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0617 wrote:有網友在底下留言質疑,「說醫護不用普篩的人,跑去做了篩檢?」吳欣岱則回應「對喔,怎麼樣」,並附上一個笑臉圖案。(下略) 結果就是這個下略,略過了最重要的部分=====讓吳欣岱今(25)日再次發文說,「我是因為有輕微症狀,加上收到簡訊才跑去檢疫門診評估後進行篩檢的,而醫療人員的篩檢必須要進行2次,2次都陰性了才能開始上班。」=====她說醫護不用普篩,但並沒有說醫護出現症狀後也不可以篩。快一年前的新聞了還在搞這種略過重要回應的方式玩,真的很會。
無症狀無感染與無症狀感染 都是無症狀惡魔推銷員 wrote:結果就是這個下略,略過了最重要的部分=====讓吳欣岱今(25)日再次發文說,「我是因為有輕微症狀,加上收到簡訊才跑去檢疫門診評估後進行篩檢的,而醫療人員的篩檢必須要進行2次,2次都陰性了才能開始上班。」=====她說醫護不用普篩,但並沒有說醫護出現症狀後也不可以篩。快一年前的新聞了還在搞這種略過重要回應的方式玩,真的很會。
惡魔推銷員 wrote:讓吳欣岱今(25)日再次發文說,「我是因為有輕微症狀,加上收到簡訊才跑去檢疫門診評估後進行篩檢的,而醫療人員的篩檢必須要進行2次,2次都陰性了才能開始上班。」 再次發文,為自己搬好台階好下台,別笑死人了...
257287 wrote:普篩之後呢?? 就不會被感染嗎?? (普篩不是 2300萬人全部篩檢, 不要被誤導了)普篩/廣篩的重要性:1. 普篩是主動, 目前的篩檢是被動2. 普篩有機會找出潛在的無症/輕症感染者, 被動篩檢幾乎不可能3. 普篩可以協助建立流行病學的感染以及傳播模型, 並蒐集大量病毒樣本, 以利疫苗的研發, 被動篩檢做不到4. 普篩較容易及早發現病毒的變異, 被動篩檢很難5. 透過普篩得到的感染率, 潛伏期, 痊癒比率以及相關數據有較高的可信度以及公信力6. 快篩試劑的研發有助於我國生技產業的發展 (印尼, 越南都有能力自製試劑了, 我們還做不出來)普篩應該怎麼做?1.發現確診病例的社區應該全面快篩, 例如第一個死亡病例的白牌司機 應該全社區都快篩, 而不是只有家人做檢測2.發現確診病例的學校, 安親班, 補習班, 技職中心, 軍隊, 監獄都應全員快篩3.所有疫區入境/過境旅客在入關之前都快篩(如果有做這個, 就不會有這麼多境外移入的感染案例)4.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疾管人員以及運輸業人員均快篩5.所有肺部發炎病例均快篩6.所有中央政府官員均快篩7.開放民眾自費快篩, 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合理的價格, 而不是現在的7,8千, 全世界最貴)8.病例密度最高的地區作大規模隨機取樣快篩, 找出陽性抗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