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地区,沿海90年代方便面已经很普及了,但小孩子吃到了还是很开心的。其余地区小时候没生活过,不清楚90年代状况。但就算现在,有些极度贫穷的山区,方便面拿过去,仍旧是有吸引力的。大陆政府对扶贫真是下血本的,无奈扶贫不光是给资源,更多的是要改变人的观念,这需要一两代人才能完成。之前看过扶贫人员做的节目,他们说很多山沟沟里的就是不出山,守着穷山恶水,等到他们的子女,甚至孙辈才有可能跑到外面世界。当然这种情况已经很少了,极度贫困人口已经降到很低的比例,大多只是谈不上富有,但也绝非无法生存。 winner_feng wrote:先声明我不想贬低中国...(恕刪)
沿海80年代底开始发展的(温州算早的),印象非常深刻,90年代初家里第一台电话机,过了几年老爸买了台bb机,再过几年买了台大哥大,1996年买了台踏板摩托(大阳摩托?),1999年第一台车,2003年第二台车,2007第三台卖了第一台,2009年,2011年,2013年,2016年又分别买了车(一家五口六辆车,车迷所以多一辆)。汽车销量大爆发也大概是这十年的事吧。
Snaproll wrote:要分地区,沿海90...(恕刪) 確實要好幾代觀念。這一代的人的觀念就是GDP,這群人拉低了GDP,看起來就矮了強權一截,少了一點大國氣勢。所以寧可把他們拉到大小城市當低端人口,壓榨出剩餘的生產力。也不想讓他們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等到造成麻煩了,又要把他們趕回去。扶貧工作是需要的,給予必要的教育支持,至於茶葉蛋泡麵重要?還是守護家園傳統重要?是好幾代需要思考的問題。若覺GDP真的那麼重要,還可以看看司馬庫斯吧!當然這樣還是不能買很多汽車的。
chasingearth wrote:邓小平南巡是想看看实...(恕刪) 鄧小平年輕時是實際到法國勤工儉學出身的,會在晚年實際的走訪各地為中國的未來設計圖找看看還有沒有漏洞要補,算是很符合他的作風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啊
戒了咖啡的山羊 wrote:鄧小平年輕時是實際...(恕刪) 這裡都避談了前幾年的事件及其影響,那就是六四。六四之後,風向不定,不用南巡,也可以知道改革發生了許多問題,因為左派人士批評聲浪不斷。南巡基本上就是為了鞏固改革陣腳的政治宣傳活動,他講:「東方風來滿眼春」,難道是為了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