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宣布不簽貿易協定 網傻眼:我們萊豬白吞了?

JasonQ wrote:
一直堅持開放沒關係,不會有人進口
卻又表示要給“可以接受萊豬的消費者”選擇的機會!!?
那不就代表“有人想進口”嗎?
您突破盲腸了

現在的政府高官閣員
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難免三講四出破
一不小心就把內心真心話洩漏出來

不但有人很想進口萊豬..還很清楚萊豬非常便宜..
如果不是生產成本降低很多..三歲小孩也會懷疑為何要使用萊克多巴胺飼料

風傳媒: 2020/12/03
綠議員挺美豬喊「給窮人吃的」!網狠酸:柯文哲變先知了

所以一堆說 萊豬 跟 無萊豬 價格差不多的 1450 們
又被髮夾彎給甩出車外去了

更扯的是
已經被甩出出外了還來本樓賣傻
chinshentw wrote:
陳吉仲是農委會的, 我引用農委會在今年11月21日發布的新聞稿如下:

農委會的信用指數早已降到令人難以置信的低下程度
*******************************

例如:我在這一樓引用的連結
2020 年 10 月 30 日 上下游記者 林怡均
前豬之鑒》日本開放萊豬15年,美豬加豬湧入,國產豬肉量自給率跌至48%

豬農們應該看看日本,想想台灣自己未來的豬肉自給率是多少?
********************************

例如:我在這一樓引用的連結
中廣新聞網 2020/12/02
農委會報告曝光 萊豬進口養豬業損失百億元加裁員關廠
根據105年5月農委會在政黨輪替前夕,針對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的衝擊影響評估提交給立法院的報告
根據105年的報告,整體而言,開放萊劑豬肉進口,將直接減少國內豬隻養殖頭數,並間接引起飼料、肉品市場、屠宰場、動物用藥、獸醫、運輸等整體產業鏈裁員甚至關廠。

所以蘇貞昌這個昨是今非的動作非常可笑
去年還在保豬護國..今年就開放萊豬打擊豬農

roachc wrote:
chinshentw wrote:
我看報導原文中是引用農委會的資料,不過我去農委會網站看,每年的豬肉進口量是八萬公噸,不是文章中寫的12萬公噸,差了50%。

不過國內豬肉產能是90萬公噸是相符的,而這樣反推國內的九成自給率八萬公噸比較合理,我想報導灌水的可能性高些,當然不排除政府也會出錯,但現在農委會的資料刊登應該是嚴謹的,不然就是反萊豬陣營真的太不敬業了,官方公告寫錯(如果)都沒發現。


國內豬肉產能是90萬公噸

如果進口量是八萬公噸
90 / (90+8) = 91.84%

如果進口量是12萬公噸
90 / (90+12) = 88.23%

請問誰有能力拿到官方資料?
**************************************

chinshentw wrote:
唉, 台灣開放各國進口豬肉多久了? 不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從2005年開放, 到現在15年後市占率1%,


美豬在台灣不受歡迎有兩個重要因素:
1.台灣人幾百年習慣溫體豬肉....所以前陣子有1450發文打擊溫體豬肉
2.台灣肉豬都是從小閹掉沒有腥騷味....加工製品可以有效去除


***************************************

chinshentw wrote:
要不要信我的說法跟要不要買萊豬一樣,都是自由的選擇


這是蔡總統說過的話....老百姓同樣可以自由選擇對這種話 信 or 不信

請問
政府不下令標示..廠商不誠實標示..
老百姓怎麼判別是不是萊豬?....幹話無誤!

其一:
豬肉商自主標示瘦肉精 柯文哲:現在沒政府?

其二:
spencerk 文章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6253824&p=10#80069157

spencerk wrote:
萊豬要不要買, 民眾無法自行決定
請不要睜眼說瞎話...

早餐美而美的火腿蛋三明治...
那個火腿是不是萊豬做的你無法知道
午餐吃個八方雲集鍋貼
那個鍋貼豬絞肉是不是萊豬你無法決定
下午茶點個士林夜市知名大腸包小腸來填飽肚子
那個香腸及豬大腸是不是萊豬做的你也無從得知
晚餐回家自己煮飯吃, 全聯買個海瑞貢丸
那個貢丸是不是萊豬你還是無法知道
消夜下定決心不吃豬肉, 點鹹酥雞來吃
那一鍋油是否有加萊豬提煉的豬油你也不會知道

族繁不及備載......
豬的直接食品, 加工食品及附屬加工食品是超過你想像的多...
政府不強制標示, 民眾一定無法得知....



