯(必定屬於其中一種,因為世上沒有台灣國),例如那些喊台灣獨立建國最力的都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可是他們可從沒說過自己不是皇民吧?

zuoaihua wrote:
不過如果要面對歷史...(恕刪)


你要說是中華民國人,我也不反對
因為不管是被稱為台灣或是中華民國,實質上都是國家
就像美國人事實上不會說自己是英國人或法國人,甚或非洲人一樣

我也只想從自己土地的立場去探討歷史,既不是大中國主義,當然更不是皇民主義
因為我現在不是在討論種族的歷史,而是討論國家的歷史
當然和所謂數典忘祖根本扯不上關係

另外,最重要是,我這樣的立場,事實上正是這次課綱微調所抱持的立場,也只有用這樣的立場來看待國家的歷史,才能不會被各種意識形態所影響,你所認為的沒有邏輯,其實正是因為你完全沒有理解台灣(中華民國)人既不是中國人,又不是日本皇民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以這次課綱微調來說,許許多多攻擊點都早已經證明禁不起考驗了。比如有教師說教科書課綱要求寫我國最高峰是聖母峰,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實情就是根本沒有這回事啊!新課綱或課本裡根本沒有出現「喜馬拉雅山為我國最高峰」,而是「玉山山脈的主峰高達3952公尺,是台灣最高峰」。在我國國民中,教師是掌握文字能力強的一群,是看得到課綱每字每頁之涵義的,因此不免讓人好奇,這有無可能是在「創造一個不存在的邪惡來讓大家打」?

關於228與白色恐怖的部份也是一樣,如果真如同反課綱陣營所說,228被刪了,那筆者也會義不容辭的加入此陣營一同抗爭的,問題是沒有啊!原本的課綱把228列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政治變遷的案例之一」,只是案例之一。微調後將228事件提升為「主要重點」,在課程綱要中,必須明定「228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與影響等內容」,突顯228事件在臺灣政治變遷歷程中之重要性。這與把228刪除了,差距十萬八千里,又是一種被加工出的「不存在的邪惡」。
louar wrote:
你要說是中華民國人,我也不反對
因為不管是被稱為台灣或是中華民國,實質上都是國家
就像美國人事實上不會說自己是英國人或法國人,甚或非洲人一樣

我也只想從自己土地的立場去探討歷史,既不是大中國主義,當然更不是皇民主義
因為我現在不是在討論種族的歷史,而是討論國家的歷史
當然和所謂數典忘祖根本扯不上關係

另外,最重要是,我這樣的立場,事實上正是這次課綱微調所抱持的立場,也只有用這樣的立場來看待國家的歷史,才能不會被各種意識形態所影響,你所認為的沒有邏輯,其實正是因為你完全沒有理解台灣(中華民國)人既不是中國人,又不是日本皇民這句話的真正內涵
...(恕刪)

我是哪個國家的人看自己的護照和身分證就知道,不用問外國人
我是甚麼人問自己的父母爺嬷就知道,不用問路人甲
我要學正確的知識,問學校的老師和職場的前輩就知道,不用問網路上的小屁孩

美國人自然不會說自己是英國人法國人或非洲人,但美國人不會在外國強調自己是維吉尼亞人,華盛頓人或德克薩斯人(除非遇到同是美國人的對象問自己是哪裡人才會這麼說)
台灣不是國名而只是中華民國轄下的一個地區=台灣省
台灣人指的不是台灣國的人,而是中華民國台灣省的人
我們所謂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分別其實也就是等於美國的各州居民之分罷了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hl=zh-TW&biw=2133&bih=1069&site=imghp&tbm=isch&sa=1&q=%E5%8F%B0%E7%81%A3%E7%9C%81&oq=%E5%8F%B0%E7%81%A3%E7%9C%81&gs_l=img.3..0l10.4598.4598.0.5009.1.1.0.0.0.0.45.45.1.1.0....0...1c.1.64.img..0.1.44.IYOnSYT0sFM

中華民國國民一再強調自己是"台灣(省)人"是很奇怪的事,除非心中認定兩岸同屬一國會造成第三人的混淆才需要特別強調自己是來自這個國家的哪個地區以資分辨對吧?(這點其實也符合中華民國憲法中所謂自由地區的敘述)
雖說美國也是主要由移民所組成的國家,但拿現在的美國和中華民國來比有點不恰當,因為美國目前沒有內戰也並非分裂狀態,如果一定要用美國比的話應該要拿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來比會比較有可比性

雖然我也無意改變其他人的觀點,但我是不知道你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身分和血統及文化的
我想信你應該不是一位連身分證和護照都沒有的幽靈人口
而你的父母長輩也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連你是甚麼人都不告訴你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及主觀的意識形態
但不能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態去否認客觀存在的事實甚至扭曲事實強迫其他人接受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態
在此舉兩個例子來做說明
我們在不違反法律規定和基本社會道德的前提下尊重台獨人士的言論自由,但這不表示我們支持台灣獨立
我們在不違反法律規定和基本社會道德的前提下尊重同性戀之間相愛的自由,但這不表示我們也是同性戀

zuoaihua wrote:
我是哪個國家的人看...(恕刪)


我都說了
你要說是中華民國人,我也不反對
因為怎麼稱呼根本不重要,只要實質上知道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就夠了
在美國本土出生的美國人大多不會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或其他國家的人,更不會認為自己是從英國或其他國家來的
這叫做國族認同,也是未來台灣應該要走出來的一條路
既不受中國史觀影響,當然更不受日本殖民史觀所影響
我支持課綱微調,但不代表我支持所謂的大中國史觀
甚至在我看來,在中華民國遷台之後的中國史,事實上應該被認為是外國史

另外說到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事實上當時只有北方聯邦自認為為美國,南方邦聯則根本是已經獨立建國(美利堅聯盟國),只是國際間只有一個小公國願意承認,而南方邦聯從頭到尾幾乎都是採取防禦態勢,並沒有想要占領北方的打算(這一點和中華民國遷台初期,還有反攻大陸的打算完全不同),如果不是因為其戰略觀錯誤,南方邦聯是很有可能建國成功的(如果建國成功,應該就會像葡萄牙或愛爾蘭一樣)

說實在話,扯這些東西,和課綱微調根本沒任何關聯,因為課綱微調從頭到尾都不是基於中國史觀來進行補充,而是站在反殖民反剝屑的方向,以學界普遍認知的史學方法來進行補充

我也要告訴你
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及主觀的意識形態
但不能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態去否認客觀存在的事實甚至將自己的意識形態當成事實實,強迫其他人接受自己的主觀意識形態
因為不是你所認為的事實才是事實
其實都不太擔心課綱被調成怎樣

調得越離譜 越讓人不相信


而且現在年輕人 已經不容易被騙 網路資訊太多 來得太快






paratrooper862 wrote:
而且現在年輕人 已經不容易被騙 網路資訊太多 來得太快


這好像剛好相反,現在的年輕人太容易被騙了,就是因為網路資訊太多,也沒心沒經驗沒能力去辨別是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