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wu007 wrote:智慧財產權是當年英國用來對付德國的,所以天下文章一大抄 德國已經給中國坐第一也不錯了而且德國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那一年德國還是個農業國其實,德國有基礎科學上的雄厚根基不錯,德國的機械、化工、電器、光學,直到廚房用具、體育用品都成為世界上質量最硬的產品,"德國製造"成為了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
bus.mister wrote:中國有一條法規,當...(恕刪)...台灣也有經典案例,如當初克流感藥物缺乏時,台灣沒獲得授權先使用,自行生產克流感藥物,然後事後在給予對方補償(健保局自己算該給多少給多少),當然這筆錢比對方想要的,少很多!此案轟動全世界, 刑法裡面有所謂阻卻違法事由,你可以去查查原因與範圍。傳染病有其特殊性,法律一定會給予行政機關這些權力。但廠商若對補償金額不滿,一樣可以事後提起民事訴訟。不需要把人命當成財產在討論!
timrestart wrote:剛才有網友看到peter...(恕刪) 中國人又開始比爛了 無言尊重智財權是很重要的事,是國家百年大業之大事 中國人再不醒,永遠不會有超英趕美的一天。只會養成國民抄襲不勞而獲,為了抄襲還會養成造假、吹牛、隱瞞,宣稱自己的科技已有重大突破。這種風氣會反噬自己,當自己國民有重大創新科技時,自己人抄襲,反而害了自身,本身機密科技也容易外流。人性本有貪婪,但一個國家政府帶頭,上行下效,一國科技,永遠只有追著別人的屁股跑,永無創新。智財權的用意,是鼓勵人民創新進步,有利益收入的保證,才有更多人投入。如果大家都抄襲,只會讓人敝帚自珍,國家進步如牛步緩慢。
幾年前上智慧財產學課程的時候, 老師說暗的偷專利多到跟垃圾一樣,講明的玩法, 因為專利是屬地主義, 就是在當地有申請拿到專利權才有用,首先, 找人把國外申請中的公開的專利說明書(有沒有獲證不重要)翻譯成中文, 然後申請中國專利(不管有沒有過都可),然後呢, 外商到中國申請專利就會發當地已經有一模一樣的專利被申請了,這下怎麼辦? 1. 先打好幾年的專利訴訟, 撤銷前案, 2. 為了快速進入市場, 跟在地的專利申請人合作很多廠商為了市場跟接地氣就只好技轉授權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