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謠言全破解 -- 真相與謊言的懶人包

stunmaker wrote:
在野黨對這個問題好像完全不感興趣.

我說,到底現在當家的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 意思是在野黨感興趣的議題,執政黨就才會戒慎恐懼謹慎小心嗎? 但是看萊豬好像不是這樣啊....


stunmaker wrote:
反過來說,魚群更傾向於躲到風機下方?

這是你的主張,還是你的猜測? 主張=有所本,我有證據可以證明。猜測=我也不確定,只是我覺得可能是這樣
budinx wrote:
我說,到底現在當家的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 意思是在野黨感興趣的議題,執政黨就才會戒慎恐懼謹慎小心嗎? 但是看萊豬好像不是這樣啊....

我只是把觀察到的現象單純描述一次,沒興趣做深入探討,
好比說國民黨為什麼突然離岸風電失去興趣之類...
但如果誰對這話題有興趣想發揮,也很歡迎.

budinx wrote:
這是你的主張,還是你的猜測? 主張=有所本,我有證據可以證明。猜測=我也不確定,只是我覺得可能是這樣

打上問號代表疑問句,代表不知道不清楚不理解.
魚會不會覺得風機下面很舒服,這個可以問莊子和惠施...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fish_fish wrote:
魚會不會覺得
 
不是應該問你嗎?
離岸風電區塊卡位戰 4國5巨頭看中同場址

能源局上月公布風場備查要點草案,不再如之前階段由政府劃設場址、業者申請,
而是開放全台海域;但申設條件也變嚴格,業者必須在申請時先繳交8項主管機關
不反對意見書,包括飛航、雷達、軍事管制、船舶安全、漁業權等,避免環評通過後
卻無法得到許可。

有業界人士認為,將使新進者傾向重複劃設已取得環評風場,各家開發商時間競爭
壓力將更大。目前11、16、17號場址就已發生此情況,海鼎團隊於2018年通過3場址
環評,股東包括日本JERA、德商安能亞太、澳商麥格理綠投資,9月宣布將進軍
區塊開發。不過,德商達德WPD提出又德、達天風場環評申請,與16、17號重疊
沃旭上月送出旭風1到3號風場,也與海鼎完全重疊

能源局表示,應依目前公布備查要點,已過環評者仍要取得8項不反對意見書等條件,
同一標準,不會給予優先。官員指出,雖已通過環評,但目前單支風機裝置容量
變大,因此幾乎也都要微調並申請環差,影響不大。
stunmaker wrote:
離岸風電區塊卡位戰 4國5巨頭看中同場址
太好賺了?
chiashin wrote:
太好賺了?

離岸風電商的總收入,
每度電單價*發電量 = 總收入

如果發不了電,
每度電單價*0度 = 0元

投入數百億的建設成本,最終收入零元,還稱得上好賺嗎?


....

....

或者你的意思是說,其實離岸風電發電量很大?
stunmaker wrote:
離岸風電商的總收入,等於
每度電單價*發電量 = 總價

如果發不了電,
每度電單價*0度 = 0元

收入零元,天底下有零收入的生意,還稱之為好賺的嗎?


....

....

或者你的意思是說,其實離岸風電發電量很大?
發電量大或不大,請問標準是什麼?
我只知道20年的平均收購價是一度4.6元,有點凱
你貼的新聞說外國廠商來搶地盤,顯然是有利可圖

我不反對風電,但反對凱子風電

還有一點,冬季台灣空污最嚴重的時候
大多是大陸冷高壓東移至太平洋
台灣風向由東北風轉為東風
位於中央山脈背風面的西半部沒風
本土空污會持續累積
這時候風力發電幾乎沒用
只能靠火力發電,結果是增加空污!
chiashin wrote:
發電量大或不大,請問標準是什麼?
我只知道20年的平均收購價是一度4.6元,有點凱
 
 
1.區塊開發不是4.6元而是先審查後競價,年底才會公布細則,價格誰也不知道,
既然你說4.6元,請你拿出證據,拿不出證據就是造謠.
 
2.發電量大不大? 同樣歡迎你拿出發電量的證據,再拿出其他有離岸風電的國家比,
評斷是發很多電,還是發不出電.
 
本樓只討論有證據的事情,天馬行空,信口開河,道聽塗說都是不受歡迎的.

小心! 說謊的下場


chiashin wrote:
還有一點,冬季台灣空污最嚴重的時候
大多是大陸冷高壓東移至太平洋
台灣風向由東北風轉為東風
位於中央山脈背風面的西半部沒風
本土空污會持續累積
這時候風力發電幾乎沒用
只能靠火力發電,結果是增加空污!


陸地沒風不代表海上沒風, 而且這就是採用離岸風力發電的諸多因素之一啊

台灣西部陸地城市受冬季大氣擴散不佳, 但電力消耗相較穩定, 其實以基載電力應付是足夠的, 甚至火力電廠的機組都是排在冬季進行例行保養, 所以才會說把冬季台灣西半部冬季空污全然算到火力發電廠上其實並不精準.

http://doenergytw.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_18.html

這些都是爭論過很多次的議題, 我當然理解不信者恆不信的作風, 所以我的結論算客氣了, 僅說不精準因為實在沒興致在這個議題上多費唇舌, 然而基本的認知還是要有, 中部電廠或是興達電廠在10月~3月有許多時段都是降載的, 雖然AQI仍然>100, 您這個靠火力發電結果是增加空污的結論實在不夠嚴謹.

事實上. 離岸風力發電的高效能期間反而是冬季, 您對自己反對的東西的基本認知需要加強.

https://www.enbw.com.tw/tw/blog_content.aspx?serno=58¬=1607158888593

裡面引用的數據: 而根據海洋風速塔資料, 台灣夏季(6~8月)平均風速可達6.2公尺/秒, 而冬季(12~2月)平均風速更高達9.7公尺/秒...

我猜您也許對這種風力發電廠商的說法不屑一顧, 然而即便反風力發電大將陳立誠都認同冬季的風力發電效能, 才會出來說說這在夏日毫無功能所以離岸風電在台灣不宜(陳立誠說的, 不是我的想法)的結論:

https://www.storm.mg/article/398657

陳立誠是大了我好幾屆的台大土木學長, 他在中興工程顧問公司體系下的子公司吉興當到董事長, 這家由經濟部成立的顧問公司在其庇蔭下幾乎可以算是獨攬國內火力及燃油發電, 他算是國內這方面的專才, 然而陳立誠對風力發電的認知還停留在很古早的認知, 看他的文章就知道, 那個不是真的對目前的業界生態完全外行就是刻意誤導, 風力發電機的切入風速(只要風速大於切入風速便能使該座風機開始發電的門檻)現在早就進步到約為3~5公尺/秒, 相當於能吹動小樹枝和樹葉的風量就可以啟動風機. 而台灣夏季(6~8月)平均風速可達6.2公尺/秒, 不及冬季的水準, 但要驅動風機一點難度也沒有, 而就算效能比不上冬季的風機運轉, 夏季因為其他的電力替代選擇多, 包含太陽能發電. 及火力電廠即便全開空污也因大氣擴散佳不足為慮的可量, 供您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