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maker wrote:2020年夏天,五月29.2%,六月62%,七月40%,八月17.9%,九月31.5%,平均36.3%. 我看到的是五月27.89%,九月是31.23%其他是四捨五入是一樣
過客4112 wrote:我的意思是在今年6,7(恕刪) 參考官網的話去年11月才完工,今年一到十月是40.54%考慮到接下來11.12月是風季,今年應該有超過41%https://formosa1windpower.com/operational-documents-a/https://formosa1windpower.com/operational-documents-a/
西布克F91 wrote:參考官網的話去年11月才完工,今年一到十月是40.54%考慮到接下來11.12月是風季,今年應該有超過41% 感謝提供,我查到德國有個Sandbank風場,單年容量因數居然高達53%,僅次於浮體式的hywind(55%),真正金變態...
stunmaker wrote:難道達德(更正: 德國英華威)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特殊技能? 原來這三個風場要用浮體式離岸風電 海洋大學海洋資源學院院長廖正信是漁場經營管理專家,他指出北方三島漁場的重要性:「彭佳嶼附近是很多魚類的產卵場,也是基隆、新北、宜蘭傳統漁場,這裡的生態非常多樣,有黑潮、也有沿岸流,有大陸棚也有珊瑚礁棲地,從生態多樣性來說,這塊地方幾乎是無價。」基於生態不可逆的原則,他認為這塊海域經不起任何擾動。廖正信也指出,若真要推估北方三島海域的產值,可依據2019年《漁業統計年報》,全台近海漁業資源捕撈量15萬4922噸,以北方三島海域為主的新北(28996噸)、基隆(45713噸)、宜蘭(51305噸),三縣市就佔去12萬6014噸,即使宜蘭扣掉一半,加總仍超過十萬噸,推估北方海域的漁業產值占全台三分之二。廖正信並強調,西部的發電機是打基樁到地底下,東北角現在要開發浮式的風力發電機,以浮筒乘載風機,然後在海底放下錨鍊固定。「台灣兩百海浬內的經濟海域,最有價值的一塊就在東北角的陸棚,如果開發商敢說浮筒式風機能夠產生聚魚效果,那麼請業者提出研究報告出來。」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形容自己聽到消息時,猶如「世界末日降臨」一般。他表示,蘇澳漁船在那片海域一年至少有10億的產值,「鯖魚、白帶魚、紅目鰱,都在那片海域繁殖洄游。漁場滅失,子子孫孫也不用抓魚了。」說到最後,他忍不住悲憤地說:「如果我們的政府要將漁場毀滅掉,那就准吧!但是蘇澳區漁會絕對會百分百、反對到底」其實我不懂為什麼蓋了風機(姑且相信是浮筒式)魚場就會消失? 該則報導寫得信誓旦旦,難道這些老船長親自去國外看過離岸風場,看到魚場滅失?如果沒有,豈不是信口開河? 現在唯一的浮體風電在蘇格蘭,他真的去過嗎?
fish_fish wrote:但是會不會讓"漁"場消失,應該會... 是魚不會死光,但是漁民不能捕? 我想到的幾種可能1.風機造成魚死光,沒得抓2.魚躲在風機下面? 抓不到? 3.漁船開不進去? 漁具受影響?4.魚會被風電商搶先抓光?原文語焉不詳,完全看不懂想表達什麼.假設離岸風機如此萬惡不赦,蘇格蘭是怎樣解決? 放棄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