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sel.he wrote:
看到這新聞就難過,這...(恕刪)


因為最大的受害者-----健保局沒出來求償
每年健保費用被這些毒物影響造成入不敷出
健保局是最能提出賠償方案跟證據的單位
可惜這些當官的都腦殘
又或許有利益交纏
都不敢出面求償
如果所有食安問題都能有健保局出面求償
除了能夠補充保費的損失
還能達到巨額賠償喝阻不肖商人的目的
這就是台灣的官~
能做個該做的不做
只會擺爛只想從百姓的口袋掏錢

miro13 wrote:
因為最大的受害者--...(恕刪)


+1

這個觀點沒錯要消費者舉證非常困難

但是可以用毒物風險評估

推估我國不孕~肝腎比例的影響

另外法官是白癡嗎?

就算舉證困難

怎麼會拿官方說什麼多久會排出體外的報告

國際衛生組織以及國內外機構

已經作出塑化濟的毒物風險報告

卻視而不見

這種東西都寫得出來
事實上,我心中是充滿詛咒,詛咒那些判法人員,說太白又會被告,我想大家應該了解吧~

很明顯...
因為沒時間開課講一堆有的沒的..
問題核心只有一個..

"利法院"!!

上了法庭...
問醫師
問專家
問一堆亂七八糟的人

"請問原告的損害是不是被告所造成?"
上面的專家學者..
都只敢說"有可能"
但沒人敢說"就是被告所造成"

結論:直接立法最快...
但是"利法院"是有口皆碑的爛,所以自己看著辦吧...

千面人下毒以後是不是也比照辦理,
畢竟喝了出問題一樣沒有直接證據說是因為下的毒害的
這邏輯是不是怪怪的?

還是其實差別在千面人的背景不夠, 財力也不夠(畢竟就是因為缺錢才會這樣做)
所以只是另一個 有錢判生沒錢判死 的例子??
除了幹我沒有別的可以說了。
罰$9,這法官真的是天才天才天才天才。
2011年塑化劑風暴,全台人人自危,消基會代表561名消費者,向廠商求償25億元。但一審新北地院判賠120萬元,只有求償金額的2000分之一,也就是消費者買多少,廠商就只會退多少。悅氏運動飲料,甚至只需要賠償9塊錢。

  因為法官引用衛福部的塑化劑衛教手冊,指稱塑化劑在進入人體12小時後,就會漸漸代謝,無法證明會影響健康。衛教手冊變成廠商的免死金牌,但主編的教授痛批,法官根本是斷章取義。消基會也認為法官不夠有同理心,沒有立即危害,不代表塑化劑吃了無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