其三:
2020/10/20
跨部會列4理由 決議不增列萊豬專屬貨號

含萊美豬 跟 無萊美豬 在進口時使用同一個進口貨品分類號(CCC CODE)沒有區別
連海關都無法區分美豬究竟有無摻瘦肉精
更別提進口業者(矇混進口)及消費者(無從辨識)了
看看口罩國家隊捅的婁子....老百姓怎麼去相信進口業者啊!


寫得太好了,
給你一個贊。
macross_sato wrote:
你的說法感覺你只是文字編輯轉貼。

台灣的銷售市場不侷限於美國,還想要做其他還未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的國生意, 那幹麻進口美萊豬肉?

應該跟其他貿易區談才是首要該做。

中國、俄羅斯、英國、歐盟等國家必須非萊豬不吃, 不太可能會跟自願吃萊豬低等國家打交道。

台灣不能外銷過去的原因根本不是萊不萊豬問題, 是貿易談判問題。
不要天真以為進口美豬可以解決豬肉外銷到除了美國以外國家問題。

對美開放進口只有對美, 頂多美墨。

但是現在是開放, 並沒有後續貿易談判, 所以只有單向。
跟外銷其他國家就跟煮水餃用油漆來刷一樣沒關係。


我的確是將在其他欄的文字重新編輯後轉貼, 不然我哪來那麼多的閒工夫? 我在另一個內容相近的欄中(台灣豬給日本人吃,進萊豬給台灣人)被欄主黑啦, 就把那邊一些寫過的東西編輯一下分享過來, 我的立場差不多就是那樣啊, 就貼出來大家交流, 有的時候講的不完整, 有空就來補充說明, 不必傷和氣, 大家不過是在這裡萍水相逢, 在現實生活中不見得有太多交集, 共勉之.

只是我以為您的結論有點混淆, 可能我也沒有講得太完整. 事實上台灣的豬肉出口市場從來也不是美國, 人家可是全球前幾名的豬肉輸出國家, 開放萊豬進口是對美國貿易談判的籌碼, 但目的並不在將台灣的豬肉銷到美國去, 不是說台灣的豬肉不好, 而是以規模效益來看, 美國市場跟價位帶都不會是我們的戰場, 台灣在因為口蹄疫提停止出口前我們鎖定的市場是亞洲的鄰國, 尤其是日本為大宗, 除了口味可能接近一些之外, 可能也是受限當年冷凍運輸及檢疫效率限制所故, 要記得台灣的口蹄疫發生於1997年, 那個已經是23年前的時空背景, 現在進出口運送的條件是比當年好, 可是受益的不只是台灣, 而是所有競爭國都享有好處, 您認為開放使用(?應該是進口誤植, 台灣目前仍未開放本地使用)萊克多巴胺的國生意, 那換來的絕對不會是將台灣豬肉出口到美國的機會, 台灣的談判代表如果這樣做那直接開除好了, 用"爭議"這麼大的議題換來根本沒有實質效應的對美輸出豬肉, 我想您誤會我的說法了, 換來的是其他不同層面的開放, 國際貿易同一項目的彼此開放效應有限, 並沒有互通有無, 截長補短的成效.

台灣外銷豬肉自1997年的口蹄疫爆發後就等於被宣判失格, 現在脫離這個口蹄疫疫情的關卡, 台灣對這個豬肉進出口議題的談判(並不單指對於美國, 因為在豬肉方面台對美是進口大於出口, 不多的進口對上幾乎為零的出口)才有意義, 舉例來說, 當我們與日本在談判豬肉出口到他家時, 當然主要是著眼在能從日本換來甚麼要的其他好處(總之不太會是一樣的豬肉, 兩國互相賣一樣的豬肉到對方家裡幹嘛?, 又不是淘寶廠商在刷評價), 但是在與日本談豬入出口的開放條件時, 台灣自己本身對其他貿易夥伴(譬如說美國)的條件在這時就可以拿出來談, 我對美國開放多少, 換來的好處是甚麼, 這樣說您理解我的意思嗎?

我在其他欄有說過類似的說法, 補充在這供您參考

chinshentw wrote:
當然美國絕對有他們自己的盤算啦, 出發點都然還是在他們自身的利益, 美國豬農的支持當然有, 不過我相信美國著眼的是更大的局面, 他們在食物添加方面的進度跑在各國前面, 要說服的國家很多, 就是各個擊破, 台灣會是一個叩關的灘頭堡, 我相信美國不會在意區區美國進口豬肉在台灣的貿易量, 但成功輸出就是一個可以跟其他貿易夥伴談的條件.


