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的另一種解決方案~~~大家參考 !


chmiao wrote:
正解!
其實是政府耍...(恕刪)



明白人...!
我有不同的看法
政府是不是耍賴? 是的
恩給制的說法對不對? 要綜合各面向來看

其實 從樓主的消費券說起
自然而然會導向最根本的解決方式 這也是古今中外都用的方式 即便不情願
譬如說 貨幣一日貶值三倍 !

當某一天 勞工月領平均十萬新台幣 未必是好事
因為肉包子可能一個70 關東煮 銅板價均一50
所有數值假設等幅上升三倍 連勞保天花板也來 150000
但...那些十年前繳天花板43800的可不會上升
不是就不會破產了 , 但 , 有解決問題嗎?

舉這個例子(雖然誇張)來說明恩給制所面臨的"道德"問題
你不可能高興講法律的時候講法律 法律不利時敘說道德的時候要求仁義

綜合的面向要求平衡 有人吃虧多一點 有人少一點
專挑漏洞說嘴也不會解決崩潰的問題

"" 再多補充一點說明恩給制說法的漏洞 , 我國家恩給你 與菠蘿麵包一個5元的(民國84年前)當量月給,夠嗎 ? ""


==

這篇應該是要討論我的解決方法吧

怎麼會樓歪呢?

rk999 wrote:
==
這篇應該是要討...(恕刪)


是討論您的論點啊 並沒有樓歪
其實 就一句 "不患寡而換不均"
那些疑似歪樓的論點 在在反映著因為不均而產生的不平之鳴
論點好不好且不論

回到消費券
1. 你知道消費券的發放是必需有"貨幣儲備"的
2. 第一年發叫做消費券 往後都固定了它就叫鈔票 鈔票也不過就是張紙 是吧
3. 所以唯一的功能差別是你希望這個"鈔票"在三個月內必定會流通出去...
你其實不用印消費券 乾脆就學印度做鈔票革命
後面四五六七就不用多說了
印度這個古典數學昌盛的國度廢大額鈔券也真是歷史的諷刺

立意固然良善
但這個方法違背了太多項法律, 經濟, 人性上的約定
從古老的貝殼交換 魚獲換水果....歲歲月月年年才達成了這些約定上的平衡

不是不能做 代價多大而已
年金改革 以目前已退休(離職 退伍) 領月退俸+18% 或是僅領18%的人 估計大部份的人根本沒影響.
若以32000元為地板原則 大概就是領月退俸+18%的人影響最大 早期退伍 離職 退役的人根本影響不大..
年金改革最大的問題 就是一開始就喊廢18% 這會導致很多人僅靠18%沒有月退俸 每月領幾千 甚至一萬多元的人認為受到影響..
若地板原則保障 那就沒影響了..總歸一句話 目前每個月領5萬以上的人會有影響..
這議題吵不起來了..應該很快就處理了...

rk999 wrote:
最近不管是立法院外...(恕刪)


7萬5

這就跟有人領退休年金,要拿來養全家的邏輯是一樣滴 ~

有腦的人,你們覺得這合理嗎 ???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phS00313 wrote:
7萬5這就跟有人領退...(恕刪)

全國退休可以領到75000退休金的有多少人?
呵呵。
每個人出身不一樣,要大家都領一樣或差距不大
應該沒有人會同意,除了那些好吃懶做的人
所以一提到錢,自然是斤斤計較,太少大家都不爽
不如退休國家都不要發錢,全部由國家集中照護(六十歲以上)
在台灣西部建立北中南,東部北南五個照護中心
管退休老人吃住及醫療,設有大型及教學醫院
照護中心最好設在離較好的旅遊景點附近
讓老人平常有休閒運動的場所
週一至週五有免費接駁車帶入園
週六與日,則無,讓一般民眾優先
老人有病痛,照護中心有專業醫療設備可以就近照護
年輕男女都要服役,男的服勞役,女的學護理
不想住進照護中心想與子女一起住也可以(得子女有能力照護老人)
子女孝順,願扶養父母,也列入記錄,以後可以住等級高一點的照護區
老人有國家照護,年輕人可以專心建立家庭及事業
當然課稅會重很多,社會福利好的國家本來就都重稅
照護中心要分等級,以年輕時在社會表現來分配
如A級照護區為對國家有特殊貢獻者
B級為一般,C級為有前科,D級為惡型重大者
在照護中心也要備有老人適用的一切休閒設施
一切都免費,CD級則適度限制權限
老人必需住台灣才能享有福利,長期出國就楓港隨人
老人有了國家級的照護,就不會獨居死活無人知
有三餐供應,就不怕退休俸被子女或詐騙拐光餓死街頭
也不會成為路上三寶,遇颱風還要被搬來搬去
拿一堆藥回去也不會按時吃,浪費醫療資源
照護中心有醫療專業人員及役男役女隨時觀察
哪些老人是健康的,哪些老人是需要隨時探視的
哪些是要住進醫療中心就近照護的
不會像現在的老人分散各地,難以管理
有錢早晚被騙光,活著沒有錢,比死更可憐
送到私人照護中心,只有被虐待等死...

沒有什麼方法是完美的,只能選老人少一點被欺騙虐待
多一點關心,也許是比較可行的...
十二萬退役軍人平均四.九萬元
十三.五萬退休公務人員平均為五.六萬元
近十二萬公立學校退休教職員更高達六.八萬元

由以上平均數字推測
可以領到七萬五的還不少
呵呵

mich3591 wrote:
全國退休可以領到75000退休金的有多少人?
呵呵。
苦苓說的沒錯
84年前,在職時不提撥,退休金來自國庫(大水庫,來自納稅人)
84年後,在職時個人和政府提撥至基金,退休金來自提撥基金(小水庫,來自在職軍公教和政府)
確實是可以一刀兩斷分別討論

但是問題的癥結點只有一個
提撥金額太少而退休金額太多(金額高早退長壽)
至於有提撥沒提撥、退休金來自國庫或基金
相形之下完全不重要

怎麼說?
一個教師個人提撥加上政府提撥不到二百萬
退休後共領走兩千萬以上
個人提撥金額和領取退休金總額不成比例
另外
小水庫目前尚能支應
未來沒水了還是要由大水庫承擔(國家最終責任)
又回到了國庫
如此看來
分開討論的實益有限



kylecamine wrote:
文/苦苓
「第二個對立,就是現任軍公教與退休軍公教之間。現在政府對現任軍公教曉以大義,說是不改革的話軍109年、公120年、教119年都要破產,所以希望大家少領、多繳、晚退,否則這些基金都倒了,大家就領不到半毛錢,一起完蛋。
可問題是,退休軍公教當初是「恩給制」,退休金完全是國家給的;而84年以後的軍公教實施的是「提撥制」,將來要拿的是自己先扣掉的錢。這兩本完全不同的帳,怎麼會算在一起了呢?要現在有扣錢的,替當初沒扣錢的還債、補洞、承擔虧損,這怎樣也說不過去!
最起碼,當初一毛退休金也沒出的軍公教人員,你們自己去跟政府看要怎麼喬、怎麼少領,讓政府不會破產,而不是讓基金不會破產。請注意!基金跟你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基金是有扣繳的現役軍公教人員自己的,沒理由幫忙負擔你們那些陳年歷史的龐大金額,然後只能因為怕破產而受委屈,還得擔心自己活不下去。」

參考一下,多一點另一個思考
裡面的意思是84年以前的軍公教是恩給制,本來就應該是國家要出
84年之後的才有所謂的年金基金,有提撥才有退休金
兩者是分開的
有人可以評論一下苦苓的觀點是否正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