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Q wrote:
感慨呀....
萊克多巴胺是失敗的人體用藥,藥廠為了彌補開發損失,才轉為動物“飼料添加劑”....
這個添加劑不是牲畜成長過程的必需品,也不能治療牲畜在飼育過程中的疾病。
更嚴重的是衍生出的副作用對牲畜影響不小....
萊克多巴胺充其量只有對畜牧業者有降低飼育成本的好處罷了....
所以我很訝異,竟然有消費者(非既得利益者)贊成國內畜牧業者也開放萊克多巴胺的使用!
你說,這是腦子有問題?
還是為了工作所以不得不講出違心之論?
坦白說,我認為是前者.....
意見不同希望彼此都能尊重, 不認同沒關係, 但這種直接的謾罵可以避免.
另外, 您似乎對畜牧業者的生態有誤解, 萊克多巴胺添加是增加換肉率及改變肥瘦比例, 這些在台灣吸引力並不高, 而且這跟飼養規模, 市場定位的選擇有關, 未必適合台灣的養殖模式, 豬農買單的比例並不是百分百, 我記得反對使用瘦肉精的豬農就不在少數.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48275
我引用賴教授的說法如下:
美國的牛、豬、火雞的飼料中,均可合法添加萊克多巴胺,但添加比例及添加時間不同,最大差異處就是養牛有停藥,養豬可以一直餵到屠宰前。賴秀穗指出,根據萊克多巴胺的使用指引,牛飼料的摻入比例是10至27ppm,添加於飼料的飼養天數為28天至42天,雖然規定餵食添加萊克多巴胺的飼料不能超過42天,但通常農戶只會餵到35天就停止,即屠宰前4至8天就不再添加萊克多巴胺,賴秀穗說,屠前4至8天停藥的理由,跟最終肉品萊克多巴胺殘留量無關,而是屠宰前用藥效率不佳,為節省成本,因此停止使用萊劑。
另外林慶順教授寫的文章:
https://professorlin.com/2016/06/18...ad%89%e6%93%9a/
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的毒性,比萊克多巴胺高出2000倍以上,再加上它們在動物體內代謝很慢,所以殘留量就很高。由於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的價格便宜,所以會被非法使用於牛猪的飼養,而大家常聽到的瘦肉精中毒的事件,就是此類乙型受體素所造成的。
農委會的補充: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5681
乙型受體素是作用於人體組織中的乙型感受體,以產生平滑肌舒緩等生理現象的物質,也有加速脂肪組織分解的作用,實際應用上可分為治療藥物與飼料添加物二大類。前者藥理作用較強,臨床上應用於治療人類氣喘等,須經醫師處方後使用;後者在動物體內代謝快,安全性高,可用於提高家畜禽瘦肉比例、增加動物飼料利用率,故有「瘦肉精」之稱,例如:萊克多巴胺自 1999 年起,陸續被美、加、韓等國核准做為動物飼料添加物,因其在動物體內代謝快速,屠宰後肉品中僅微量殘留,國外使用十幾年來,數以億計的消費者食用飼料添加萊克多巴胺的肉品,迄今沒有發現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危害。然而,部分不法業者將治療用的乙型受體素原料藥濫用於飼料添加,藉以達到提高動物屠體瘦肉比例的目的,中國大陸就曾多次傳出民眾食用殘留治療用乙型受體素(克崙特羅)的豬內臟引發中毒事件,導致消費者恐慌及各界關切,「瘦肉精」一詞就此被污名化。
我當然知道這邊好多人對農委會的說法嗤之以鼻, 不過既然連反萊豬陣營對這些他們"堅信"必有鬼的資訊都悶不吭聲, 我還是貼出來大家參考.
還是那句話, 立場不同沒關係, 不必去就由揣測別人的身分來做這種甚麼腦子有問題或是還是為了工作所以不得不講出違心之論的推測, 您對我支不支持開放萊克多巴胺都弄不清楚不是嗎?
我再說一次吧, 萊克多巴胺跟農藥對我來說差不多, 與其要求業者絕對不只使用, 這種實務上不切實際(目前還不包含萊克多巴胺)還不如以管理的方式來減輕風險, 過程中使不使用抓不勝抓, 訂出最終產品的管理值比較實際.
以單純消費者, 也就是您口中的非既得利益者, 對萊克多巴胺跟農藥這類添加物, 說是贊成使用算不上精準, 但我的確不反對, 我不要掩耳盜鈴的安心, 真的畏懼就去選擇可靠的有機食品, 然而我既然對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國人每年消耗將近4公斤)一點也不擔心, 我如果不選擇對含有相同物質(國人目前每年僅消耗0.5公斤, 而且市面上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貨源較為少)的美國豬肉, 味道與CP值會是我的考量點, 含不含有萊克多巴胺不是選美牛的要件, 自然也不會是剩下20%目前還沒進口的美國豬肉選擇上, 以上.
各位要怎麼去推論將來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會席捲市場都是個人自由, 信者恆信, 不信者恆不信, 我就是後者, 我有我的立論基礎, 接不接受在您. 說不說還是在我
 
                                             
                                 
                                             
                                            
 
                                            




























































































 
             
             
             
             
            