至於您說
macross_sato wrote:
中國、俄羅斯、英國、歐盟等國家必須非萊豬不吃, 不太可能會跟自願吃萊豬低等國家打交道。


我個人並不認同這樣分類, 美國算不算自願吃萊豬的低等國家? 全球除了這27個為制定萊克多巴胺安全殘留量的國家都需要因未開放進口而不屑打交道喔? 您這不太可能的說法會不會有些武斷?
chinshentw wrote:
我原諒您的斷章取義啊(恕刪)

我挺好奇當初美牛進口大大是跟著民進黨上街還是用力護航國民黨....

chinshentw wrote:
我看報導原文中是引用農委會的資料,不過我去農委會網站看,每年的豬肉進口量是八萬公噸,不是文章中寫的12萬公噸,差了50%。
但現在農委會的資料刊登應該是嚴謹的,不然就是反萊豬陣營真的太不敬業了

豬雜碎是另外算的,豬肉八萬多公噸,雜碎兩萬多 ,加上一些雜項將近12萬。
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trade/TradeCoa.aspx
農產別選 202##01, 201##01 就會出現了。誰比較不敬業,留給大家自己判斷吧。

這些進口冷凍豬肉跟豬雜碎都拿去做成水餃、香腸、包子、滷大腸、滷豬腳等加工製品,這些東西應該不是拿去餵豬而是被吃下肚了,說不定你已經在夜市或路邊攤等吃過美豬而不自知了。

這邊有幫你做好的圖表可以參考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5879/

chinshentw wrote:
現在實際上加拿大豬肉每公斤65.5元、美國豬肉每公斤72.6元,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可以可以比無萊萊克多巴胺加拿大豬便宜嗎?

美豬後腿肉最近的低點到港價每公斤35元高點50元,更別說豬雜碎了。你拿均價去嘴,就像我跟郭董加起來平均身價不知道幾百個億...

chinshentw wrote:
但是在與日本談豬入出口的開放條件時, 台灣自己本身對其他貿易夥伴(譬如說美國)的條件在這時就可以拿出來談, 我對美國開放多少, 換來的好處是甚麼, 這樣說您理解我的意思嗎?

不能理解耶。萊豬開放是我們自己提出的喔,不是美國開出來的條件喔。

我是日本的話只會想說你這傻子都對美國自廢武功了,我幹嘛跟你客氣?
chinshentw wrote:
但是在與日本談豬入出口的開放條件時, 台灣自己本身對其他貿易夥伴(譬如說美國)的條件在這時就可以拿出來談, 我對美國開放多少, 換來的好處是甚麼, 這樣說您理解我的意思嗎?



哇!
原來是這樣!

下次跟日本人談時, 就可以大聲說:

我自動開放美國萊豬, 然後美國說不作貿易談判了!
換來萊豬喔!

有人出社會這樣談判嗎?
DandelionJack wrote:
我看了這段對話,我發現我先想哈哈大笑。

就算是美國人要叫日本人點頭都很困難的。
日本人的保護主義是聞名世界的,連美國人都感覺難談。

當年 ISO 標準要進入日本實施的時候,也是跟日本人談很久。
因為日本人很早就有他們自己的標準,其實那也是一種非關稅競爭的手段。
日本人哪那麼好講話?


我是有些慶幸還有有人還笑得出來, 如果我是教您邏輯學及國際關係的人, 那您聽到絕對是我沉重的哀號.

您不知道有沒有聽過廣場協議的歷史? 這個美國貿易夥伴在1985年押者他們吞下去的, 這個讓日本從90年代初的高峰一路進入失落的十年(其實失落的20年或30年都有人說), 他們在接受這個讓日幣大幅升值的要求前不知道後座力嗎? 日本人聞名世界的保護主義不是連美國人都感覺難談嗎? 不是就算美國人要叫日本人點頭都很困難嗎? 他們還是吞了, 日本本身資源有限, 仰賴的就是國際貿易, 這個國際關係的談判, 就是國力的綜合評估, 要做美國生意就給照他們的標準, 哪裡是一句難纏就能打發的?

一向比較能自給自足的歐洲對美國財大氣粗的作法當然多少會不爽, 但他們有歐盟聯合起來的撐腰, 日本並沒有這樣的靠山, 所以肉品含不含萊克多巴胺歐盟有辦法去跟美國說不, 但想做美國生意的日本卻是在2005年就必須訂定標準開放美豬進口, 還領先全球推出所謂的日本模式(自家不能使用, 但進口則以殘留量管理)讓很多國家跟進, 再一次, 日本人聞名世界的保護主義不是連美國人都感覺難談嗎? 不是就算美國人要叫日本人點頭都很困難嗎?

再者, 談判時是國對國的關係, 所以有時候即便有其他國的前例可循(例如日本對含萊克多巴胺的自家不能使用, 但進口則以殘留量管理的做法), 那個可以當談判時的佐證及依據, 但真的談到細節時還是取捨, 日本是全球前幾大的豬肉進口國, 以量來說他們是不是可以跟美國有更多籌碼可談? 就像中國就是進口量夠大可以大聲, 然而還是因為有需要靠美國(例如晶片等)的部分, 所以常常必須打出稀土牌來跟美國周旋啊, 您依據當年ISO標準要進入日本實施的時候談很久的例子就下結論, 我以為不精準, 這本來就是全球性組織的架構, 跟國對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可以有逼對方接受的情況不太相符

貼一則關於萊豬開放與貿易取捨的文章供您參考. 結論未必與我相符, 然原則有點到就是

https://www.twreporter.org/a/american-ractopamine-pork-beef-import-dispute-bta
macross_sato wrote:
哇!
原來是這樣!


是啊, 不然台灣這次開放為什麼是比照日本模式?

macross_sato wrote:


下次跟日本人談時, 就可以大聲說:

我自動開放美國萊豬, 然後美國說不作貿易談判了!
換來萊豬喔!

有人出社會這樣談判嗎?


沒有啊, 您要這樣曲解我的說法, 然後腦補政府官員都跟您一樣水準我能說甚麼? 請自便
0瑩月0 wrote:
台灣人每天吃的豬肉製品數量和美牛比,差多少,某人知道嗎??

還好意思一直和人辯


https://udn.com/news/story/9750/5050455

陳吉仲指出,日本自2005年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後,美豬進口數量、總進口比例、每人每年食用美豬量反而下降,以日本模式來看,只要在國內禁用萊劑、國外訂定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的策略下,台灣豬不必害怕進口豬。

陳吉仲臉書發文表示,日本在2005年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該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為28.8萬公噸,占總進口量32.97%,每人每年食用美豬2.4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124.5萬公噸;到了2019年,日本進口美豬的數量下降到24.9萬公噸,占總進口量的25.9%,每人每年食用美豬2.07公斤,國內生產豬肉則是127.9萬公噸。

陳吉仲說,日本飲食習慣與台灣相近,美萊豬進口後也採取相同的國內禁用、國外安全容許、清楚標示等策略,從日本模式結果來看,日本開放萊豬至今,美豬進口量反而減少。

他表示,日本經驗與台灣類似,我國自從2002年加入WTO開放美豬進口,國產豬肉的自給率始終維持在9成以上,進口豬肉的消長主要是加拿大、西班牙、美國、丹麥等彼此間互相替代,並未對國產豬肉的市占造成衝擊。目前美豬在台灣的市占率僅1.23%,國人每年食用美豬的數量僅0.49公斤,遠遠低於日本。當台灣採取清楚標示、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食材等措施,參照日本經驗,可預期將能充分保護台灣的養豬產業。

至於食安方面,陳吉仲指出,以亞洲四小龍為例,2012年開放萊豬的韓國,每人每年食用美豬3.64公斤;2016年開放萊豬的香港,每人每年食用美豬1.49公斤;已在今年5月1日開放萊豬的新加坡,每人每年食用美豬0.53公斤。

他說,不管是最重視食安的日本,還是飲食習慣與我國相近的新加坡、香港或韓國,皆遵照國際標準開放萊豬進口,比台灣吃了更多的美豬,也沒有傳出任何食安事件。

陳吉仲強調,台灣在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的訂定上,部分內臟標準甚至遠比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還嚴格,從這些已開放國家或地區的經驗可知,只要符合國際標準,就不會有任何食安問題,何況台灣會致力落實清楚標示,保障消費者自由選擇。

就是要貼陳吉仲的回應給您參考, 被這種您口中沒有公信力的人言論打臉,看來特別療癒
roachc wrote:
當年民進黨全黨操作萊克多巴胺很毒很毒操作得太成功了
萊克多巴胺很毒很毒早已深植民心

難怪丁怡銘一說出皇家用的是萊牛
老百姓全部嚇壞了
造成全台灣牛肉麵店全部業績大震盪

2020/12/08
萊豬議題傷到誰? 林濁水連嘆3次「台灣太悲哀了」
林濁水指出,民眾多數反對萊豬也是事實,這點就讓民進黨受傷,「坦白講一部分怪國民黨沒問題,有一半要怪民進黨自己,為什麼在野的時候拼命反對美牛?反對美牛是反對瘦肉精,那你一執政就開放瘦肉精進口,你的邏輯在哪裡?完全站不住腳,這種站不住腳,是台灣政治的悲哀」。
*****************************************

這句『邏輯在哪裡?完全站不住腳
也說中萊豬護航者的悲哀
雖然明知邏輯不通立場也站不住腳
還是得因為某種難以啟口的原因繼續恥度無極限的護航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